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快穿之随心生活 > 第267章 不一样的贾宝玉53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至于贾宝玉,仍然是正五品通政司副使。长得仪表堂堂,风度翩翩,身边只有其妻子一个女人,是人们眼中难得的年少有为的好儿郎,不可多得的谦谦君子。

    这几年,随着古代人们眼中贾宝玉可以行成人之事以后,不是没有人想方设法的给贾宝玉送女人,有的是想搭上关系,送歌姬等,有的就如当年的县主般,看上贾宝玉的颜与势,想当贾宝玉的入幕之宾。

    这些都被贾宝玉本人以及长辈们婉拒了。

    期间贾琏等玩伴兄弟也不是没在长辈们的暗中沉默中试验过,每次带贾宝出门喝花酒,回来贾宝玉不是生病,就是受伤,甚至还会工作失误。幸好贾宝玉自己发现了,及时弥补好,才没酿成错事。

    经过五次三番的试验,证实了老道长的话,也让贾家人彻底死心,也渐渐无奈的放开了。

    当年喜欢贾宝玉的那个县主,在看到贾宝玉及时躲过自己,并在一段时间后,与表妹成亲后,便死心了,毕竟自己乃是堂堂县主,不可能屈居人下的。便在长辈的安排下,与长辈看好的夫婿成了亲,彻底与贾宝玉的生活无关了。

    贾宝玉这些年很是轻松的生活,工作对他来说就是时间的过渡,很是容易。所以,所以更加用心和师父天一道长学习道术。

    走科技路线的贾宝玉没学道术时没怎么在意,学了之后才知道,真正的道术包含很多知识,也复杂很多。

    其中涉及到很多知识可以用科学解释,有很多知识,科学也解释不清楚。还是自己的知识深度不够,所以贾宝玉更加用心的学习起来。

    道士学习的是道教的经典、科仪、各门派内传的道术、符?、内丹、武学等。

    普通的道士和正常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不要把他们作为另类看待,其次不要听个别人忽悠,搞得那么神秘。

    其实道以修身,和佛教一样是修心为主,而道教道德经分为两部,共5000字,分道,德两部经典,所以想做一个好道士首先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好德行,别给祖师爷摸黑。

    熟读道德经,无德不谈道,大道至简嘛,一个修行人,即使你有多会法术,易经学的有多通,都没啥用,德不配位,德行不行都枉为人,修那些干嘛,遗臭万年吗?

    当然道德经明白了,怎样修道也就有了一些目标,它会给你一个指引的方向。

    闲暇时可以学一些易学啦,结丹啦,正一法门啦,比如八字,六爻,紫微斗数大六壬,风水等等,想学法的还可以学一些画符和修雷法的法门。

    当然很多东西都是需要师承的,自己很难明白,道教讲师承也是这个道理,师傅有些秘法,如果徒弟德不配位,德行不行,也是不会传给他的。

    修行路漫漫,贾宝玉运用超高的智商在五年时间内,成功把师父天一道长的本事学的七七八八,让天一道长又愁又喜。

    愁是因为没的教了,其他的只能等他有时间,亲自带他去试验,这让身为师父的自己很没面子;喜的是徒弟是天才,一点就通,一教就会,没让师门摸羞。

    天一道长因为献出洗髓丹与养生丸,这几年荣庆帝跟在他身后修身养性,调养身体,这样本来身体因为长时间工作劳累过度,不太好的他身体逐渐康健起来。

    因而荣庆帝很是敬重天一道长,整个国家因为皇帝信奉道教,所以上行下效,道教得以大兴。

    五年的时间一晃而过,贾宝玉看着自己的规划,感觉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因为自己师父天一道长的关系,荣庆帝对贾宝玉的态度很好,听见贾宝玉有事禀报,便直接让人进来说话,此时皇帝正在批改奏章,处理公事。

    贾宝玉进来行礼后,也不废话,直接又献出了一物,高产良种。

    是贾宝玉升官以后,工作学习之余,在长辈们的见证帮助下,在自家的农庄上做的实验。

    结合了当地的环境以及本来就有的良种,进行各种水土以及环境的模拟试验,研究出的适合这个世界的高产又防虫害的高产粮食。

    这个世界,土豆、红薯、棉花等均已被人们发现并广泛种植,但是人们的主食还是米和面,所以高产粮食的研究很有必要。

    “回禀陛下,这些都是臣的随行笔记,上面记录了臣种植的各方面要点与要注意的地方。

    臣小时候就崇拜陛下,孩童时期被陛下像长辈一般抱在怀里之时,就发誓一定要效忠陛下。

    臣记得有一年南方大汉,北方洪灾,百姓无粮可食,陛下为此忧虑非常,臣看着也担心非常。虽然事情经过陛下的力战狂澜处理好了,但是臣还是在心里发誓要为陛下解忧。

    便经过家中长辈的同意,在工作学习之余,抽出时间研究种植粮食。皇天不负苦心人,现在,臣终于研究出来了,特来献给陛下,希望陛下万寿无疆!”

    贾宝玉感情充沛的跪倒在地,眼含泪水的真挚的说道。其中不自觉的用上了人鱼的声音魅惑,让人相信他的真诚。

    荣庆帝看着贾宝玉记录的粮食的高产,以及手中粮食的颗粒饱满,扒开外壳,里面米粒晶莹剔透,一看就是优质粮食。

    在听到贾宝玉的真情流露,心下极为感动。连忙亲自扶起贾宝玉,用长辈的眼神慈爱的看着贾宝玉,说道:“好好!不愧是我从小就看好的孩子!不错!待朕派人前去验证之后,便好好奖赏于你!”

    这一边,因为事关重大,加上距离也不远,就在京城范围内。荣庆帝亲自带着大臣们前去贾宝玉的农庄里收割验证。

    到了农庄,稻田里,一片黄澄澄的稻谷随着秋风翻起金波,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稻米的清香。

    走进一看,稻穗粒粒饱满,没有空粒,一株株沉甸甸的被压弯了腰。

    在场的大臣们,激动的直接摘下一粒,放进口中尝了一下,嗯,味道不错,米香浓郁,品质不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