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父皇是朱由检 > 第78章 天然硝洞价值高,鹏帅狂喜夸肖荣

第78章 天然硝洞价值高,鹏帅狂喜夸肖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倒霉破山洞里,不知积累了几千年的臭水,水下的泥也是滑腻的恶心,别说尝了,看着都作呕,就跟踩在尿桶里一样。

    弟兄们都想赶紧出洞,好好把脚上的污水污泥冲掉,太腻歪了。

    但是老大的奇怪举动,让他们还是忍住恶心,沾了一点,用舌尖一碰,卧槽,骚气熏人,舌尖火辣。

    “呸呸呸!辣!谁还有水,快给俺漱下口!呕!”

    “走!走!先出洞!”

    肖荣有些压抑不住心头的狂喜,这次又立功了,殿下要知道发现了硝洞,估计得高兴坏了。

    是的!黑火药最重要的硝石,除了天然的硝石矿、传统的刮硝、西式的硝田,还有一个获得方式,就是天然“硝洞”。

    当然,这也没什么神秘的,更不是啥高科技,川西北龙门山脉重华老君山硝洞历史悠久。

    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便有“消石出陇道”的说法。

    (“消石”即“硝石”)

    这种天然的硝洞,成型条件苛刻,但是一旦形成,就都是数万年的积累。

    洞里的黑水就是浓度极高的硝水,水下泥土都是天然的硝土,只要建立专用的熬硝灶台,精心提炼,高质量的硝粉就源源不断。

    别的不说,光是底部洞壁上比小腿高的一层厚厚白色结晶,看起来很?人,都是非常不错的天然硝石。

    殿下给高级将官培训时,多次提到过这种天然硝洞,开采方便,产量也大,只要发现一个就能解决燃眉之急。

    秦逸神机营最新配备的“崇祯一式”火枪,谁不是稀罕的要死,口水直流的那种。

    殿下说过,未来的红武军,人手一支火枪,碾压一切不服,就这么尿性!

    想想都让人激动不已!

    ……

    鹏哥儿是七月初三在龙山铁匠堡,接到的肖荣派出的快马急报,他正组织人手开始清理矿区,修建堡内的住所和仓库。

    一接到这个巨大的好消息,鹏哥立马把手头事项交代给徐海峰,亲卫龙骧营让赵华领着回登州府。

    他自己就带着刘平的两队骑兵,火急火燎的赶往白脸山。

    也就是路过望珠崖时,特意去看了一眼这边硫磺矿的采集,和矿脉的情况,确认足够前期红武军使用。

    吴富贵正在组织人手装船,因为道路不畅,赵家庄内,精炼过的硫磺矿粉可是储存了很多,够余得水的海沧船跑上七八趟的。

    和老猫打声招呼,鹏哥立马赶赴白脸山,天黑前赶到目的地。

    肖荣带着两个哨正在清理这处寨子,海军刀盾哨已经回归,肖荣除了自己的亲卫哨,老猫又给他调了两哨兵,赵家庄有三个哨驻防足够。

    “鹏帅到!”

    “敬礼!”

    “礼毕!”

    鹏哥儿把战马交给刘平安顿,有些按捺不住的雀跃,跟着同样兴奋的有些蹦跳的肖荣去寨子后山的硝洞。

    “鹏帅,我安排了一个哨在洞里刮硝,先把洞壁上的硝粉刮下来应急”。

    “很好!很好!爆荣丸啊!这次你立大功了!”

    鹏哥儿高兴的直搓手,一个劲的夸赞,铁与火啊!已经有铁了,就缺火!现在这就齐活了。

    也难怪鹏哥高兴的失态,硝田的产出还没看见成效,现在的硝石就靠着海边盐碱地上的扫硝,和城内四处刮人家茅厕墙壁的土硝维持。

    火枪兵虽然对士兵的要求没有弓兵那么高,但是一个熟练的火枪手,可不是光靠意淫就能成长出来的。

    没有百十次的实弹射击,没有重复机械的装弹实操,一帮刚训练一个多月的火枪兵上阵后,别说枪通条了,枪管子都能轰出去。

    练兵没啥诀窍,就是重复的练习,直到形成肌肉记忆,蒙着眼、摸着黑,也能完成规定时间的装弹射击,才算初步成型。

    鹏哥的思路很清晰,你让这些普通的平民子弟,和那些从小就练习杀人技的八旗兵作战,仅靠意志力是要做好大量伤亡的准备。

    建奴标准的八十到一百磅清弓,箭矢长度、重量都比大明制式弓箭强一倍,近距离威力更是穿盔洞甲。

    能把明军精锐当兔子射的建奴,人家背后也是付出无数的汗水才练成的战技。

    这种鹏帅后世见过的大弓,估计红武军也就寥寥数人能拉开,至于射击精准那更是免谈。

    自古以来想培养一个合格的弓箭手,需要三年时间可不是说笑的。

    鹏哥一没这个时间,二没这个兵源,他的兵主体大多是入伍前连刀都不会耍的平民。

    而培养一个合格的火枪手,只需要三个月,这是他唯一的选择,爆火枪兵海,用“化学能”代替人的体能。

    任你苦练多年,老子一枪轰死!

    留给红武军的时间不多了,也就是这酷暑几个月而已,秋天一到,敌人不打过来,红武军也要打出去。

    所以这几个月的时间,极其珍贵,鹏帅不遗余力的训练军队,想尽一切办法武装红武军。

    龙山铁匠堡、登州硝田、就连远去濠境的小船队,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肖荣发现的硝洞,就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他赶着过来,就是立即指导这边建立永久型基地,建造这里只有他见识过的滤硝台。

    这个还是另一个时空,他去游览重华古镇时,跟着朋友去老君山硝洞参观时的记忆。

    很简单,但是远在几千里外的登州,还就没人懂这个,书上也没有。

    和洞外正在吃晚饭的一哨士兵,亲切的打过招呼后,在肖荣带路下,鹏哥打着火把亲自进硝洞实地考察。

    这是个口小肚大,蜿蜒扭曲的山洞,大的地方有两三人高,矮的地方要弯着腰走,没有出口,唯一能进洞的只有入口。

    头顶上倒是有些缝隙,也就蝙蝠能出入。

    “大荣,我连夜把滤硝台打个样,你认真看,用心记,我明天回去让姜和尚把古拉格的犯人押送过来,那边的盐场交给水城的盐工。

    今后这边就留给劳改营制硝,你在这边协助一段时间再调走,这事很重要”。

    “是!鹏帅!”

    熬硝制硝是繁重的重复体力劳动,又脏又累,鹏哥可舍不得让自己忠诚的战士干这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