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据下人了解,贾宝玉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其才智少有人能及。为人谦和有力,进退有度,让人产生好感。
面冠如玉,俊逸非凡。小小年纪已经初现风华,有小潘安之称。与其姑父林如海林大人家的嫡女林黛玉定亲,约定待林黛玉及笄之后便成亲。”眼线仔细的回禀道。
“哦?果真如此优秀?一晃眼当年还需大人抱着的小儿长大了啊。岁月不饶人啊。
当年此子乖觉可爱,聪明伶俐,小小年纪就熟知朝廷律法,令人影响深刻。如果真是德才兼备者,能连中两元,到时候,我倒不介意给他一个机会,也是一段佳话。”皇帝惊讶了一瞬,回忆起之前的相遇的过程,微笑的说道。
......
贾宝玉回到京城贾府,受到了整个家族的热情相迎。在家中设宴,和亲人们吃了几次家宴后,便进入备考状态。
此时的贾府,奴才们规矩懂事,府中管理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完全没有了原著中的混乱以及不规矩的现象。
衣食住行,尤其是吃食方面简单了很多。做到味道好却不奢侈浪费,控制好食量,不会随便铺张浪费。
族中义学也是规规矩矩,态度端正。每次都会定时和义学学子们普法,让整个家族的族人都知法懂法,懂得什么不可越界、触碰。
各位主子虽然天性使然,仍然纨绔好色,但是犯法之事却没有发生。
整个家族呈欣欣向荣之态,让庆荣帝对贾氏一族改观很多,不再讨厌。
贾宝玉每日在书房内看完时政,了解完必要的信息后,便会跟着小可爱,通过投屏,学习之前世界没来及学会的知识。
也会和父亲长辈去各种宴会等结交朋友,拓展自己在京城的人脉。
古代文人喜欢雅集,或因书而聚,或以文而会,以一种自发随性的方式走在一起,诗酒唱和、书画遣兴,颇有雅趣。
但“以文会友”,“切磋文艺”,终究围绕一个“文”字较量,多少正式了些。
这时,一些游戏的加入,比如下棋,比如投壶,在字斟句酌的思虑中,在你来我往的对弈里,反而能调节氛围、活跃情绪,起到了激发灵感、娱乐性灵的作用。
文人们或许不缺乏读书的环境,也不乏酬酒唱和的同道,但在种种规矩束缚下的传统读书生活中,这独抒性灵的游戏之乐却显得尤为珍贵,或许是最不可多得的。
......
时光飞逝,会试很快就在众学子紧张又期待中到来。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会试的时间和县试如出一辙,也是在阴历二月举行,不同的是,会试是每三年一次,而县试则为一年一次。
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
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
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故而,会元也成为了所谓连中三元的第二元。
会试开始的清晨,天还没亮,参考举子们在家人仆人的护送下,纷纷早早的在考场门口排队进行检查,带着亲朋好友们的期望进入考场。
“哎,我儿又要受苦了。”王夫人坐在马车上看着儿子进考场说道。这个受苦不仅指没有人照顾他,更是因为考试的环境。
古代的高考同样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如现在家长陪考、送考一样,古时父母也是很尽心的,那是孩子通往仕途的唯一通道。
虽然二月寒风肆起,也无法阻挡古代学子们光宗耀祖,鲤鱼跃龙门之心。
为防止夹带作弊,学子们穿着单衣单裤,每人提着一个篮子,里面都是书写工具还有灯具。经过严格检查,被寒冷的天气冻的瑟瑟发抖,青白着脸排队进入考场。
在进去前先搜身,每人发三根蜡烛,进去后房门马上封锁,考生们会住在号舍里,考试食宿都在里面进行。
会试的考场环境要好一些,但是预防作弊的相关措施也更加严格,考场是封闭式的,一排排号舍把考生隔开。
号舍左右两壁砖墙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
白天考试,上层木板代替桌案,下层木板为坐凳,供考生坐着答题,夜晚取出上层木板并入下层,用来当睡觉的床。
但因号舍长度只有四尺,相当于1.33米,人睡下去连腿都无法伸直。而且号舍没有门,考生需自备油布做门帘以防风雨。
在考试的九天七夜里,考生答题和食宿全在号舍里。
在每排号舍的尽头有一间粪号,谁去上厕所不能说话,只能用牌子来表示,牌子正反两面都有字,一面写着\"入静\",另一面写着\"出恭\",现在还有不少老年人以\"出恭\"指上厕所,就是由科举而来。
由于是高规模考试,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考生,所以规模宏大,有成千上万考生参加。
会试考场内备有火盆等取暖设备,给考生们取暖。还有专门人员送来姜茶给监考人员以及考生们驱寒。
考试连考9天七夜,共三场。一场考试考两天,一天休息,但是不能离开考场。
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
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
接下来依次是试贴诗、策问、经义。试帖诗是诗体的一种,考试时以古人某一诗和成语为题,并限定某一韵脚,以歌颂朝政为内容,作出诗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