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父皇是朱由检 > 第64章 崇祯一式火绳枪,军工生产大不易

第64章 崇祯一式火绳枪,军工生产大不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开火!”

    “砰砰砰砰!”

    秦逸指挥刀所指方向,一排木板标靶被铅弹打的乱颤、木屑四溅。

    位于第一列的神机营一哨一队队正陈二虎,扣下扳机击发瞬间,肩窝被枪托后座震的一退,这新枪真得劲啊!

    “换位!二队上前!举枪、瞄准、开火!”

    “砰砰砰砰!”

    登州水城西北角的靶场,爆豆式的枪声一轮轮响起,一团团的硝烟升起,又被海风吹散。

    神机营六哨中,装弹最快的四个队,被秦逸集中演练一次轮射,效果很不错,鹏帅在将台上看的眉飞色舞。

    都快六月底了,真正装备的新式火绳枪“崇祯一式”,到现在才装备了五十支。

    就算把原来十二支火枪加上,火枪六哨每家装备一个队都不够,但是军工组已经尽力了。

    主要还是新式的两台钻床投入的太迟,导致城内铁匠粗加工枪管做出来,不能及时装配。

    这话说起来也怪鹏帅,他看鲁密铳枪管内部钻的不错,就以为只要复原赵士祯《神器谱》上的钻床就行。

    作为钻枪管最重要的苏钢钻头,焦勖当时已经通过私下渠道搞到不少。

    结果等鹏帅亲眼看过这种立式木架钻床,三人合力用钢钻钻之,一日钻寸许,至底而止,一月钻光者为上。

    鹏哥就卧了个大槽,这特么要一台钻床三个人,要钻一个月,还不能保证不出次品。

    就是弄三十架钻床,铺上百十号人拼命钻,估计那他这四哨火枪兵,也要到年底才能全部装备上新枪。

    这特么黄花菜都凉了!

    汤若望复原制造了一个西式的木架转床,只需要两人,其实就是个木架手摇钻,一个人稳住枪管,一个摇钻头连接的手轮。

    按照他的说法,欧洲也是职业的枪匠,并没有专门制造火绳枪的工厂,因为欧洲年年战争,造枪有利可图,所以枪匠多,熟练工多而已。

    毕竟黑火药膛压低,又是滑膛火枪,只要制作精良,父死子继照样使用的很好。

    火绳枪的灵魂就是枪管,所以十几天钻出一根合格管子的效率,大家都觉得是可以接受的。

    鹏哥没法子只能开挂,技术的进步往往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是:“哎呀!如此简单,我怎么就没想到?”

    当然他不会瞎扯淡什么自己发明的,他狠狠夸赞了汤神父后,提出自己“灵机一动”想到的改进方法。

    当方以智、汤若望、焦勖三人看着殿下用炭笔在纸上画的歪歪斜斜,但是他们一看就明白的图纸,都惊为天人。

    殿下果然是天资卓越,举一反三百都不止了。

    新卧式钻床更大,除了木架结构外,床中间木制滑轨改成生铁铸造,夹具也换成铁质,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肯定固定更加牢靠。

    原本的手摇木轮,也改成铸铁件,一个预计几百斤的大铁轮,可惜没有轴承,还是用青铜轴瓦加油脂润滑。

    这样改进后,虽然还是手摇钻,但是钻头获得的动力就更大更稳定,当然钻起枪管来就更加快捷。

    等一切搞定,第一台试用成功后,钻孔效率夸张的提升到一日一根,比大明立式钻床快了三十倍,比西式的快了十几倍。

    唯一的不好就是废品率一下子也翻了几倍,毕竟速度快了,公差又大,一不留神就钻歪了,相应钻头消耗也猛地增加。

    这些弊端鹏哥毫不在意,增加一倍成本又怎么样?对他来说,时间才是最值钱的,而银子不是。

    这支被鹏帅命名为“崇祯一式”的新式火绳枪,分工协作,木匠组制作枪身,这个对他们来说毫无难度,甚至比鹏哥预想的更好。

    木匠们甚至提出来,要在上面雕花,不然体现不出手艺来,被鹏帅一口回绝,这边进度快,就安排他们造练习刺刀术的木枪。

    有了炼铁厂浇铸的制式“连排u型”生铁模具,和统一的精铁芯棍,城内铁匠们只负责打制的六边型空心铁管。

    刚开始速度不快,随着熟悉流程后,速度一下子就上来了。

    这种枪管和大明的打制方法不一样,大明是打成一尺长的短管,钻通、钻光滑后,再加焊药,三根合一,热焊接成一根长管。

    这时候再把内部焊缝的凸起钻通,枪管外面再包上一块薄铁板,打制成双层枪管,尽力增加强度。

    这样的流程很精巧,也更方便加工,唯一的缺陷就是枪管强度不足,所以口径更小,装药也少。

    射程不错,精准也不错,如果精心打制,可射飞鸟,所以称为鸟铳。

    破甲就别想了,二钱铅子、二钱火药,就注定了鸟铳的威力。

    不是鹏哥非要崇洋媚外,西式整体成型的枪管确实更加结实,能承受更多的火药,发射更重的铅弹。

    更何况鹏哥还准备打白刃战,一刺刀下去枪管弯了,那还玩个屁啊!

    城内做好的枪身和铁管被验收合格后,全部汇总到水城的“兵工厂”

    枪管在两台新式钻床上,把内膛钻光钻滑,成为合格的枪管,这才是第一步。

    加工内外螺纹的板牙和板牙板手,其实螺母和螺丝并不是啥高科技,所有火枪枪管后端都是通过这样封口。

    (不是把一头砸扁,也不是拿铁块堵起来)。

    这样做是为了好清洁枪膛的残渣,把螺母拧下就是根通透的空心铁管,洗刷刷通一通就行。

    各个工匠制作螺纹的原理类似,但工具各不相同,敝帚自珍的还当成传男不传女的秘籍。

    制式的工具要再过一两百年才会出现,鹏哥哪里记得这些细节,直接绘图让人制作工具,别问,问就是皇家专用。

    那台立式钻床也没浪费,换上细钻,专门给枪管开引药孔,再用白铜粉热接上望山(照门、准心)。

    引火孔外热接上引药池和盖板,在楸木制的枪身上固定,再装上火绳短杆式夹头,装上成套的“悬刀、钩心和枢轴”。

    (扳机和相关配件)

    枪管下部,木枪身预留的孔洞,插上一根精铁通条,装上带铁环,可调节长短的皮质枪带等等。

    一支全新的“崇祯一式”步枪就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当然还缺一把刺刀,这不是没时间弄嘛。

    当鹏帅在登州水城“军工厂”,亲手组装好第一支步枪,扣动扳机,连杆带动装着火绳的弯铁夹头,顺利怼进引药池时,他眼泪都要下来了。

    我特么容易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