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父皇是朱由检 > 第84章 收获在即仓见底,鹏哥又造小杀器

第84章 收获在即仓见底,鹏哥又造小杀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鹏帅真没忽悠他们,整个七月他连练兵这么重要的事,基本都扔给了各个营官,他全力以赴加快军械生产。

    “等海峰那边新的四座水力机械组装完毕,正常产出后,咱们的枪支生产速度能翻倍。

    一天四支火枪不成问题。包括新式的胸甲头盔,也会流水一般的配发下去”。

    预计从九月份起,每个月红武军完成两个哨的换装,让我们用铁与火征服一切敌人!”

    “杀!”

    六个年轻的将官豪情满怀,杀气冲天!

    ……

    小冰河时代,气候突变,北旱南涝,最严重的就是崇祯十年到十六年。

    北方连续七年大旱灾,还引发了蝗灾和鼠灾,惨烈程度在历史上都极其罕见。

    而南方年年洪灾,大明连兵费都凑不齐,更没钱整修河务,黄河、长江、淮河,沿途尽成鱼鳖。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天灾加人祸,偌大的大明朝就是个纸糊的破房子,轻轻一脚就散架。

    官心、军心、民心尽丧的大明朝廷,不亡才怪,农业型社会,抵御这种全球性的大灾难本来就很无力。

    也就是今年才稍稍缓解了一下,譬如登州这边,地里的粮食长的还算不错,别指望丰收,只是减产程度略微小了点而已。

    这时代可没有后世华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行动。

    大灾之年,手里真正有救命粮的地主们,只会筑高墙厚院,召集家丁护院严守“坞堡”。

    绝对不会圣母般的,主动拿出哪怕是陈粮去赈灾,关他屁事。

    所以鹏哥一开始就干掉了,登州府城所有的上层缙绅,没有一丝犹豫和怜悯。

    也正是依靠城内相对充足的粮食和物资,才养活了城内的百姓和红武军扩招的士兵。

    城内的粮食,加他们从天津卫运来的几万石小麦,足够登洲水城一千五百多号人,一天两顿吃两年的。

    但是他没有这样做,无论是军中还是各个工坊、劳动组,就连古拉格的犯人,他都保证一天三顿。

    当然军人吃的最多,最好,三顿都有干的,而普通的民壮就是杂粮为主,两稀一干。

    就这也让百姓们惊喜到爆,对鹏帅和红武军的认可值,那是蹭蹭的上涨。

    鹏帅并不是圣母,也没打算普度众生,他只是需要人干活,无论男女老幼,都得干活。

    算起来现在红武军治下也有三万多人,武装力量正规军四十五个哨,辅兵十五个哨,算起来也有三千多人。

    军民比十比一,平均两户人家供养一兵。

    在这一季粮食收获前,这三万多人吃的主粮,每天高达两万斤左右。

    就这还是靠着十几支捕鱼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拼命捕捞;

    城里城外的菜田无数的女人小孩,挑水施肥,一茬接一茬的种植收获,提供的辅食补充。

    作为穿越者,鹏哥真正体会到了,古代底层百姓生活的不易。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礼记·王制》

    当然,这指的是自耕农,佃户就别想了,还不够还债的。

    眼看粮仓快要见底,所有人都期盼着城外麦田中,那些金灿灿的收获。

    ……

    八月十三,鹏哥依旧在水城军械工坊辛苦的忙碌。

    白脸山硝洞、望珠崖硫磺进入稳定出产,就连他心心念念的两处大型硝田也开始产硝,库存的黑火药原料一下子充裕了起来。

    他正在折腾一个小杀器“手榴弹!”之前是火药不够,容不得他挥霍,如今有了稳定的自产来源,这个必须纳入重中之重。

    后世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射击、投弹、爆破、土工作业和刺刀术,简称步兵“五大技能”。

    而现在红武军九成的士兵,只能练习刺刀术,也只有秦逸的神机营才有条件练射击。

    (有人说,你又扯淡,滑膛枪打圆铅弹,还要练射击?不然呢?)

    这个时代的射击术,不是后世的精准射击,而是练装弹开火的速度,按照鹏帅的要求,二十弹指的时间,必须完成从装填到击发。

    也就是一分钟三发,加上预装填的一发,鹏哥需要自己的燧发枪兵,在开战的一分钟内,一口气射出四发子弹。

    命中率低,那就玩概率,用量代替质。

    现在连刀盾手都完成了最少一个月的刺刀术训练,“三防一刺”是另一个时空,那支无敌铁军从尸山血海中,总结的真正战场搏杀技。

    随着自动火器的普及,刺刀术已经落幕,但是在这个明末时空,就是不折不扣的高端战技,没有之一。

    任何能复制的杀人技,绝对不是玄之又玄的武林秘籍,江湖人士敝帚自珍的一两招杀招,什么狗屁的传男不传女。

    还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来个“程门立雪”式的锲而不舍,才能得到所谓名师的青睐。

    什么“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的故弄玄虚。

    三防一刺术,譬如“压顶送、两同时、一般高”通俗易懂,一教就会。

    多加练习和对抗演练,就能熟练掌握,不需要打通任督二脉,搬运内力。

    “打压刺、突刺刺、骗左刺右,骗下刺上”等等都是极其实用的杀人技,想打白刃战,可不是会几招散手就能在战场上立足的。

    爆破和土工作业,暂时都不具备条件,鹏哥准备搞出一支专门的战斗工兵部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切的开端,就从手榴弹开始,鹏哥是专业的,不是后世军盲小白,把过年放的“麻雷子、二踢脚”当成炸弹。

    火药、炸药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现在这环境,鹏哥可不敢弄什么硝化甘油大杀器,没有高纯度的原料,没有相应的设备,强行上马那是准备“立地成盒”。

    鹏哥搞得是就地取材的替代物,加了料的紧压黑火药柱,这是后世常见的一种,以黑火药为原料制造的廉价炸药。

    爆炸威力只有等重的tnt四成,对鹏哥来说,已经足够,特么的,质不够还是量来凑。

    黑火药柱的制造很简单,生铁铸造的模具圆筒,一根同口径的圆柱形铁柱,一个铸铁的架子和稳定的底座,杠杆式压臂。

    装上加了糖和烈酒调质的湿粉状黑火药,使劲压,压到极致,打开模具,取出自然晾干。

    搞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