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开局起义前夕,逃出洛阳 > 第51章 黄氏秘辛,童渊寻九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至于黄祖为何会和黄盖是族人,其实很好推测。

    根据三互法来看,黄祖不会是江夏人,但是根据刘表重用世家的态度来看,黄祖显然出身世家。

    因为黄祖可是坐到了江夏太守这个位置,因此他大概率是南阳黄氏的族人。

    而南阳黄氏其实和江夏黄氏同宗同源,为什么这么说呢?

    江夏黄氏是黄香的后代,而黄香的父亲黄况曾经做过叶县县令,叶县很多人不熟悉,其实就是昆阳,正是刘秀成名一战的地方,就在南阳郡。

    要知道,在那个时期,刘秀刚打完天下没多久。

    你想在这个地方出头当县令,得举孝廉,祖上三代是贫农想都别想!

    可见黄况至少出身寒门,也就是没落的世家,有一说说黄香是西汉宰相黄霸第七代孙,这样一看,黄况就是正儿八经的世家出身。

    黄香一共有八个儿子,分别为黄琼、黄瑰、黄琏、黄琛、黄瓒、黄珂、黄?、黄理。

    其中黄瓒的孙子就是黄盖,瓒意为质地不纯的玉,因此表字子廉也契合上去了。

    所以黄盖也被说是南阳黄子廉的后人。

    那为何黄盖后来家穷?

    因为他爷爷黄瓒一向清廉,魏晋陶渊明在诗中曾经赞美过此人,加上南阳太守之位在很早的时候应该就没了,至于为什么,可能是三互法的原因。

    而黄盖的身世中提及过是因为家族分离导致黄子廉迁移到了零陵。

    那么为何会迁移?

    极有可能是因为黄盖的伯祖父黄琼得罪了当时的大将军梁冀,怕被其党羽报复。

    至于南阳黄氏怎么来的,可能是黄香的其他几个儿子中有人趁着黄瓒当南阳太守时,定居南阳而来的,也有可能是黄香本来祖上就是南阳人,是黄况的族人或者兄弟定居演化而来,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那么黄忠属不属于南阳黄氏?

    很多人以为刘表不重用黄忠,实则不然,黄忠在刘表手下可是个中郎将,还和刘表的侄子刘磐一起守卫长沙攸县,共拒孙策。

    刘磐甚至一度给孙策带来麻烦,为之头疼,后来让太史慈和一些将领镇守在其旁边的县城,才让刘磐安稳点。

    刘磐虽然骁勇,但是观其表现,投靠刘备后默默无名,史书上也只是一笔带过,可见其能力并不足以和孙策太史慈这些人相比,那他哪来的勇气挑衅孙策这些人?

    黄忠!

    原定历史中,刘磐投靠刘备也是黄忠推荐的,两人关系肯定不错,既然如此,刘磐会不知道黄忠的厉害?

    而身为刘表的侄子,刘磐会不告诉刘表黄忠的本事?

    所以根本推不通,合理的解释就是刘表知道黄忠厉害,所以派他和自己的侄子一起守卫攸县,一起抵抗孙策。

    而刘表封黄忠为中郎将是在192年,加上刘表乃是皇室宗亲,当时的东汉虽然混乱,但还没像三国时期那样,中郎将那么廉价。

    当时名义上还是汉朝统治的天下,而中郎将在汉朝是平时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

    这样一看,黄忠是否被重用了?

    被重用了!

    当然你非要和蒯氏,蔡氏比,那肯定是不及的,毕竟蔡氏当时是荆州第一世家,蒯氏紧跟其后。

    这两家帮刘表坐稳了荆州,南阳黄氏不过一没落世家,没法比。

    当然,当时的南阳黄氏也并非没有领军人,黄承彦就是,他是襄阳人,娶了蔡瑁姐姐。

    古代可是讲究门当户对,这也是南阳黄氏的证据。

    由此来看,黄承彦,黄忠,黄祖三人都是正儿八经的南阳黄氏一族。

    而黄琬,黄盖则是名正言顺的江夏黄氏一族。

    他们也都曾与刘表交好,因此三人当然是互相认识的。

    至于黄盖为什么看起来和他们不亲的样子,那纯粹是因为两地距离有些远,来去不方便。

    时间一长,自然交集就少了。

    俗话说得好,亲不过三代!

    更何况谁知道他们是第几代了?

    如果按照南阳黄氏由黄香的儿子演化那就是三代,如果按照黄香的父亲黄况的族人演化而来,那就起码五代了。

    他们私下见面最多也就族兄族弟,说感情深厚也谈不上。

    袁绍,袁术这两人同父异母,天天待在一起,关系不也就那样。

    再加上古代世家也不喜欢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黄盖跟随孙坚也没什么奇怪的。

    这也就能解释为何三国演义中提到黄盖几回合擒了黄祖,一是黄盖确实厉害,二来黄祖也放水了。

    这也是刘备和孙权在吴蜀之战中没有出动诸葛两兄弟的原因之一。

    虽然这些世家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真正战场遇到,终究是血浓于水。

    王言打量了黄盖一番,点了点头,道:

    \"你可愿追随于我?随我南征北战,为天下百姓打出一个朗朗乾坤!\"

    只见黄盖单膝跪地,表忠心道:

    \"某愿意!从此以后公覆唯主公马首是瞻,尽心辅佐主公成就大业!\"

    王言闻言连忙托起黄盖,高兴道:

    \"我得公覆如多一臂也!\"

    黄盖见王言如此看得起自己,心里也很是高兴。

    他原先也只不过是个郡吏,见到泉陵县失守便跑到了零陵县躲了起来。

    王言虽然了解三国,但并不清楚这些细枝末节,因此他也没想到黄盖会在零陵当官,不然当时他就会让黄盖当零陵太守了。

    就在这时,赵云和童飞又突然押着一个蛮人来到了王言的营帐,只见童飞一拱手:

    \"主公,我和子龙看见此人鬼鬼祟祟,在他想逃之际抓住了他,逼问出了他的身份。

    此人是九黎族人,我父亲已从他的口中问出了有关于九黎族的情报。

    大概一个月前,九黎分成了两部,其中一部已迁移至巫山神农架一带,我的母亲就在这一部中,父亲已经出发,准备请我的姨母出山拯救大哥他们!\"

    王言一愣:

    \"你叫我什么?\"

    童飞闻言脸色有些羞红:

    \"若不是我冲动,兄长他们也不会身陷险境,我的命是兄长换来的,我愿归于主公的麾下,从此以后为主公鞍前马后!\"

    王言点了点头,不由得感觉有些好笑,阴差阳错间竟然又收服了一名猛将。

    随后扫了一眼眼前的九黎族人,命令道:

    \"拖下去杀了吧!\"

    那九黎族人一听,脸色变得狠毒,突然对着童飞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你父亲命不久矣!\"

    童飞闻言当即心下一惊,抓起他的衣领,吼道:\"我父亲天下无敌,怎么会出事!你做了什么?\"

    那九黎族人见童飞急了,死到临头却还觉得爽快,奸笑道:\"哈哈哈哈,天下无敌?你父亲也配!在那个男人手上,别说是你父亲!\"

    突然,那九黎族人将目光对准了王言:

    \"就算是你也难逃一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