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父皇是朱由检 > 第68章 创业艰难坎坷多,红武军出兵两路

第68章 创业艰难坎坷多,红武军出兵两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子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诚不我欺!

    给鹏哥足够的时间,充足的原料,他连黑火药版的击发枪都能造出来,雷酸汞又不是啥高科技。

    你以为军方特勤训练的是什么?就是彻彻底底的杀人机器。

    如果是现代时空,他随便找个普通人家潜入,搞点那啥和那啥啥,他就能整个轰塌整栋楼的大烟花出来。

    可惜这是什么时候,明末啊!空有屠龙技,没原料咋办?

    很多前置科技他不会,现代随手可得的原料,在这个时空都是外星科技!

    就比如现代人熟视无睹的打火机,电子式就不谈了,最简单的那种火石打火机,一个小小的火石成本几分钱。

    如果有这玩意,谁还弄啥燧发装置啊,一个小小的打火石够打几百下。

    鹏哥知道火石是铁铈混合物,铁好弄啊,铈怎么弄?他不会啊!真不会!

    所以他只能等站稳脚,尽量抽时间来搞,他也想自己的战士人手一把akm,哪怕是三八大盖、98k他也能碾压这个时代一切不服。

    他有吗?他没有!

    他连时间都不足,所以滑膛燧发枪是他目前唯一的选择,也只有这个能由七拼八凑的铁匠、木匠们手工打制。

    他不知道米尼弹威力大吗?手工拉膛线,白沙瓦没上过学的人都会。

    这个真不难,但是这垃圾的“精铁”枪管,谁能保证打多少发,不把辛辛苦苦拉的膛线磨平?

    没了膛线的线膛枪,还不如滑膛枪打的准,你信不?

    他现在连两千支,火绳版的滑膛前装枪都凑不齐,更别说心心念念的铁盔和胸甲。

    现在连铁料、黑火药都快用完了,想啥都是白费,赶紧的先把地基打牢,一口可吃不成胖虎。

    ……

    “鹏帅到!”

    “敬礼!”

    一匹白马疾驰而来,鹏帅身后的红绸披风,若燃烧的火焰,又好似飘扬的旗帜。

    到队列正前方,鹏哥一拉马缰,“小白”一声愤怒的嘶鸣,人立而起,鹏帅单手控马,右手往南方一挥。

    “出发!”

    “虎!虎!虎!”

    全军三声虎吼,按照行军序列出发,方向东南,目标龙山甘家庄。

    好吧!这是个不装比不舒服斯基,鹏哥偷偷练了骑术,就为了需要时当众秀一下,展示自己无敌统帅的人设。

    个人崇拜在军队初建时,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为了胜利,鹏哥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登州城离龙山不远,都是大路,甘家庄原名三十里铺,离城真就三十里。

    甘老爷家起来后,原本的几个大户,或搬走、或卖地、或吃了官司,还有被响马尽屠的,最后这一片几万亩良田可就都变成甘家的地。

    三十里铺也就成了甘家庄,龙山的铁矿质量不咋地,就是最普通的赤铁矿,还是露天的矿。

    甘家重金从莱芜铁冶所请了匠师,自己在山里弄了个炼铁炉,建了个铁匠堡,当年甘家出产的农具铁锅之类,也是一大财源。

    登莱之乱后山里的铁匠堡被毁,炉师铁匠啥的或被掳或逃或死,这些年也没心思恢复,就把最重要的农田维持住。

    对红武军来说,啥铁矿石品味高低?子曰:烟暖房屁暖床,有总比没有的强!

    鹏哥知道山东最大的富矿在济南府禹城县,那是后世发现的超级大铁矿,多达三四亿吨的储量,还是“煤铁共盆”的大矿。

    就这一个矿,就足够红武军用到造出铁甲舰的时代,有啥用?远水解不了近渴!

    鹏哥对龙山赤铁矿志在必得,除了铁矿石是战略物资,伴生的赭石也是从原始社会就用的红色染料。

    红武军、红武军,今后的军服那必须是黑色铁甲、红色军服,尽显铁血本色。

    ……

    吴富贵那边已经先行出发,他们沿着海边前进,海上有海军的海沧船,携带粮草净水补给,所以不用额外携带粮车。

    望珠崖在登州城东南方向四十多里,那边的硫磺矿断断续续的开采了几百年。

    赵老爷家在那边的庄园,主要产出就靠这个,那边的地薄,种的粮食勉强也就够矿工所食。

    登莱之乱时,这边不花钱的辽东矿奴同样暴动,杀死监工,烧了赵家庄,投了孔有德。

    赵老爷家也是损失惨重,好在他不靠田地盈利,硫磺矿的品质不错,攒了不少钱,都藏在登州城大院地下银库里。

    叛军破城后,也只是抢了明面上的浮财,一家人躲过兵灾,照样还是富贵人家。

    这些年赵老爷原本想举家搬迁到江南去,奈何舍不得硫磺矿的稳定收益,犹犹豫豫的就没走。

    但是赵家庄也没重建,招了些长工苦力,把外围没怎么损毁的夯土院墙、大门修一修。

    内院仅剩的一个客舍小院收拾下,重点的仓库修好就行,长工们自己建的茅屋居住。

    青壮男人们挖矿,老人小孩、女眷们给老爷种地,赵老爷让他一个庶子赵有财,领了十几个家丁在这边负责。

    这次“我大清”招抚,赵老爷也凭借捐资数额,得了个七品蓬莱县令的官职。

    官不官的无所谓,起码今后没人再去他家矿上收税了不是。

    结果好了,大清俸禄一口没吃到,家被抄、人被杀,严刑逼供之下,地下银库几代人的积累,被红武军抄的一干二净。

    如今,仅剩的一个庶子,和赵家最后的家业也保不住了。

    “老猫哥,你瞅你瞅!余得水这货又装比了!”

    肖荣驱马和吴富贵并行,又好气又好笑的吐槽,海上的那艘海沧船是海军四大千总之一余得水。

    参将官黑龙出航后,他被鹏帅提拔为海军游击,负责水城基地海军日常军务。

    沿着海边土路行军的鹰扬营,六哨三百八十多人,有四十里路要走,天气又热,风尘仆仆,汗流浃背。

    虽然仅有的一百多甲胄,都装在四辆驴车上,但是烈日下艰苦的行军,依旧对这些新兵蛋子一次重大考验。

    而海军就舒坦了,大帆一扬,乘风破浪,水手和陆战队故意气陆军似的,在甲板上扯着嗓子唱军歌。

    “”赤旗飘舞随风扬,

    我们的歌声多嘹亮,

    红武军海军向前进,

    乘风破浪扬威于四方!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