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的军阀生涯 > 第437章 西鄂毕城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轰”

    这辆4号坦克没有逃脱他的命运。

    伴随着1131坦克旅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的突袭,普鲁士远征军第14集团军17师开始节节败退,用于断后的49装甲团近乎被全歼。

    “旅长,要追击吗?”

    一名参谋官指着远处还未消失的敌军询问道。

    “追,为什么不追,这可是上好的军工,不挣白不挣。”

    1131坦克旅旅长自信满满的说道,这些撤退的普鲁士人,在他眼中,已经和白捡的军功挂上等号了。

    “是,我这就下去下达命令。”

    伴随着第17集团军王牌坦克旅的突袭,普鲁士第17装甲师以极快的速度开始败退。

    平原地形上,双方士兵战斗意志相接近,一方拥有更加先进的作战兵器,将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撤退的途中,埃尔温突然收到了巴克豪斯的电报,23号地段已经被大乾北征军夺回去,这意味着他们的后路已断,在朝着这个方向撤退,已经不现实。

    “传令下去,停止前进,向东开始撤退,转道南下,去中唐国。”

    “将军这是为何?”

    面对参谋官的询问,埃尔温没有正面回答,反而平静的回答道:“巴克豪斯元帅的命令,放弃原有任务,进入丛林当中,转道鞑靼人自治区中部南下,前往中唐国东扩州。”

    “是,将军。”

    尽管很疑惑,出于军人的职责,他选择执行命令。

    于是乎,普鲁士撤退的方向来时转向,抛弃大量坦克和装甲车,朝着地形复杂的丛林开始撤退。

    撤退之前,普鲁士士兵在埃尔温的命令下,炸毁了所有被丢弃的坦克和装甲车。

    普鲁士17装甲师,28装甲师和191师残余步兵,加起来有七千多人,分散成数支部队,进入这片原始丛林当中。

    这让赶到此地的1131坦克旅旅长徐俊义恨得牙痒痒。

    “这群该死的老鼠,就折磨跑了,他们不是奉行什么骑士精神吗?”

    周围的军官旅长气愤的表情,内心同样感到不甘,白捡的军功就这样没了。

    “旅长,现在咱们怎么做,要派人去追击吗?”

    “向上面汇报,看看曲长官如何吩咐。”

    看着远处崎岖不平的地形,徐俊义思索了一番,随即说道。

    ……

    入夜,灯火通明的17集团军指挥部内,曲安收到三个渡口普鲁士军队均已停火的消息,再加上1131旅旅长徐俊义的汇报的情报,明白对方指挥官放弃了他们原有的计划。

    “命令各部加强戒备,对方是不可能善罢甘休,下一次行动就会到来。”

    “同时命令1131坦克旅返回麦克雷渡口待命,追击残余敌军的任务交给1221装甲团和1252步兵团,让散落在鞑靼人自治区的部队给予配合。”

    “让各处空军机场加强警戒,避免被流窜的普鲁士军队袭击。”

    作战参谋得到命令之后,通过电台发报,把命令传达下去。

    与此同时,普鲁士远征军指挥部内,巴克豪斯抽着烟,盯着地图上的乌拉尔河,望着东岸大乾北征军两个集团军。

    “是我轻视了北征军的战斗力,尤其是大乾的坦克部队。”

    “威力巨大的火箭炮,口径恐怖的榴弹炮,再加上新式坦克装甲车,是两个装甲师被一触即溃的主要因素。”

    “必须尽快汇报国内,让他们研制出可以克制的武器,否则对方在亚洲站稳脚步之后,一定会反攻欧洲。”

    拿起埃尔温刚才传回来的电报,尤其上面那一句:我方反坦克火炮对敌军坦克没有任何作用,望指挥官重视。

    “现在,要重新准备,策划第三次渡河战役。”

    “这一次,不惜代价,一定要攻破北征军设置的防线,击溃大乾第17集团军和第18集团军。”

    6月30号清晨,普鲁士军队开始后撤十公里进行休整,等待后方运输的各项物资的补充。

    至此,普鲁士第二次乌拉尔河渡河战役失败。

    此时此刻,远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北端,作为重要节点的西鄂毕城,防守的沙俄守备军伤亡惨重,大片城区被占领。

    “元帅,这是最新的伤亡报告。”

    西鄂毕城沙俄防备军司令官柴可夫斯基接过军官手中的发黄的纸张,仔细观看。

    上面记录着自6月21号开始,北征军发动3次大规模进攻以来伤亡人数。

    短短九天时间,北征军不计一切代价对西鄂毕城发动进攻,导致防守的沙俄军队伤亡惨重。

    第三次大规模进攻之前,整个西鄂毕城防守的沙俄军队还有129万人,其中包括动员组织的45万女性。

    到现在,守军人数下降到87万人,伤亡四十多万人。

    北征军没日没夜的对西鄂毕城进行炮击,外围不断出动坦克装甲车,配合步兵步步蚕食西鄂毕城城区。

    到目前为止,西鄂毕城76平方公里的城区,只剩下不到40平方公里还把握在他的手中。

    “现在我们的物质还有多少。”

    面对柴可夫斯基的询问,一旁的军需官站出来回答道:“回禀元帅,粮食还剩下3310吨,弹药储备下降严重,除去库存的三百万发子弹外,每一名作战士兵手中的子弹不到十颗。”

    3310吨粮食,也就是1324斤粮食。

    按照城内守军的数量,每一名士兵每天摄入一斤粮食,87万人,还能在支撑不到二十天。

    就这样的情况,还是按照最低的标准来算。

    天寒地冻,没有足够的食物摄入,无法保持充足的体力,对士兵的作战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此,柴可夫斯基把内城区作战人员口粮减半,节省下来的粮食全部发放到外围士兵的手中,让他们有足够的体力,抵挡敌人的疯狂进攻。

    “还能在撑二十天,节省一些,足够够撑三十五天。”

    柴可夫斯基看着城防图,喃喃自语道。

    “传令下去,内城区士兵口粮限制在300克,外围作战士兵口粮控制在500克。”

    “让宪兵部队做好监管,确保粮食安全。”

    “是,元帅。”

    军需官举手敬礼,大声回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