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父皇是朱由检 > 第230章 崇祯十八年大势,资料较多烦可略

第230章 崇祯十八年大势,资料较多烦可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多铎很郁闷!

    本来他挺开心的!

    他二哥多尔衮占得京城,他占的西安城,而且是战胜“六十万”大顺军的大胜。

    虽然六十万是扯犊子,原本就是李自成恐吓“我大清”追兵的“号称”,但如果打输了,这号称可就尴尬喽!

    谁还特意去给你这敌人澄清不成?

    这次潼关大捷,京城那边大肆宣传,又是祭告天地宗庙,又遣使分别驰往、萌古各盟和李朝,宣扬我大清“赫赫武功”……

    这个年多铎就是在西安城过的,名义上休整,当然也确实要让手下歇一歇,放纵一下,这寒冬腊月、爬冰卧雪的,确实辛苦。

    而且两万对二十万,还是打的防守反击,铳子火药啥的用量可不小,也得等后面补给过来才行。

    这一个月豫亲王可没闲着,按去年秋出京前多尔衮的计划,休整过后他的东路军就要离开陕西。

    追杀李自成的任务,还是他大哥英亲王阿济格去办。

    他的人马兵分三路,一路出潼关经洛阳向东;一路经洛阳出龙门,由汝州向东;一路由商州经南阳向东,在三月份会师商丘,然后南下平定江南。

    大军沿途招抚各府、州、县的“大顺”官员,重新委任为“我大清”的官,其实大部分还是“大明”那帮人,就很滑稽。

    为啥去商丘呢?大明援剿河南总兵官许定国,正月十二在睢州城杀了南明四镇“兴平伯”高杰。

    “睢州之变”就像是一个闹剧,而南明朝廷唯一一次主动北上,占据大半河南的成果,全部化为泡影。

    史可法是个奇葩的南明军事主官(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联虏平贼”就是他在弘光朝提出的“方略”,并且自己信以为真。

    他是著名的东林党人左光斗的得意门生,自然是东林领袖之一,在他身上,东林那种“善嘴炮、乏实操”的通病,触目惊心。

    清顺在陕西大战,唯一能给南明小朝廷有威胁的军队,就是驻扎在济宁的肃亲王豪格,兵薄将寡,也就是剿剿匪的能力而已。

    如果这时候能整合四镇,全面反攻,起码也能在黄河北岸占据大片土地,获得宝贵的缓冲区。

    他怎么做的呢?军令:高杰的部队在占领开封和洛阳后,不必继续向西,就地驻防,静观潼关之战结果。

    在他看来六十万闯逆啊!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没准还能捡个便宜。

    高杰和许定国本身就是死对头,不死不休那种,这样的仇人能“精诚团结”,就凭他这督师的“威信”,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高杰还在闯营时,在河南劫掠过许定国乡里,许家老幼皆死,惟定国逃免)

    而许定国孤军在河南,西面是大顺,北面是大清,他麾下仅有数千兵马,自保都难。

    早早就跟满清这边搭上线,主子让他遣子为质,他都爽快的答应了,事实上已经是没易帜的伪军。

    高杰看不起许定国,早就当众发过狠:“吾见定国,必手刃之”。

    他带着数万大军占了开封,哪里把数千人马的许定国放在眼里,他召许定国来听令,人家找各种理由搪塞,就不去。

    高杰和河南巡抚越其杰、河南巡按陈潜夫等,带着兵马大摇大摆去睢州,许定国出城郊迎,态度极其谦卑。

    越其杰、陈潜夫都劝高杰勿入城,直接拿下许定国,高杰就是不听,结果“侑以歌妓美酒、高杰酣醉”,半夜伏兵尽起,杀之!

    当高杰的脑袋被长枪高高挑起时,高杰的数万大军尽溃,河南之地尽丧。

    史可法闻讯大惊,亲赴河南收拢残兵,高杰之妻看到自己的儿子年幼恐无力统军,便提出让其子拜史可法为义父。

    这是史可法拉拢这支战力尚可的大军,最后的绝佳机会,但是史可法嫌弃高杰曾是闯贼的降将,为了“清誉”断然拒绝。

    失去统帅的高杰军残兵,很多转而投奔了许定国,摇身一变成了“我大清”的爪牙。

    由此可见,史可法这位南明统帅荒唐的政治能力,和拙劣的眼光。

    至此,高杰军原本驻防徐扬,此时极度空虚,清兵通向南直隶的通道已经打开。

    如果按照原定的计划,多铎的大军将从商丘长驱南下,直扑扬州府,继而攻打金陵。

    驻扎凤阳的广昌伯刘良佐,驻扎淮安的东平伯刘泽清,都已经明确表态,大军一到,立马易帜为先锋。

    也就是说,南明引以为擎天四柱的江北四镇,只剩个移防庐州府的靖南侯黄得功,而南直隶大大小小的官员,暗中和“我大清”通款的多如牛毛。

    豫亲王只需要统军南下即可,南直隶就像一个熟透了的果子,只要他站到树下,触手可得。

    谁知道这人算不如天算,二哥给他来的圣旨和密信,打断了他去南方的计划。

    辽东老家被人打到盛京城下,还屠了凤凰城!

    登莱之地突然冒出一支大军,无声无息的就占了二府之地,“我大清”派去的官吏、官兵尽屠!

    多铎不用翻舆图都清楚,这两地通过窄窄的海路相连,是一个什么结果。

    多铎最清楚我大清面临的窘境,小族的人口劣势,不是想弥补就能迅速弥补的。

    虽说我大清主力已经全部入关,但是新地盘还不稳固,最关键的粮草要到秋天才能收获,现在缴获的物资入不敷出。

    在这种情形之下,辽东很重要,没有那边的物资补充,想熬过前期最艰难的时刻,定鼎中原就是一个泡影。

    原本指望拿下南直隶后,能缓解这个尴尬的场面,现在突然出现的这支大军,让整个满清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

    怎么办?凉拌!

    多铎的东征军立即跟阿济格的西征军交接西安城,大军滚滚向东,只要拿下登莱二府,失去了后援的辽东贼寇,旦夕可灭。

    多铎对这次东征信心十足,区区二府之地,还是穷乡僻壤,估计连刀枪都凑不齐,“六十万”闯逆都被揍的抱头鼠窜,这些贼子算个屁。

    而且登莱一地属于半岛,贼子们连逃都没地方逃,极度恼恨这些乱民干扰他南下大计的豫亲王发了狠。

    “登莱乱民,尽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