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七零:北大荒农场文艺小知青 > 第75章 带密码的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杜雁书绝对不承认她竟然有那么点小期待这个男人会写什么。

    她找个没人的角落打开信封。

    里面还是一张明信片,和之前的差不多,只不过像是季节性的,冰雪消融一些了。

    那只人字形的大雁好像飞得近一点了,比之前看着大了。

    上面题的两句诗换了……

    杜雁书有点傻眼,谁能告诉她这一串串的数字是个啥?

    数字游戏吗?

    还是玩谐音梗呢?

    “1022760105800007041540732……”

    “10227,要你玩玩去?”

    “60105,遛你要领舞?不对,留你要你我……什么乱七八糟的!”

    杜雁书看着这堆数字想骂人。

    等着她翻到写字的那一面……

    你大爷的,还是一堆数字!!

    “4491071214530277722040331……”

    “死死就要你,气你玩要死……”

    她自己念叨的都觉得不靠谱。

    摩斯密码吗?

    看个信还得学学如何破译情报?

    杜雁书现在完全是懵逼他妈给懵逼开门,懵逼到家了。

    这年头没点文化连信都看不懂了。

    她一个文科生给她整一堆数字寒碜谁呢?

    她看着上面的数字,谐音梗不可能了,难道是那种数学公式表白之类的。

    但是转念又一想,这个何远斌不至于这么超前吧?

    除非是真的重生或者穿越的,不然还真不一定会这些弯弯绕绕。

    别说不懂弯弯绕绕,这不就把她绕里面出不来了。

    她心里把信重新揣回口袋里,回了母猪舍。

    另一边的何远斌不停地打着喷嚏,旁边的冯俊给他倒了一茶缸热水,“何队,是不是最近太忙,感冒了?”

    何远斌摆摆手,“没有。”

    他感觉有人在念叨他……

    他这么想也没错,骂也是一种念叨。

    一定是某人已经看到信了,她现在是什么表情呢?

    会不会笑得很开心?

    她那么聪明一定会猜到是什么。

    杜雁书坐在母猪舍的大炕上掏出小本子准备写点什么。

    心里还在思索着那些数字。

    其实猪场的工作真的不累,就是臭哄哄的。

    每天清理一次猪圈,剩下的就是熬猪食喂猪食,一天三顿。

    赶上要交猪之前就夜里再给那些育肥猪增加一顿,让猪长长肥膘,不然不够秤的话没办法上交。

    白天空闲的时间真的挺多的。

    她都可以利用起来。

    养猪班的这些姐妹们这会儿没什么事都坐在上面聊天,暖和着。

    张秀琴坐在一边给罗师傅补衣服,杜雁书看着张秀琴,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画面,是她坐在宿舍里看书……

    “班长,你是不是有一本四角号码词典?”

    张秀琴点点头,“有,你要用吗?我去给你找找。”

    她放下手里的衣服转身出门回了自己的屋子。

    没一会儿就拿了一本词典过来。

    杜雁书接过去说了声“谢谢”,“我用完还你。”

    “不用了,送你了,现在放我这里也没什么用,你不说我都忘了。”

    杜雁书摆着手,“不用不用,我就查一下东西。”

    一本词典一块多呢,可不便宜。

    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打开词典。

    刚才自己试着谐音还真记住几组数字。

    她先查了10227,是“万”字,又查了60105,是“里”字。

    万里,这倒是一个词,难道真的是四角号码?

    她又暗自查了一下这一句里面的剩下三组数字,连起来就是“万里人南去……”

    后面不查她大概也知道了,“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这本来是一首有点凄凉的诗,但是用到这里就有点……暧昧了。

    杜雁书翻动着词典,把另一面也翻译过来,组成的话意思就是,“杜雁书同志,过几天会有一批新知青到来,正在做调解工作比较繁忙,期待与你下棋的日子。”

    落款是何远斌。

    新知青要到了这件事杜雁书是知道的。

    据说会到好几百名。

    分场北边的那片草甸子地要垦出来。

    突然来这么多知青确实要很忙。

    三大队是后勤队,何远斌是队长,分场所有职工的吃喝拉撒睡都归他管。

    估计大家心心念念的新房子今年是住不上了。

    新知青来了以后肯定要给他们安排住处,房子盖好了要让他们先入住。

    粮食也要调集。

    不然的话现在储存的粮食都是去年秋收以后留下的口粮,即使有预留也不会多出几百人的粮食。

    调集的粮食是需要时间的。

    看着明信片上字,虽然是一堆数字,但是此刻却有了温度。

    杜雁书的嘴角不禁慢慢弯起。

    旁边的姚小翠无意间瞥了一眼,“这是啥?数学公式?”

    杜雁书笑笑将明信片揣起来,“你猜?”

    这样挺好,就是被别人看见了也一时发现不了什么。

    姚小翠挥挥手,“快拉倒吧,我上学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数学,一看数字就头大。”

    她虽然和杜雁书同龄,但却是老初三的学生,低了一届。

    六七十年代的学生上学年龄上卡的没那么严格,有的七周岁,有的八周岁,甚至有的九岁才上一年级。

    学习好的跳级的有的是。

    “杜雁书、姚小翠!”

    门外突然有人喊两个人的名字。

    两个人相互看看赶紧下了炕走出去。

    门外站着的是宣传科的科员高磊。

    “过几天咱分场要来一批知青,场里要组建一个临时的文艺宣传队,做个迎接仪式,你们两个今晚下班吃完晚饭就去俱乐部集合。要是有工作的话和你们班长协调一下。”

    高磊说完就转身出了猪场的大门。

    姚小翠有点兴奋地拍拍她,“走吧,和班长说一下。”

    农场没有什么业余活动,能常常跳跳就算是娱乐活动了。

    去年来新知青的时候也是高磊来通知的。

    就是每个班抽调出一两个人,找些形象好的男女知青唱唱跳跳敲锣打鼓。

    表示一下对新知青的欢迎。

    两个人进去和张秀琴一说,张秀琴笑了,“你们去吧,晚上我在这有事也不用你们。”

    旁边的几个姑娘们立刻围上来,叽叽喳喳的,李艳梅搂着杜雁书的肩膀,“真羡慕你们,我这种四肢不协调的估计就赶不上这个热闹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