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来还在私人影院中,带着侍女看电影的徐妙松,一听到消息,就立刻回到了寝宫。
“小安,你去放水吧。”
徐妙松带着侍女安静,走进寝宫就吩咐道。
安静,就是那个用表情包加笑点低怼了克伦威尔的侍女,连李浩都没想到,这两人处着处着,安静竟然被徐妙松带在了身边,成为了贴身的侍女。
“你怎么回来了?”
李浩正在自己的房间翻找《旧唐书》,这本书还是他父王送给他的,小时候随便看了看,如今都忘了放在哪里,书房找了一圈,都没找到。
“你不是要休息了吗?”
徐妙松走到他近前,眨巴眨巴漂亮的大眼睛,明明是很平常的问话,却总有一股勾引的味道。
李浩和她相处久了,对她无意间散发的魅惑,已经有了抵抗力,翻了翻白眼,“我在找一本书,这才九点休息什么休息。”
“好吧。”
徐妙松也不知道是在遗憾,还是什么,反正李浩没听出这句话的味道。
“小安,先别去了,我们继续看电影去。”
徐妙松朝着侍女安静招了招手,然后又看向李浩,“你找什么书,或许我知道。”
“这是我的房间,你还能知道我的书?”
李浩很怀疑。
“你房间里的书,我都翻过,我肯定知道。”
徐妙松表情还很骄傲。
李浩也知道,这应该是她平常无聊做的事。
随即,说道:“《旧唐书》,你知道在哪里吗?”
徐妙松迟疑了一下,才看向柜子,指着第三个柜子说道:“小安,在第三个柜子,最下面的抽屉里面。”
小安走了过去,拉开柜子,翻找了一会儿,很快就将一本很有年代感的书,捧了出来。
这书的材质是道林纸,也叫胶版纸,主要供平版(胶印)印刷机或其他印刷机,印刷较高级彩色印刷品时使用。
这本书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印刷的彩色书籍,纸张都是从约翰牛进口的,里面不仅有原文,还有插图和现代文翻译,是李浩他爷爷的童年启蒙书籍,一直传到了李浩的手中,说是王室的传承之物也不例外了。
书籍并不厚,和一本《花花公子》差不多厚,这仅仅只是《旧唐书》的太宗本纪一篇,其他还有很多,大都收藏在王室宫内的图书馆里。
“那个,我先去看电影啦?”
徐妙松说着,就转身朝着门外走去,一点都不带留恋的。
小安倒是恭恭敬敬的行礼之后,才离开的寝宫,还顺带关上了门。
李浩看着她极速离开的背影,疑惑了一会儿,就打开了《太宗本纪》。
好家伙,前面几页直接就被撕掉了,李浩无语的看着书页,痕迹很久了,应该是他自己撕掉的。
开篇一文。
六月,凯旋。太宗亲披黄金甲,阵铁马一万骑,甲士三万人,前后部鼓吹,俘二伪主及隋氏器物辇辂献于太庙。高祖大悦,行饮至礼以享焉。高祖以自古旧官不称殊功,乃别表徽号,用旌勋德。
这句话的后面被用稚嫩的笔记写着:高祖脸上有笑容,心里却很不得劲(笑脸表情:意思就是脸上笑嘻嘻,心里mmp)。
十月,加号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增邑二万户,通前三万户。赐金辂一乘,衮冕之服,玉璧一双,黄金六千斤,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
这后面同样注释着:封无可封,哎。(苦涩的表情:太宗皇帝好怕怕哦。)
李浩:......
前面的注释是李浩的父亲写的,毕竟李浩的爷爷那是仁君典范,看书是不可能看书的,也就只能看点精彩的杂志,打发打发时间。李浩更不可能,他出生的年代,互联网崛起,看这种老古董的书,是游戏不好玩,还是变形金刚不够帅气?
至于后面比较调皮的注释嘛,看着秀气的笔迹,还有这超现代的表情包,这还用猜,肯定是宋妙松无聊的时候,画的。
估计她都没想到,李浩还会想起这些老古董,这不,心里尴尬,赶紧跑路了。
李浩笑了笑,拿着《太宗本纪》走进了书房,他也不在意前面被撕碎的部分,直接按照童年的进度,继续读,不知不觉就读了进去。
随着他登上王位,开始学会从越来越宏大的观点去看待世间的一些事务,书中的文字同样如此。
武德三年至次年四月期间,老祖宗李世民兵围东都城,面对窦建德十万雄兵来援,以莫大的勇气和智慧,用三千铁骑在虎牢关下,大破窦建德,生擒这位雄踞黄河以北的夏王。东都城内的王世充也彻底失去希望,开门请降。也正是在这一刻,唐王朝主宰整个中原的脚步已经无可阻挡,而李世民同样在这场战争中获取了他的无上功勋,以及那颗对至尊之位,蠢蠢欲动的心。
战争是最能带来威望的。后世1800年的拿破仑同样是在马伦戈决战中击败梅拉斯,展现了无双的军事才能和战争威望,才有了那颗敢主宰整个高卢鸡的野心,两人如出一辙。
七月初九,当高祖皇帝站在长安城楼之上,看着自己这位天下无双的儿子,身着黄金甲凯旋而归时,心中却是一半的欢喜,一半的忧虑。一战擒两王的荣耀,将为李唐铸就千秋霸业,高祖皇帝不得不进行封赏,而后天策上将,太尉领司徒尚书,陕东道大邢台......一连串的封号和权柄加在了李世民的头上,他已经抵达了权利的巅峰。
李世民和李建成的争斗,并不仅仅只是太子之争,更重要的是,李世民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高祖皇帝的权柄。
时间一直到了武德九年,高祖皇帝利用兄弟俩的矛盾,暗戳戳的打压秦王府,李世民的权柄一步步衰弱,更多是一些有名无实的封号,换做一般人,面对这种情况,其实输掉一切已是理所应当的。
但李世民还拥有着所有伟大帝王都拥有的一个品质,强大的人格魅力,就算是皇帝的打压,天策府的很多人都依然只忠诚于秦王,而并非皇帝,玄武门三个守将,常何在武德七年就成为了李世民的人,而另外两人也在玄武门爆发那一刻,就直接选择投靠。
武德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
《旧唐书》中短短的一句话,血染了一座带血的王冠,这两兄弟被钉在了反派的位置上,当然了,失败者那必须是反派。
在李浩看来,玄武门之变更多的是李世民这位老祖宗一次狗急跳墙的无奈举动。不说李世民自己本身的野心,那秦王府忠心于他的无数良臣武将,又岂会眼睁睁坐看被边缘化,甚至被屠戮?339年后,赵匡胤不就点了个赞么?
历史没有对错,李浩作为李世民的子孙,更不可能去否定李世民。
而历史,其实也早就告诉了后人答案,这位年仅28岁登基的皇帝就此结束了五胡乱华之后的屈辱,开启了华夏120年的辉煌时代,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帝国。
ps:关于历史的一点小小的浅见,众位老爷可以认同,也可以当做乐子一看,我也不觉得我的就一定正确,因为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历史本来就是小姑娘,随便我们自行去打扮它。
求催更,求用爱发电,求读者老爷宠幸。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