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父皇是朱由检 > 第209章 蛙跳战术鹏帅定,初六军临海州城

第209章 蛙跳战术鹏帅定,初六军临海州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次奇袭沈阳城,鹏帅相当于孤注一掷,把辽东的家底都押上了。

    三十五哨只留了两哨伤兵在盖州城驻扎,东江营游击指挥赵绪领六哨佯攻海州城,东江营游击指挥王云熙领六哨佯攻辽阳城。

    盖州城和海州城之间的耀州驿,留一哨兵驻守,海州城和辽阳城之间的鞍山驿留一哨兵驻守。

    梁峰带一哨精锐火枪兵,驻扎辽阳和沈阳之间的虎皮驿,整个东江营十五哨全部分配完毕。

    是的,登州水城正月底的补给,送来两个哨的“崇祯二式”燧发步枪。

    鹏帅自己的亲卫营四哨没装备,分给梁峰和缪北两个参将,各自武装一支全火枪哨,作为亲卫哨。

    两哨燧发手枪,一哨给了李凌风的亲卫骑兵哨,一哨装备了鹏帅自己的亲卫骑兵哨。

    其他新出的四百多件弧形胸甲和配套的碟形盔,也都分了下去,装备给相对精锐的哨。

    如今在辽东的三十五个哨、两千二百多战兵,通过缴获,以及大本营的补给,已经全部武装起来。

    最普通的战兵也有一双保暖的靴子,一身厚实的棉袄,一支可以杀敌的武器。

    除了战斗工兵们比较特殊,其他每人两枚手榴弹已经配齐。

    至于普通哨六十多人,才五六支新式的燧发步枪,那真的没办法,这不连缴获的几百支汉军旗鸟铳,也都全部发了下去。

    鹏帅、李凌风领着两哨火枪骑兵,三哨步卒,缪北、王征、贝子塬领着减员的十三哨平辽营。

    共计千二百余兵马将直抵沈阳城下,给盛京总管何洛会一个大大的惊喜!

    如果是建奴大军还在辽东,鹏帅脑袋被驴踢了,也不会干这种“鸡蛋碰石头”的傻事。

    如果不是雪季,红武军没有滑雪板雪橇这样的利器,光是被敌人精锐骑兵来回骚扰都吃不消。

    说句不好听的,这就是“老虎不在山、猴子称大王”,在敌人最虚弱的时候,趁他病要他命!

    ……

    大明崇祯十八年二月初五天刚亮,吃完丰盛早餐的三十二个哨,全副武装依次出发。

    鹏帅没有搞什么出征仪式,根本没那个闲工夫,该动员的,这几天老兵哨长、队正们已经动员到位!

    东江营担任前锋军,梁峰除了练兵,可没闲着,耀州驿和海州城的哨探,一天也没停过。

    盖州城北六十多里耀州驿(今辽宁大石桥西北岳州城),驻守的只有两队汉军旗驿卒。

    赵绪带人吆喝两声,这些人就屁滚尿流出来投降,反抗?没看到驿堡外黑压压的军队,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唉!这些人其实降了还是得死,因为“叛国者”必须死!鹏帅的命令非常清晰,没有一丝可通融的地方。

    谁都能扯出一大堆“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理由,但是事实上确实是叛国了,给建奴当狗?那就跟主子一起下地狱吧!

    大军在此露宿一夜,各哨在驿堡外,贴着土墙在雪地上搭好帐篷,这种大大小小的帐篷,可都是缴获的物资。

    行军时放在雪橇车上,扎营时各哨搬各哨的,丝毫不乱。

    辽东的天气是干冷,只要不吹风,人能扛得住,但是只要小风一吹,就跟刀子割肉一样。

    新兵蛋子们,原本就是在极寒里硬扛着生存下来的强者,加入红武军已经吃了快两个月饱饭,身上还有保暖的衣物,这点寒冷不算事。

    这也是鹏帅急不可耐的解救辽东汉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换了稍微偏南一点的士兵,别说作战了,光是适应这种严酷的气候都要花不少时间,而鹏帅,或者说大明,最缺的就是时间。

    鹏帅交代完琐事之后,点了根烟卷上了驿堡堡墙,环视井井有条的营地,星星点点的篝火,出征第一天很是顺利,他的心情很不错。

    “……我落人中然自在啊,本是天上逍遥的仙儿,不为俗尘洒一物只为美酒动心弦……”

    鹏帅自娱自乐,小声哼哼那些异时空的歌曲,是啊!没点神经病,谁唱二手月季啊!

    ……

    二月初六下午,经过一天的艰苦行军后,大军抵达“辽左重地”海州卫城东,主营驻扎镇武门外。

    “西北天涯辽野尽,东南山入海州无”。

    海州城高三丈四尺,周六里八十三步,也是一座规模不错的卫城。

    北门来远、西门临清、南门广威、东门镇武,此外还有一座小南门。

    说起来当年海州城落入建奴手中,就像是个荒诞的笑话。

    天启元年(西历1621)二月二十七,建奴的两个“阿哥”德格类、宰桑古,带着两个牛录两三百骑兵,前往辽河渡口巡视,纯粹就是路过。

    “海州城的诸官员,那里的诸大人,抬着轿、打着鼓、吹着喇叭、唢呐,迎入城中”。(《满文老档》原文)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风水轮流转,此时的海州城守军们,在城墙上瞠目结舌、心惊肉跳的观望好似从雪地里冒出来的敌军。

    城内的警锣敲得快要听不出点来,谁敢出城,出去送死吗?城内家眷怎么办?

    在建奴的手里,海州城不再是当年只比辽阳城稍差的卫城,八旗的核心城市在“盛京”(沈阳城)。

    相关的驿道,从海州城西北四十多里的牛庄堡走,谁脑袋被门挤了还特意跑海州城转一圈。

    李朝的贡道也是从凤凰城、连山关那边走,于是这里不再有往日的喧哗,就是一座隶属镶白旗的城寨而已。

    牛庄堡那边还驻扎了五十名正经的披甲人,而海州城内和复州城类似,都是些连“丁”都排不上号的老弱病残。

    凑一凑也有百十人,勉强披上棉甲,装装样子而已,没几个能拉得开制式大弓的。

    汉军旗倒是有三四百人,这些可不是孔有德那种能野战的“天佑兵”,大多都是当年海州卫降卒后代,也算混出来了,能给主子看管汉奴。

    此时五门内外都在忙乎,城外在修雪墙建立防线,城内在拼命把城门堵死,不然咋办?

    城头连火炮都没有,能用的都被带到关内,不能用的也都融了打成农具了,只有百十支鸟铳,大多还是用了几十年的老家伙。

    用波棱盖想也知道,城外这么多兵丁身上,披着的五颜六色各旗甲胄,可绝对不会是花银子买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