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父皇是朱由检 > 第248章 得国之正莫过明,江水绑票范永斗

第248章 得国之正莫过明,江水绑票范永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后世人会奇怪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年在辽东纵横的八旗铁骑,后来变成一帮贻笑大方的垃圾。

    从什么时候开始腐烂变质的呢?其实以野猪皮算第一代,黄台吉算第二代,小福临算第三代,对!从第三代已经彻底完蛋了。

    人说“穷横”,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个道理古今通用。

    第一代的建奴那是穷的滴血,除了一条命,没啥可失去的。

    跟着悍勇的野猪皮,打赢了就有吃肉喝酒的好日子,这才脑袋别在裤腰上玩命。

    第二代跟着父辈征战沙场,亲眼目睹和享受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创业过程,自然极度自信,能力更胜父辈。

    第三代从一出生就是衣食不愁,已经是事实上的贵族子弟,不说锦衣玉食,起码不愁吃喝。

    干活有汉奴,打仗有汉军,他们只要装个比就行,在这种状态下,你让他玩命?疯了!

    后世评价“得国之正莫过大明”,千古一帝朱元璋“开局一个碗,江山全靠打”。

    “予本淮右布衣”。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他说到做到,领着不甘为奴的勇士们,把暴元赶回草原上放羊牧马。“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纵观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史,像大明这样的独一无二。

    后世有些无耻文人,自娱自乐想当然的扯什么领土问题,什么后世中国要感谢满清啥啥啥的,就是放屁!放狗屁!

    我兔从头至尾,都是拿着枪杆子解放的全中国,跟你伪清有个屁关系!

    这么大的国土,是无数勇士抛头颅、洒热血,堂堂正正打下来的,什么时候靠“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杂碎们施舍的?

    (不好意思,扯远了,写手有些激动!)

    这个时空的伪清,轻而易举的入了关,阴差阳错的占了神京。

    随着八旗贵族们花了大半年,全族迁移,带着历年抢掠所得,离开白山黑水苦寒之地,来到花花世界,此时正在圈地狂欢中。

    没人太在意外面打的怎么样,真的!多尔衮这个“叔父摄政王”并不是人人信服,八旗内部更不是铁板一块。

    这就是一个强盗团伙,再多的涂脂抹粉,也掩盖不了其唇齿间的血丝。

    多尔衮自己身体不佳,只能拙劣的玩玩“智谋”,还恬不知耻的弄了个“睿亲王”。

    而在外征战的两路大军,他根本不放心别人,只能交给自己一母同胞的大哥“英亲王”阿济格,三弟“豫亲王”多铎。

    看起来任他拿捏的小福临“顺治”,其实也有忠心的支持者,譬如像“满洲第一勇士”鳌拜这样的实权派。

    当年在黄台吉灵堂,多尔衮和豪格争位斗到白热化时,鳌拜与效忠于黄台吉的一批将领按剑而前。

    “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

    也正是这些荣华富贵、身家性命,和两黄旗系在一起的实权将领出头,用武力相逼,一言不合就内讧的严峻形势下。

    多尔衮才拿出备用方案,把黄台吉第九子,六岁的福临推上台,否则别等入关了,八旗自己早就人头打出狗脑子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多尔衮虽然权倾朝野,国事大政一言而决,但还是得用“顺治”的名义,而不是他“叔父摄政王”的名义。

    而且一言九鼎都是对外,对内很多事还得商量着来,八旗权贵们才是“我大清”真正的统治阶层。

    如今京城内城也划分了各旗的区域,把皇城团团护卫,而城外的良田沃土也得分,不分大伙儿吃啥?

    你多尔衮的正白旗奴才们,狗仗人势抢了城外的大片良田,其他七旗也不是吃干饭,远一点就远一点,反正不能吃亏。

    京畿之地的百姓可就惨喽,尤其是那些顺来降顺,清来降清,自以为花点钱粮就能太平的地主们,他们手里的地契房契都成了废纸。

    八旗主子看上你的宅院你的田,是给你脸,别不识抬举,一言不合就全家充为奴隶,打死勿论。

    而那些佃户们也傻眼了,过去对老爷的高利贷、铁板租之类的剥削手段,提起来就骂街。

    现在没了,直接就成奴隶了,连自己的命都是八旗主子的,什么租?地里收的都是主子的粮,给你口饭吃就是主子仁义。

    这时候再想起大明的好,晚喽!

    其实这才是后来“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剃发令颁布后,大面积反清起义的根本原因。

    底层老百姓饭都吃不饱会在乎发型?另一个时空一根辫子一个馒头,顷刻间就被哄抢一空。

    文化人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真正上阵厮杀的还是这些草民,你见过几个老爷提着刀上去砍人的,确实有!但屈指可数。

    红武军北直隶总兵徐海峰的队伍,无论是外城的特勤暗线,还是秀峰山高家庄的正式武装,从年后开始就急速膨胀。

    人都是社会型群体,被徐老爷收留百姓,谁都有三朋四友,姑婶叔伯。

    自己安定下来一天两顿不饿肚子,家里小二或小三子还入了伙,天天舞刀弄棒、打熬气力,一天三顿吃饱,还给发衣服发鞋。

    (虽然都是女眷们统一做的,但都给了银子或盐粮)

    家里亲戚总要帮一把,不能看着被二狗子欺负死吧!

    今天你带一家,明天他带一户,尤其是二月份圈地高峰时,逃难的人海了去了,秀峰山基地快要人满为患了都。

    徐海峰、江水已经应接不暇,幸亏鹏帅安排赵华,从豹韬营又抽调了两哨老兵,千辛万苦的赶到,这才让两人松口气。

    四月初八,红武军北直隶参将江水,亲自带人在张家口城外收赎金。

    他戴着斗笠,一身褴褛的破衣烂衫,叼着长烟锅子,在洋河南岸倚着一棵柳树钓鱼,哼哼着时兴的淫词小曲。

    “姑娘恼、骂丫鬟,小贱人、莫胡言,绝不该把我来轻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