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真不想当国公爷 > 第33章 掰指头算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关山说完,陆青松又道:“学生临行之前,老师曾写下一句话,作为学生们的座右铭,亦作为师门的训诫之语。

    老师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学生以为,要先天下之忧,便应以身体发肤,去感受百姓之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只有身处田地,在骄阳烈日下务农,在狂风暴雨中务农,才知农人之苦。

    而看到自己亲手耕种的作物生长,才知食物之珍贵,更知民生之艰难。

    所以不敢沉迷于功名利禄,只愿身体力行,以富民强国,报效君上!”

    周皇忍不住身体前倾,问道:“你们老师那句话,你再说一遍。”

    陆青松朗声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铿锵有力,余音绕梁。

    不止周皇,在场的大臣们无不肃穆起来。

    良久,周皇笑道:“是了,能写出定风波、悯农这样的绝世诗词之人,当然也该有这样宽广的胸怀。

    朕很欣慰啊,这次所得的,不止是两位良才,还有陆国公这位天纵英才。

    陆青松,关山,你二人入翰林吧,今后就在朕身边行走!”

    状元探花,按照以往的惯例进入翰林院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次周皇却让二人在自己身边行走,这可是天大的恩宠。

    以往能得到在皇帝身边行走的特权之人,要么就成了阁老重臣,要么就成了封疆大吏,无不是前途光明。

    两人连忙谢恩。

    然而恩赏了关山、陆青松之后,周皇与其他学子的对话就很敷衍了,随便挑了几个学子聊了几句后,就开始处理政务。

    今日大朝会进行的,反而比平常的朝会更快一些。

    连被强行召回的太子,都觉得有些奇怪,看父皇那表情语气,感觉像憋了泡屎一般。。。

    朝会终于结束,朝臣散去,有专人带新科进士们去户部安排,而陆青松跟关山则直接被带去了翰林院。

    周皇坐上软轿,命人快步朝书房赶去。

    太子坐在后面的软轿上,心中暗笑,看陆禹一会儿又怎么应付周皇。

    要是周皇一时兴起,夺了陆禹的情,不让他在东山守墓了,看他还能逍遥快活吗?

    想着想着又觉得不对劲,要是陆禹被迫入朝,那自己不也没法躲在东山快活了?

    靠!

    ——————

    书房内,陆禹等得脚都麻了,趁着太监没注意,正将手伸进靴子抠脚。

    没想到扣得真舒服,外边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陛下驾到!”

    陆禹颤颤巍巍,鞋子都还没穿好,忙向进门的周皇行礼:“陛下万岁,万万岁!”

    “陆爱卿,免礼。”周皇一边坐下一边道:“陆爱卿坐下说话。”

    太子不满地瞥了陆禹一眼,凭什么他能坐下,而太子已经站了一个大朝会了,这会儿还要在周皇身边站着。。。

    陆禹不敢跟太子挤眉弄眼,忙谢恩端坐。

    周皇道:“你教了两个好学生啊。”

    陆禹忙起身拱手:“都是他们俩天资聪颖,臣只是顺水推舟,稍稍助力。”

    周皇道:“那他们过去考了那么多次为何不中?这次一举便夺了魁?”

    陆禹解释道:“陛下圣明,其实陆青松和关山二人一直就有报国安民的大志向。

    只是过去读书应试,自己不得其法,而又缺少外力辅助,所以蹉跎岁月多年。

    臣之前所做的,其实是教他们写应试文章。

    时间虽短,二人被臣逼着看了不下千篇佳作,更是写了不下五百篇文章。

    而学会了写文章的技巧,再将他们所学所想融会贯通,自然也就成了佳作。

    所以臣只是取了巧,并无什么大功劳。”

    周皇又道:“他们应考的策论,方才你看过了?”

    陆禹嘴角抽了抽:“看过了。”

    周皇问:“这些对策,完全是他们所想?

    若是旁的也就罢了,其中开海贸、推良种等几条,怕是以他们的眼界难以想到吧。”

    陆禹颤声道:“既然是臣的学生嘛,偶尔听学生提及,也是正常。。。”

    周皇叹了口气:“陆国公,朕知道你是怕朕突然委以重任,可你既然天纵英才,又为何屡屡不想任事。”

    陆禹苦笑:“陛下,臣。。。还是个孩子啊。”

    周皇和太子都瞪大了眼睛,心想原来陆禹是这么不要脸的东西。。。

    不过陆禹见自己招架不住,赶忙跟太子挤眉弄眼。

    之前陆禹便要太子记得给自己帮帮场子,太子吃陆禹的喝陆禹的还看陆禹的书,当然不能怯场。

    太子连忙跑到陆禹跟前,说道:“父皇,其实陆禹已经很辛苦了。

    之前父皇不是去过东山嘛,每天陆禹带着大家种洋芋种番薯。

    除了干农活之外,还要带人挖煤矿,再加工成蜂窝煤供京城的百姓使用。

    每天要处理这么多事情,真的很忙碌了。

    而且这些又不是为了门户私计,全都是为了百姓。

    父皇就不要勉强陆国公了。。。吧。”

    太子发现周皇瞪着自己,声音越说越小。

    周皇问刘公公:“蜂窝煤?”

    刘公公不敢隐瞒,答道:“如今京城开了几家东山煤局,专门卖东山加工的蜂窝煤,比起木柴价格要便宜一些,如果长期订购还能优惠。

    这次陆国公的学生一举夺魁名声大噪,百姓们都争相抢购蜂窝煤。

    那蜂窝煤,其实是用过去没什么人愿意用的火石加工而成。”

    周皇道:“这生意应该挺赚钱的?”

    刘公公看了看太子,做了个告饶的手势,不等太子打断,说道:“启禀陛下,坊间传闻。。。东山煤局是太子和陆国公合伙,而且。。。太子是占大头。。。”

    周皇轻轻咳嗽了两声,竟然笑得很和煦地问陆禹:“陆爱卿,煤局的生意,利润如何啊?”

    周皇发怒的时候不可怕,现在那副笑里藏针的表情才可怕,陆禹不敢隐瞒,答道:“按昨日管事计算的数目,这个季度的利润在一万两左右。”

    周皇又问:“太子与你如何合伙?”

    陆禹答道:“煤局的股份分为十成,其中三成留作煤局员工的福利,剩下的,太子占有四成,臣占有三成。”

    周皇竟然丝毫不顾皇帝尊严,在陆禹面前掰起了手指头:“一万两,十成的四成,那就是四千两。”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