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父皇是朱由检 > 第154章 徐海峰北行进京,李凌风旅顺登陆

第154章 徐海峰北行进京,李凌风旅顺登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相比第一阶段作战,这次起码每个营都有一哨夜不收骑兵,还有个战斗工兵哨。

    李秋生的战斗工兵哨拆分成出四个哨,以老带新,分别配属到其他三个营,携带“没良心炮”作为攻城破寨的重锤。

    为啥没提徐海峰呢?他已经按计划带着一个哨人手,打起“山河徐”字大旗,赶着骡马大车,轻车熟路扮回祖传徐家镖局,准备回京。

    “海峰!一路小心行事,不要怕花钱,银子够不?”

    登州城外十里铺草亭,鹏帅亲自给徐海峰送行,他这一路回京,风险难测,鹏帅很是不舍再三叮嘱。

    “殿下,万两银足够前期打通关节,您只管放宽心,不够我就自己去搞银子,您给的名单,随便弄几家,还怕没钱?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行!保存自己才是消灭敌人的前提,京城之地你最熟悉,不要急躁,站稳脚,慢慢来。

    事有不协,放弃一切,人在就行,在我心里,你可比那座紫禁城都值钱!”

    “是!殿下!您在辽东也保重!”

    殿下说的情深义重,老徐眼眶也热热的,杀回京城是他的心愿,和领兵练兵相比,他和老猫更喜欢将要去执行的任务。

    他比老猫先行一步,他那边还要等到开春才南下。

    “来!潘子,把酒倒上!”

    “是!大帅!”

    老徐精挑细选的六十几个精神小伙,都穿着走镖的棉袍棉靴,戴着毡帽,列成五列队形。

    潘过带着一队亲卫把陶碗发上,举着刚开的一坛高粱红,给所有人都倒上。

    “弟兄们,一路顺风!干!”

    鹏帅双手端起泡沫未消,酒香四溢的陶碗,对着以徐海峰为首的京城特勤相敬,仰头咕咚咚的喝完。

    “干!”

    寒风刺骨,冰凉的高粱红入喉就是一线火烫入腹,众人都是精神抖擞,一饮而尽。

    “今日痛饮壮行酒,

    壮志未酬誓不休。

    紫禁城内显身手,

    甘洒热血写春秋!”

    烈酒入喉,嗓子奇痒的鹏帅,强忍住没把样板戏唱出来,而是朗声吟诵打油诗一首送给众兄弟。

    “哐当!”

    “噼里啪啦!”

    鹏帅兴之所至,扬手把陶碗在地上砸个粉碎,老徐和众人胸怀壮烈,激情难抑,纷纷学着鹏帅,把陶碗砸碎,果然爽利。

    “各位兄弟!京城再会!”

    “大帅!京城再会!”

    ……

    腊月初二,鹏帅的战靴终于踏上他心心念念的旅顺港码头。

    眼前是先登岸的东江哨,已经在哨长梁峰指挥下,端着步枪往旅顺南北城废墟哨探。

    他身后是长龙式的十二艘中式海船,黑龙定远舰进入港内掩护登陆。

    任彪的舰名靖远舰在港口外黄金山东侧,余得水的致远舰在老虎尾西侧,两艘炮舰在港外两翼布防。

    虽然压根不可能有敌船来袭击,但是海军珍惜每一次行动任务,时刻演练,和想象中的强敌对抗。

    这也是鹏帅一再强调和要求,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整体登陆计划早就定好,李凌风指挥的一丝不苟。

    鹏帅带着亲卫登陆后,观察了一会儿,觉得没有问题,转而兴致勃勃的登上了港口锁钥之地黄金山,俯视整个旅顺港。

    一时间时空交错,斗转星移的感觉,让鹏帅久久伫立,无人倾诉的感慨万千。

    现在可没有雄伟壮观,地势险要的黄金山炮台,只有被拆毁的烽火墩堡,一片凌乱的断壁残垣。

    后世人常说“一个旅顺城,半部中国近代史”。

    旅顺口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如果用公鸡来形容版图,那么旅顺口就是公鸡嘴尖部位。

    旅顺港是北地环渤海四个天然不冻港口之一(后世的秦皇岛、大连、烟台)。

    此地为京津冀海上门户,也是大东北的自然屏障,乃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大明就是从登州水城出动战船,沿着渤海湾口的一串岛链抵达旅顺港,正式踏上辽南之地。

    以登莱为后勤基地,横扫东北的暴元余孽,直到将其全部赶到草原上去。

    大明在东北第一个港口就是旅顺港,第一个堡就是旅顺堡,第一座城就是一百二十里外,扼守峡地的金州卫城。

    这里曾经牺牲过无数的辽东军人,譬如明游击指挥张盘、都司朱昌国,最后一任东江总兵官黄龙。

    毛文龙死后,东江镇分崩离析,十一年前(崇祯六年七月)黄台吉抓住机会,在叛徒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带路下,彻底平定这处后顾之忧。

    东江镇残兵或死或降,从此辽东再无大明立足之地。

    当时黄台吉对这个要害之地也很是重视,安排大将领着两千五百兵丁在此驻扎,防止登莱再有兵马过来。

    两边实在太近了,直线距离一百三十多里,海船朝发夕至,建奴也怕再冒出个刘文龙、张文龙这样的讨厌鬼。

    所以当年一听说毛文龙这个游击大队长死了,整个八旗过年一样欢呼雀跃。

    有打油诗为证:

    锣鼓喧天鞭炮鸣,

    准备麻袋入关行,

    五年平辽京城乱,

    袁大忽悠友后金。

    (野猪皮原话:\"毛文龙之患,当速灭耳!文龙一日不灭,则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宁\"。)

    然而可惜的是,一直到崇祯帝在煤山殉国,大明也再没有一兵一卒,踏足这块土地。

    人手紧缺的建奴,也不愿把人留在这里闲得钓鱼玩,撤军时将此地百姓全部迁走,将所有城池堡寨夷为平地,人为制造了一个沿海三十里左右的无人区。

    这可不是好言好语的商量,八旗大兵们是挥着刀枪,直接杀人放火,不走就死,走慢了也死!

    这一套深受兽兵、汉奸欢迎,所以效率极高,如果这个时空没有鹏帅的到来,未来什么伪顺治、康熙、乾隆,屡试不爽。

    “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贸易,犯禁者不论官民,一律处决,货物入官,犯人家产全部赏给告发人,地方文武官一律革职,从重治罪”。

    “沿海幅员上下数千里,尽委而弃之,使田庐丘墟,坟墓无主,寡妇孤儿,望哭天末”。

    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在“迁海”期间杀戮近半,呵呵!康乾盛世?我呸你个10086!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鹏帅用一句他最尊崇的教员之诗,尽诉此刻激荡之情,呵呵!三十里无人区又怎么样?老子的红武军踩上滑雪板,能日行百里。

    从赤旗插上旅顺港码头那一刻起,就预示着:

    建奴这个部落庞大的墓坑,被狠狠挖下第一锹土!

    堆积如山的焚尸堆上,被扔上第一捆干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