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真不想当国公爷 > 第29章 殿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殿试的前一天下午,陆禹亲自到东山庄子为两位学生送行。

    “青松,阿山,为师短时间内能为你们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你们以平常心去应对殿试,无需太过紧张。

    无论结果如何,我们东山庄园永远是你们的家。”

    两人看了看前来送行的全庄百姓,又看向陆禹。

    最近熬夜太多的陆禹已经顶上了两个黑眼圈,令两名学生心痛不已。

    二人跪下道:“老师的大恩,学生无以为报,定好好应试,为老师争气!”

    陆禹点头,感觉自己无形中老了好多岁似的。

    送别了应考二人,陆禹跟庄上长老们说道:“我有种预感,青松和阿山能够取得不错的名次。

    这次机缘巧合,因为他们的中第得了不少银钱。

    我想,一个是把庄上的路和各种设施好好修建一下,二来将庄上的祠堂也好好修缮一番,气派一点。

    虽然东山庄园的居民未必一个姓,但既然扎根于此,便是一家人。

    之前庄上也出过读书人,咱们庄上也该有个好传承,把好的风气道德传承下去。

    另外啊,这次的功德,可都要记在我这两位爱徒身上。”

    长老们感动不已:“陆国公对庄户们,对青松和关山的恩德,吾等谨记在心!”

    ——————

    会试选拔出来的人只剩下不到百人。

    这些人进入皇宫,迎来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在殿试中的成绩,将决定他们为官的起点。

    将来是成为清贵无比、前途无限的翰林,还是分配个远离京城的县令,全在这次考试。

    众学子在考试的宫殿依次落座之后,周皇亲自到场。

    太监先宣读了殿试章程之后,周皇打量了一番学生们,也不多言,便在纸上写下这次殿试的题目。

    题目写就后,太监宣读道:“殿试题目:定边策。”

    大周的殿试,只考策论,其实就是考较学子们对国事的见解。

    其实除了陆禹这个变态卷王之外,能够参加殿试的学子,大部分也经过学院或者老师的专门训练。

    基本每个人都掌握了策论的一些定式和套路,而此次的题目其实并不算新奇。

    毕竟国家大事不可能没有战争边防,民间也是早已出现过应对策论的各种文章范本。

    所以题目宣布之后,大多数学子甚至都没思考多久,就开始提笔答题。

    周皇见这些学子才思泉涌,不由连连点头,觉得这些学子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陆青松看了题目之后,发现这其实与陆禹在种田时跟他们讨论过的话语有很大的契合。

    会试之后,二人跟着陆禹种田,陆禹为了教育他们种洋芋的重要性,引申到了诸如战争、政治、医学、科技、民生等诸多领域。

    比起其他学生,陆青松反而下笔很慢,他的文采其实尚可,以前是缺乏正确的引导老爱偏题,现在他要将老师传授的思想用最好的文笔写就。

    思忖良久,陆青松在纸上写下破题的论点:“要定边防,先富国强民。”

    另一边的关山则有些慷慨激昂,他平生热血,最想做的事情其实不是做个朝中大官,而是学古人去平定边疆甚至开疆拓土。

    在种田的时候,他提问是最多的,而他提的问题,大多是与如何练兵、如何镇守一方、如何应对胡人等等。

    当即他怀着一腔热血,写下一行字:“平胡十策。”

    另一边,江南第一才子朱明宇。

    他迟迟没有下笔,反而在反思自己。

    “定边,很寻常的题目。过去书院猜过的相关题目不知多少,研究出多少策论的套路。

    我十岁的时候,就写了不知多少篇能够切题的策论。

    可是那些套路虽然切题,真的能够平定边疆吗?

    我们江南虽然距离边疆遥远,可几乎每年都在收缴用作边疆战事的额外税赋。

    如果过去那些文章套路有用的话,还需要年年征战,举国皆辛苦吗?

    可我也想不出那些文章套路之外的应对之策,我。。。

    哎。。。无可奈何,我只能按着以前的套路写了,哎。。。可这有何意义?”

    最终他还是下笔了,只是双眸中再也没了过去的神采。

    时间一点点过去,逐渐有写得快的考生开始交卷,而周皇也早已离开考场去处理政务。

    最终殿试结束,陆青松和关山互相问候。

    陆青松问:“阿山,看你眉飞色舞的,怎么的,这次出题正撞上你的志向了?”

    关山笑道:“虽然我平生有此志向,但读了这么多年书,却只知道一些大而化之的空想罢了。

    但聆听老师教诲之后,才知如何脚踏实地,真正的去实践志向。

    今日的策论,其实是将老师所授,和平生读兵书之感悟结合。”

    陆青松也心情大好,忙道:“我们快赶回东山吧,只有追随老师左右,才能学到更多经世致用的学问。”

    就在二人将要离开的时候,一个声音喊住了他们。

    “二位兄台,可是陆国公的弟子?”

    陆青松耐心答道:“敢问兄台找我二人何事?”

    “在下朱明宇,近日深受陆国公震动,开始怀疑平生所学,故想请二位引荐,向陆国公请教疑惑。”

    朱明宇态度诚恳,连连作揖。

    陆青松和关山听过朱明宇的大名,惊讶道:“朱兄可是江南第一才子!”

    朱明宇急切道:“朱某曾经以此为傲,可现在看来,如此虚名,简直是害我的恶毒毒药!”

    于是朱明宇将自己在诗词大会受到太子言语跟悯农诗的震动,以及后来的自我反思以及跟随到东山时候的感悟一一讲出。

    见朱明宇态度诚恳,陆青松和关山又有意为师门发扬光大,如今来了个江南第一才子还不好?

    于是陆青松和关山带着朱明宇回到东山。

    见到陆禹的时候,朱明宇啪嗒就跪下了:“请陆国公为学生解惑。”

    陆禹打量了朱明宇一番,这货是江南第一才子,其实看起来年龄也就比太子大一点,于是问道。

    “你多大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