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深宫:弃女谋 > 第518章 真相(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提前的关键,就在于花香。

    闻贼想办法让人送了一盆花进衍庆宫,土中则埋藏了一包用油纸包好的香料。

    毕竟花香再浓郁,也不至于在衣裳上留下过多的味道,所以花香只是用来掩人耳目的,与花香同味的香料才是真正的关键。

    “所以梁氏将花与香料交给了苍氏,先前在她身上闻到的香气,就是用来害太后的?”坐在一旁的陶嫔不可置信的开口。

    可刚说完,她便自己摇了摇头,“……她图什么呀,她膝下有二皇子,何至于去犯下谋逆之罪?”

    知顺也摇头,“奴才不知,但那包香料,的确在苍氏的寝殿中搜到了。”

    倒是林暄妍听着陶嫔的话,心底产生了一个荒谬的念头:苍氏不会真因为她那几句话,就跑去与梁氏同流合污吧?

    除夕夜的那番话,她的确是动过让苍氏卷入这起造反案的心思,所以才要言语逼迫苍氏不得不去亲近梁氏,又让人去给罗妃吹风。

    毕竟总得要两方对上眼,才好成事。

    但除此之外,她再未做过其他的事。

    一来,齐朝策近来对于此事盯得紧;二来,苍氏有或者没有,对她的妨碍并不大。

    没了自然更舒心,还在也不过是个跳梁小丑,对她起不了威胁,就算想动手,也不必急于这一时。

    做这件事,更多的是随手为之,真除掉的概率不过寥寥,但让苍氏吃些苦头是肯定的。

    结果苍氏还真被盖上了“造反”的名头,林暄妍能不觉得荒谬吗?

    要知道苍氏膝下不仅有个二皇子,背后还有个显赫的娘家,昏了头才会去走这么一条路。

    越想,林暄妍就越觉得,苍氏不会是被梁氏给哄骗了吧?

    但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已经不得而知了,也不会再有翻案的机会。

    毕竟在宫里与苍氏联络的梁氏已经丧命,还有就是——

    “苍大人直接在朝堂上与苍氏断绝关系,任由皇上发落。”

    显赫的娘家成了空,那唯一能依靠就只剩二皇子了,可二皇子别说不是亲生的,甚至还查出了她谋害二皇子的证据。

    等待她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二皇子又是怎么回事?”林暄妍蹙眉,“我瞧着二皇子对苍氏挺亲近。”

    知顺道:“听说二皇子身边的嬷嬷,就是罗妃安插的人手,再加上这次谋害太后,想来那位嬷嬷的存在,苍氏也是知道的。”

    罗妃往二皇子身边安插人手,能是什么好事吗?虽然没搜出具体想围绕二皇子做什么,但不用想都知道一定不是好事。

    而苍氏在这双重证据下,“造反”的名头便可盖棺定论了。

    毕竟只是个无权无势的女子罢了,自然是要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林暄妍虽觉得此事蹊跷,但怎会为了一个终日跑来碍眼的人说话?

    别说林暄妍了,宫里其他聪明的,全都选择了将疑惑埋在心底,若有人提起,也只是附和几句苍氏的胆大包天。

    毕竟,苍氏的父亲,可是第一个放弃她的人。

    至于真相,说来也简单。

    闻贼送进衍庆宫的那盆花,梁氏仅是瞧见就知道用意,但她不敢妄动,一来是罗妃身故,二来是太后并不喜她,只怕连长乐宫的大门都进不去。

    正是苍氏时常来往,梁氏便将注意打到了她身上。

    花送过去了,香料却不好送。

    但梁氏也没做多余的事,只是四处隐晦的提了一嘴,她送了一盆花给苍氏。

    知道的人一多,就会传到闻贼的耳中。

    香料便是由他从宫外送进,最后通过二皇子嬷嬷的手,藏进了苍氏的衣物、床褥之中。

    若是苍氏起疑,便说是花香的缘故。

    花香的气味,太霸道了。

    而二皇子,是罗妃埋的一条暗线,不一定会用得上。

    只是想着,若一直没寻到时机起兵造反,日后等这些皇子们都大了,再来其中浑水摸鱼,也未尝不可。

    就像当初对待大皇子那般,对待二皇子。

    至于吕更衣,在这段被禁足的艰难岁月里,早已有人俘获了她的心。

    甚至当初吕更衣往外送给储氏的信,都是罗妃的人从中周旋,才得以送出。

    每一封信的内容,罗妃都知道,于是在皇后召集妃嫔请安那日,在荷包中掺了活血通经的药物,再加之储氏的言语刺激,早产是意料之中的事。

    毕竟罗妃爱花草,身上沾染了些草木香气,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何况有储氏言语刺激在前,就算有人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罗妃也早就将东西处理好了。

    但这些事情,全都不会有人知晓了。

    如春日的落花随着流水飘去了远方,化作尘泥,再也瞧不出曾经在枝头的繁华喧闹。

    春去夏深,晨起的早风转凉。

    历时数月,平南王与逸王也终于被斩于马下。

    不对,已不该称王,是乱臣贼子,是已经丧命的败军之将。

    造反一案总算落下帷幕,剩下的便该是论功行赏。

    打了胜仗的将军战士按军功论赏,没问题;如于景明般深入敌军内部的要赏,没问题。

    可当“林翰青”三个字出现在封赏的名单行列中时,绝大多数人都瞠目结舌。

    且给林翰青的奖赏也格外丰厚,直接恢复武安侯的侯爵之位。

    要知道瑾朝的爵位并非世袭罔替,而是每继承一次就得往下降一个爵位,若是林家没出事,林翰青按部就班的袭承,也该是伯爵。

    但齐朝策既然敢给,自然也是准备了一套说辞。

    不仅美化了林翰青逃出了奴役之地的罪行,并以春秋笔法夸大了林翰青的功劳,就算还有些不足,看在皇帝的面子上,少数的不服之声也只能被压下。

    其实按照原本的计划,给林翰青获得的功劳,是足以够上侯爵之位的,然而闻妃的大义灭亲,使得齐朝策加快了进程。

    毕竟一方是生母的性命,一方是给林暄妍的皇后之位铺路。

    不论亲疏远近,也该是性命为重。

    虽然还是没能挽救回太后的性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