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父皇是朱由检 > 第140章 大嵩卫顺利拿下,红武军抚恤政策

第140章 大嵩卫顺利拿下,红武军抚恤政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九月二十七的晨曦初显,代表着黑夜中血腥与杀戮的终结。

    当第一道充满希望的晨光,慷慨的投射在这座破旧,但还算宏伟的海边卫城,所有人都松下紧绷情绪,当然除了城头四分五裂,城下横七竖八的尸体。

    鹏帅坐镇城南迎恩门,刘平坐镇城东永安门,赵华坐镇城北翊清门,李秋生坐镇城西宁德门。

    一哨骑兵在城外警戒,一哨战斗工兵在回收四门“没良心炮”,东江哨帮着后勤哨拆除登城云梯和壕桥车。

    每个城门都有一哨老兵,四哨新兵严守城防,失去坚固的城墙后,方圆八里的大嵩卫城,犹如剥了壳的鸡蛋,失去了保护。

    李秋生可不是被动挨打型的指挥官,当时他在城楼废墟上,看到一片火把往西门涌来,立马安排一个哨战斗工兵主动前出。

    战士们爬上主街道两侧商铺房顶,等敌人集结大队准备反攻时,每人四枚,共计二百四十多枚的手榴弹,雨点一般扔进敌人队伍里。

    这一通好炸!城内真正的主力,近三百的家丁在街头上躺下一半,余者全部跑没了影。

    统领大嵩卫数十年的卫指挥使贾罗印,连一句遗言都没来得及说,被炸的肠穿肚烂,当场暴毙。

    可惜当场炸死炸伤二十匹多马骡,可把刘平心疼坏了,早上一口气喝了两大碗马肉汤。

    城内居民很是紧张,往日繁忙的早餐,今天没一个人赶上街头。

    直到新的统治者派出人手,四面合围中心开花,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的清理。

    这时候才有家人未归的亲属,哭哭啼啼的到几处交火处,寻找家人尸骸,收殓后安葬。

    整场夜袭战,大嵩卫城死了近四百人,轻伤能跑的不算,重伤不能动的,都被补刀。

    占尽优势的龙骧营,居然还死伤三十多人,差不多报销了大半个哨,阵亡的不多,包括重伤不治的,共有六人。

    只有两个老兵牺牲,都是被敌人乱射的鸟铳或弓弩射中要害。

    其他四个牺牲者都是新兵,第一次参加夜袭过于紧张,有过护城河拥挤落水淹死的,有从城头失足摔死的……

    伤员基本都是足部扭伤,黑灯瞎火,举着火把,深一脚浅一脚,地上的坑洼看不清,好在伤的都不算重。

    天亮之后,赵华安排人从城内棺材铺找了六具棺木,牺牲者遗体收殓后,搭建灵堂。

    鹏帅亲自焚香祭奠,停灵一日后,明日在城外寻一处背山面海,风景秀丽之处建立忠烈祠,统一安灵。

    红武军成军以来的牺牲者,都是就地安葬,灵牌统一设在登洲水城蓬莱阁上,有伤残老兵专人负责供奉。

    当然,牺牲者的家属,如果有的话,将会收到一笔,相当于其服役三年总薪俸的抚恤金,一次性发放到手。

    也就是说,哪怕只是新兵,也会按照正规士兵二两一个月的军饷,一次给足七十二两银。

    而且军属家的地十年内免除一切粮赋,所属地百户还要派人协助耕种和收获。

    所以,红武军的传统,“蓬莱阁见”就是死战之时,有我无敌!

    草创之初,各方面条件有限,鹏帅也只能尽力而为,但这个在他眼中很是寒酸的待遇,战士们,尤其是占八九成的新兵简直不敢置信。

    其实这个政策,还是鹏帅听从方以智的建议定下来,不用搞什么新方案,恢复祖制即可。

    明初时,太祖本人出身寒微,他深知底层百姓辛苦,对于跟随其征战数十年的士兵厚待有加。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兵优抚体系,保障阵亡士兵家中老有所终,妻儿有所养,解除了将士的后顾之忧,为稳固军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也是明初时太祖麾下将士南征北战,战无不克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明末之时,国库空虚,这些政策形同虚设,就连相对有钱的万历时期,普通的士兵抚恤金才三两,把总六两、千总八两,游击指挥才十两。

    到了崇祯年,连这些带血的银子都被克扣和拖欠,后世人不明白为啥几十个建奴就能撵着几百明军跑,原因就在这里。

    一条人命才值三两(算三千块),没准家里人还拿不到,让你拼命你去不?

    ……

    城内有赵镇抚等“乖巧”的俘虏指认,所有总旗以上的军官全部被甄别出来,单独关押。

    普通的卫所军被集合在城内大校场,赵华负责整编,青壮编成十八哨辅军,作为基本劳力使用。

    按照计划,大嵩卫城内赵华领一哨火枪兵、一哨战斗工兵、一哨刀盾兵,加六个新兵哨,近六百人驻扎。

    各哨搜遍全城,加上刘平自己缴获的马匹和骡子,又凑了一哨骑兵。

    鹏帅、李秋生领一哨火枪兵,一哨战斗工兵、东江哨、武装后勤哨,加四个新兵哨,共计十哨六百多兵马。

    吃完早饭,出击海阳所的官兵们,就开始忙碌的准备。

    主要是更换大嵩卫的旗号,冒充罗大人派出接防的卫军,争取兵不血刃的夺城。

    当然,武力夺城的准备一点没放松,四门劳苦功高的“没良心炮”已经装上驴车。

    ……

    “大华,时间太紧,没能细细处置,城内鱼龙混杂,你自己注意安全,当断则断,不要妇人之仁”。

    城南迎恩门外,鹏帅跟送行的赵华叮嘱几句,此时出击部队高唱军歌,步伐铿锵,已经按行军序列出城。

    “大帅放心,三个重点监管对象,一是原卫所军官及其家眷,二是此战中被杀的卫所军家眷,三是卫城内的城狐社鼠。

    这些人甄别后,按照登州例不折不扣执行,消除不稳定因素……”

    赵华知道殿下对大嵩卫城,这座红武军重要的半岛南方主城极其重视,所以也做了很多功课,此时讲起来也是条理清晰。

    鹏帅听的连连点头,使劲拍了拍老赵的肩膀,表示认可。

    拿下这座城,光是军库的各式军服军械,就解决了龙骧营此次扩军的装备问题,还能支援一批,给相邻的秦逸神机营。

    虽然质量都不咋滴,压库底的红胖袄军服还有被虫蛀蚁啃,但是拿出来清洗晾晒缝补之后,就能解决大问题。

    更别说那些刀枪剑戟之类,锈了的磨一磨,木杆腐朽的换一根,有总比没有强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