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父皇是朱由检 > 第72章 豹韬营再次扩军,煤铁综合体雏形

第72章 豹韬营再次扩军,煤铁综合体雏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徐海峰才不管他们的纠结心理,后面有他们笑的时候,现在就是板上钉钉,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殿下教导他们,百姓大部分都很愚昧,目光只会盯着眼前这一点。

    我们知道自己的道路是正确的,是真心为他们好的,就要坚定的执行。

    他们理解了很好,不理解就让他们慢慢理解,干大事绝对不能拖泥带水。

    甘家前院的纷纷扰扰,并没有干扰鹏帅的事情,这边交给徐海峰负责,他要学会独当一面。

    反正相关的流程在登州府已经操作过一次,效果他们这些军官都亲眼见证过。

    新兵蛋子们抱着自己家的阎王账,一堆厚厚的借据沐休日回家时,整个家庭都陷入狂喜和不可置信中。

    对鹏帅来说,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废纸,他也不需要再依靠这些,从石头里再榨出油。

    而对债务人看来,上面一个个陈旧或鲜红的指印,就是这么多年,甚至是压在两三代人头上的大山。

    一朝尽消,那种爽利感无法形容,一家人抱头痛哭,又开怀大笑,哭哭笑笑中,在红武军当兵的精神小伙,被家人一再叮嘱。

    “要为鹏帅效死!豁出命去干!”

    为什么红武军新兵们,能在如此繁重的训练中咬紧牙关坚持,为什么蛇吞象的五百多水城兵,能迅速把府城千五新兵融为一体。

    人的思想统一了,从要我干,转化成我要干,就是两种不同的状态。

    就这鹏帅还没把杀手锏拿出来,等这一季粮食收获后,把地一分,你就瞧好吧!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知道的人多,能做到的人少,作为后世来的汪鹏,他见证过一穷二白的华夏如何万众一心、战天斗地。

    对鹏哥来说,抄作业最简单,明末的底层百姓,和解放前的底层百姓没啥区别,土地才是命根子。

    所以他会担心什么建奴?什么贼寇、什么南明小朝廷?都特么是渣渣!

    人民群众觉醒后汇成的汪洋大海,会把他们统统淹死,一个不留!

    ……

    “大帅,俺说的都是真的,俺爹以前就在铁匠堡那边做事,那边情况小的最清楚,这些佃户都是后找的,他们连去都没去过”。

    跪在内院门房里的二狗子???锣卤硎咀约河杏茫??锘ぴ杭移兔撬牢奕??牟揖埃?砂阉?拍蛄恕

    现在眼前年轻的大帅,就是他的救命稻草,死命薅着不撒手。

    “很好!二狗你今天表现的不错,本帅刚才让人去问了一圈,你在甘家庄小错不少,大错没有,所以留你一条狗命”。

    “大帅慈悲啊!。

    “嗯!给你机会要把握住,干好了赏,敢阳奉阴违就数罪并罚”。

    “谢谢大帅,小的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一定听话,老实干活”。

    “嗯!行吧!来人,把他带下去,让他换身衣裳,一会儿给他一份晚饭,明天一起进山领路”。

    “是!鹏帅!”

    汪鹏起身,伸了个懒腰,内院里面赵华已经安排人收拾差不多。

    他点了根烟卷,施施然的往里走,脑海中汇总刚才二狗交代的情报。

    怎么说呢,消息有好有坏,总的来说,还是好处多。

    坏消息是,当时矿上的工具板车之类全部被毁坏或被带走,铁匠堡也被人放了火,除了夯土外墙,里面就是一片白地。

    好消息是甘家当年建立铁匠堡的位置不错,旁边有个褐煤矿,不缺燃料。

    铁匠堡建在龙山南侧山下,而这一侧的山体有个水量不错的溪流。

    峰顶的源头是几处山泉涌出汇聚,属于地下水,冬暖夏凉、常年不涸,冬天不冻,一路流到山脚转弯向东,汇到远处的黄水河入海。

    铁匠堡饮水、洗刷都用的这个山泉,以前甘老爷住在甘家庄时,每天会派人用水车去峰顶,运两大桶山泉水回来,给老爷煮茶喝。

    “这是一处不错的煤铁综合体,登州真是个好地方啊!”

    鹏帅虽然没去现场看过,但仅凭二狗子的描述,就让他动了心,并且开始调整原来的计划。

    原本只是当成个铁矿石供应基地,现在看来如此良好的环境,直接升级为重要的军工基地。

    包括城内的铁匠,大部分都要迁移过来,沿着河道建立一系列的水力作坊,这必将大大提升红武军的军械产量。

    最简单的一个水轮加杠杆的水力锻锤,就能替代最耗体力的抡大锤,而且更加稳定并持续输出,人力正是鹏哥最缺乏的资源。

    红武军的时间非常紧,到了秋天就是打仗的时候,敌人不来,鹏哥也会打出去。

    跨越式的发展,只有依靠战争,征服更多的地盘,掌控更多的人口。

    指望自己种田养兵,哪天才能凑齐十万大军?提一万兵可灭城,率十万兵才可灭国,偌大的国土,没有百万大军就只能偏居一隅。

    鹏哥的野心大着呢!

    ……

    大明崇祯十七年七月初二,鹏帅领着龙骧营一大早就离开甘家庄,在二狗领路下,直奔庄子南面的龙山而去。

    铁匠堡离得甘家庄也就四五里路,不算远,而且当年为了方便从山里运加工好的铁器回庄,甘家还特意花费精力,修整过这条小路。

    虽然已经荒废多年,但是路上深深的车辙,还是能看出当年繁忙景象。

    “大帅有所不知,当年辽东逃难的人拖家带口,给口饭吃就行,甘老爷家收了五六百户,两千多人。

    大半都是在铁匠堡这边挖矿,那时候抚台孙大人,在府城练兵,老爷打通关节,光是冒充闽铁供应军需,可就赚了大钱”。

    一路上,给鹏帅牵着马的二狗子,滔滔不绝的讲当年甘家庄盛况,鹏哥听的津津有味,后面不用说他也知道。

    为了一只鸡,辽东兵悍然造反,原本逃难在登州,被残酷剥削的辽东难民群起响应。

    一场原本规模不算太大的兵变,犹如投入干柴的火把,顷刻间就是一场燎原大火。

    泄愤式的杀戮一旦开始,就失去了人性,不分良莠,胡砍乱杀,动辄灭门。

    登州府更是重灾区,底层百姓惊恐之下只能逃命,逃往一切他们认为的安全之地。

    官兵?杀起人来比叛军更狠,青壮人头可都是银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