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父皇是朱由检 > 第251章 天津巡抚等贡粮,热锅蚂蚁多尔衮

第251章 天津巡抚等贡粮,热锅蚂蚁多尔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津巡抚张忻,莱州府人士,本是大明刑部尚书,李自成大顺军入京之后,他被刘宗敏用夹棍夹出万两银才免于一死。

    “我大清”进京后,他立马屁颠颠的磕头投靠,多尔衮也没亏待他,给了个为兵部右侍郎的官职。

    天津总督骆养性像被用完的厕筹一样罢职之后,第二任可就没总督这个职位了。

    后金自己的举人,汉军正黄旗,都察院理事官雷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天津,四月初刚调任陕西巡抚。

    在京城无所事事的张忻,被派了过来,以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天津。

    他才上任时间不长,但是毕竟主管一地,而且经过骆养性、雷兴两任的整顿,天津卫也恢复了几分“规矩”。

    张大巡抚有两个儿子,老大张端是文官,崇祯十六年进士。

    今年张大巡抚花了大价钱,请动山东巡抚方大猷出面荐举,张端现在是庶吉士,授宏文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

    老二张?武举出身,任参将职领着七拼八凑的五百抚标营,护在老头子身边。

    原本卫所兵早就不成体统,骆养性任总督的时候,还保留原样,雷兴来的时候,直接把卫所田据为己有,卫所兵编了个六七百人的汛营。

    在沿海、沿河、官道设立墩堡驻扎,划地分守,叫做汛地,执行缉私、“察奸”、“防盗”、“捕贼”的任务,由巡抚直辖。

    张忻接手天津卫城的时候,除了仓库里还有些不多的陈米杂粮,和堆积如山的盐库,连一个铜板也没留给他。

    张大巡抚接手后,天天忙着捞钱,不弄不行啊!这几年老本都快花光了,死活得捞点回来。

    “我大清”不注重水营,也没这方面的将领,像原“三顺王”这些懂水战,会驾海船的也不放心,干脆直接禁海省事。

    所以原本大肥缺的天津巡抚,如今成了鸡肋之地,再说了兵荒马乱的谁跑这边做生意不是?

    月中的时候,京城来了旨意,让天津卫做好接收李朝“贡粮”的准备,组织河船,将万石稻谷送往京师。

    张大巡抚不敢怠慢,赶紧让他二儿子跑腿,带人到城内城外四处征集合用的河船。

    有是一番鸡飞狗跳,好不容易把这项重大任务做好前期准备,原本说二十到的,都过了好几天,也没看见海船入港。

    张大巡抚心急如焚,这每天百十艘大小河船上,上千人的船工民夫都要吃饭,多等一天,都要多耗不少粮食。

    他有心想等李朝的粮到了,按大明惯例给他飘没三成,摸了摸金钱鼠尾的脑袋,有点凉飕飕的,没敢!

    崇祯十八年四月二十四下午,天津卫城巡抚衙门内宅,正在上火牙疼的张忻终于盼来好消息。

    “大人,大沽口那边快马来报,李朝海船上午到了,正由巡船接应进海河,一个时辰左右抵达卫城码头”。

    “这些高丽奴,办事就是不爽利,非得好好训斥一番,皇差也敢逾期,真是不晓好歹!让二哥安排民夫先去卸船”。

    “是!大人!”

    张忻骂骂咧咧的使唤小妾和丫鬟,给他换上“我大清”正二品官服。

    张大巡抚一甩马蹄袖,还是很膈应,无比怀念当年的“大红织金圆领锦鸡补子绯锦袍”、犀牛角腰带、乌纱帽。

    现在这都是啥啊!

    一身蓝色锦袍,虽然还是锦鸡补子,但是这头上凉帽、胸前朝珠,还有这丑陋的马蹄袖,唉!更不要说头上的金钱鼠尾,真难看啊!

    ……

    黑龙的五艘海船吃水太深,入不了海河,昨天就在离大沽口四十多里的一处私港,卸下秦逸亲领的神机营四十一哨兵马。

    走陆路绕行奔袭百里,隔断卫城和京城的信道,从西面包围。

    鹏帅领亲卫,豹韬、海军陆战八十二哨在海船内埋伏,直接抵达卫城码头,虎口夺城。

    而沿着海边走陆路的赵华,姜阳领着秋风、龙骧、鹰扬合计九十二哨兵马,距离天津卫城也就延迟一天的路程。

    为啥鹏帅让大军在天津卫集结?一个是这地方大家熟悉,再一个就是避开伪清调往山东的援军。

    如果是正常年月,登莱出了乱子,京城调派的南北平乱之军,肯定走运河方便,北方的军队肯定要走天津卫,这边有大仓补齐粮草。

    如今大仓的粮食被鹏帅弄走一批,又被伪清拨付大半,基本就剩点库底子。

    伪清的军队除了两路在外征讨的军队,其他主力大部分在京畿之地,以及保定,真定这些护卫京畿的河北重城。

    陕西、山西、河南这些新占之地大城、关隘,也都要派出八旗子弟兵驻防。

    “我大清”真满洲兵就这么点人手,拆东墙补西墙也是无奈之举。

    再加上现在都忙着圈地,占下来就是自己家的基业,春耕前不把这事办妥,秋后不就吃亏了吗。

    多铎的八百里急递送到多尔衮手里时,可把“叔父摄政王”魂都惊掉了,他弟弟什么人、什么样脾气他最清楚。

    能让他开口求援,必然战事收到重大挫折,原本连他都没当回事的登莱之地,冒出一支贼寇他并不在意,但是战力强横可就出乎意料了。

    完全打乱了他的全局部署,一旦多铎在登莱大败,后面的连锁反应不堪想象。

    因为多铎发的是密信,他也不敢透露一丝,等着看他笑话的两黄旗权贵们,要是知道了这事,又是一场风波。

    再三考虑之下,多尔衮派出自己的亲信苏克萨哈,从各旗再调精骑八千余,萌骑一万余,京城只留四千多甲骑,五千多萌骑,一万余汉军。

    对外讲的是,调集各家精锐,一起在山东汇合,尽快处置登莱之乱,然后大军南征,彻底终结南明小朝廷。

    谁不知道南征就是发大财的好事,各旗实权派趋之若鹜、欣然从之,都以为多尔衮良心发现,不再吃独食了。

    主帅苏克萨哈是正白旗,多尔衮绝对亲信,“我大清”议政大臣,巴牙喇纛章京。

    为了万无一失,多尔衮还派出自己的一条好狗:

    “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我大清首位汉人宰相”。

    洪承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