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父皇是朱由检 > 第226章 缴获太多运力乏,梁二寒城信心足

第226章 缴获太多运力乏,梁二寒城信心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明官方记载的正式赐田,加起来就不低于两千六百顷,这就是二十六万亩。

    而实际上孔家祭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三十多万亩,遍及山东全境,及南北直隶,而且孔家名下的土地全部免税。

    不算别的收入,光是这田产一块每年不断的收入,累计起来就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你不在城里干活,跑我这儿干啥?”

    姜阳突然一问,把李大正给问懵了,对啊!我来干嘛的?大正使劲的拍脑袋,把这些金银都从脑袋里拍出去。

    “哦!对了!老大,城里骡马上千,我过来想申请单独走陆路,我们骑兵负责把这些大牲口运回家去”。

    “我们想到一块了,没想到这次缴获的太多,我还寻思到时候怎么回去,海军那边船肯定运不下,我意思也是尽量装货,我们走陆路返回。

    如果有上千匹马骡的话,一人双骑,日行百里,我们还能早点回胶州”。

    “那就这么定了啊!”

    “嗯呢!你明天收集城内的大车,有多少弄多少,尽量把粮食往外运,现在咱们人多了,又是春荒,莱州作为战场,只能靠登州的耕种。

    咱们这一批运回去的粮食,一车拉个十石左右,也弄个几万石回去”。

    “是!长官!”

    李大正喜滋滋的出府,现在就看他的本事了,多弄一辆大车,就多运十石粮。

    鹏帅给大家算过一笔细账,就算一万红武军,每人每天最少要吃一斤粮食,才能保证训练和作战的体力消耗。

    一石麦子一百五十斤,每天就要吃掉六十七石,一年就要吃掉两万五千石。

    李大正打定主意,这次起码要给弟兄们运回去一年的口粮,这才是最实惠的。

    按照殿下的话来说,咱们现在就是个大集体,金银之物只有运到外面去,才能换成物资运回来。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明亮的月光下,姜阳、崔久成、李大正、安海南各负其责,带着弟兄们这辛辛苦苦忙了大半夜。

    众人忙的热火朝天,丝毫不觉得困意,还是姜阳骑着马四处催促,才让大家饱餐一顿夜宵后,安排好轮流值夜的人手,这才休息。

    收获巨大啊!这一趟真的太值了!

    二月十七、安海南继续在孔府内甄别和拷问,深挖浮财以及打包财富。

    崔久成接过城防重任,监督城内骡车装运,还是鹏帅的习惯,要麦不要米。

    城内的屠夫们忙的跌跌爬爬,杀猪刀就没闲下来过,孔家的肉猪肉羊,鸡鸭鹅统统杀掉,抹上大盐粒子腌制。

    一天三顿,就这下水都把所有人吃了个肚儿圆。

    姜阳坐镇指挥两处,不时会眺望城外,李大正带着两哨骑兵,押着孔府的管事,下乡去征集车马。

    没法子,缴获太多,城内的车马还是不够,别的不说,就是七百万两金银,就需要近三百辆大车。

    也就是说,如果再想运其他物资,还有两三万石麦子,这就将是一个千辆起的庞大车队。

    姜阳头皮都发麻,还是海军好,就连小苍山铁都能装十几万斤,而陆上的大车,一车顶多装十石一千五百斤左右。

    而曲府离约定好的海边石臼备御千户所,相距四百六十余里,而装满物资的车队日行六十里已经算是不错的速度,也就是最少要八天。

    根本没机会来回,只能一次性运多少是多少,这就是一锤子买卖。

    没法子,只能派机动性强的骑兵们出去“敲诈勒索”,从曲府周边孔家的庄园下手。

    不但要车马骡,连车夫都要,名义上算是孔家雇的人,给现银现粮,咱们又不差钱。

    ……

    被姜阳念叨的海军,此时刚刚拿下石臼所,石臼之称传自宋代始,有渔民海商在东南隅岬角,天然码头停留拴缆。

    古代为了储存方便,带的米粮都是稻谷,在船上操作不是太方便,所以大多上岸舂米。

    时间一长,这里岸边的礁石形成多处臼状石坑,故称“石臼”。

    大明为防倭寇,在这处天然港口码头,设“备御千户所”,始称石臼所。

    现如今这里的世职千户也降了清,带着五十几个家丁和粮草去了兖州府,听从肃亲王豪格的调遣。

    而这里只留了个亲信百户官,领着七八个手下,维持所内秩序而已,可以说是完全不设防。

    梁勇负责海上的舰队,葛寒城带了四个哨的海军陆战队,在十里外登陆,绕行到城外,直接冲进所城。

    这个千户所已经沦落到仅剩两百多丁,男女老少加起来还不到千人。

    面对甲胄齐全,刀枪雪亮的红武军,除了束手待擒、伏地乞饶没有别的想法。

    百户官跪的稍慢,就被葛参将一刀劈掉半拉脑袋,本来冲着脖颈去的,这特么一缩脖子,震的老葛手都麻。

    葛寒城从惊魂未定的石臼所军户里挑出青壮,以及不多的几户工匠,带上工具从所城内运出的木头,集中到海边。

    这些人看着海上庞大的船队目瞪口呆,多少年没见过这种壮观的景象。

    “老五,手脚挺利索啊!”

    梁勇没等船停稳,从甲板一跃上了码头,脚下如钉,这下盘功夫很是不凡。

    “二哥见笑!区区千户所城,何足挂齿!”

    葛寒城嘴上说的客气,眼角都笑的眯起来了,如今他还兼着灵山卫一大片的区域,算是半海半陆的参将。

    在木兰营配合下,灵山卫一座卫城、两座千户所城都轻松拿下,这次突袭个小小的石臼所,那真是小菜一碟。

    梁二看着这个小兄弟历练出来,那是相当开心,拍了拍老五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对了,和尚他们估计已经开始准备撤退,十天左右抵达,这边码头太小了,要抓紧啊!”

    “必须的!二哥你看啊!这边搭一个木架子,铺上木板……”

    葛寒城对着码头上各个位置,指指点点,对梁二描述自己的计划。

    有过丁字湾那边的码头建设,包括灵山卫的码头扩建经历,这些苦老葛可没白吃,如今胸有成竹,指挥若定。

    直到此时,两个负责接应的参将官,都觉得自己的安排绰绰有余。

    开玩笑呢?三十艘三百料到四百料不等的海船,还有两艘八百料的西式夹板船,这是多大的运力?

    连人带货,把姜阳他们的队伍全部带回家,绝对不成问题!

    (是吗?我不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