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女首辅 > 第66章 升迁:君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半月后,天气放晴,沈堤的溃口也只剩最后十米。

    周幼薇看着头顶高挂的太阳,虽然微微有些刺眼,但心中却有抑制不住的喜悦,定京城百年帝都荣华,保住了!

    城中有许多刚从沈堤上撤下来的百姓,他们脸上满是倦色,身上的衣服被雨水湿透,又被风吹得半干,上面沾满了泥土和看不出是什么的脏污,但他们无不喜悦,整座定京都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欢欣。

    定京危机已解,周幼薇也得到了太后的传召。对此她并不意外,因为吴公公早就向她透露了风声,如果不是因为沈堤溃口的话,太后娘娘早就该召见她了。

    周幼薇整肃衣冠,随吴公公进了宫。

    一路所见的宫人无不敛气屏息、垂首快步而行,宫闱偌大,宫人众多,竟落针可闻。

    周幼薇心中暗暗赞叹,当今皇上尚未立后,内宫仍由太后管辖,由此则可知太后强干,非同一般。

    长信宫中,太后穿着一件半新的常服,靠着一个大迎枕,斜倚在榻上,一副家常做派。

    见到周幼薇进来,也不过略直了直腰,含笑道:“你是哀家的门生,到这里就当来见老师,不必拘束。”

    周幼薇听太后如此说,便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弟子礼,道:“学生周幼薇,参见太后。”

    太后心中满意,道:“抬起头来,让哀家好好看看。”

    周幼薇将头抬起,但眼睛仍然看着地面。

    太后笑道:“这是谁教你的礼仪?不必听他的,咱们今日是师生叙话,不是臣子觐见,你像往常一样就行了。你这般拘束,倒让哀家不好说话了。”

    周幼薇这才将目光移上来,心中却有微微错愕,太后比她想象中的要年轻多了,也美艳多了,看起来不过三十余岁年纪,通身气度华贵,恍若神仙妃子。

    太后让人给周幼薇搬来一把椅子,她落了座,便听太后道:“你的事情哀家都听说了,这两桩案子你办得很好。”

    “这是臣分内之事,不敢当太后夸奖。”周幼薇谦道。

    太后笑道:“好就是好,你不必过谦。”她拿起茶碗呷了一口,又问道:“前些日子,王琅的夫人有意替王沛之向你提亲,你拒绝了?”

    “臣正在孝期,所以只能拂了王夫人的美意。”周幼薇如实道。

    “嗯。”太后将茶碗放下,看向周幼薇,“你立誓孝期之内不谈婚事,纯孝可嘉。但孝期过去之后,你有何打算?三年后你十八,已经是老姑娘了,到时再想说亲事可难了!”

    “还是说你已经有了终身之托,那人愿意等你三年吗?”

    周幼薇明白,君臣不可疑,疑则生乱。因此她便将心中所想如实说出,“臣并无相悦之人,而且臣也并不在意以后能否婚配。”

    “臣蒙太后恩典,能够入朝为官,只想为社稷尽绵薄之力,别无所求。”

    太后微讶,“一辈子不嫁人也愿意?”

    周幼薇坚定地道:“若臣无缘于此,便为国尽一辈子的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太后赞道:“你能说出这一番话,很好。”

    “你替朝廷揪出了闵行这等害群之马,于国有功,该赏!哀家和皇上与内阁商量了,给你两个选择。”

    “一是去江北夔州,任奉平县知县;二是到翰林院做编修。江北连年旱灾,是个清苦之地,上一任知县便是积劳成疾,在任上暴病而死,这才有了这个缺。而翰林院的差事则清闲得多,还能留在定京安享繁华。”

    “这两者之间如何抉择,你好好想想,不必急着给哀家答复。”

    然而周幼薇却没有犹豫,“臣愿去奉平县!”

    周幼薇的反应大出太后意料。

    奉平县知县是一方主官,翰林院编修是个闲职。在她的设想中,周幼薇虽然有可能选择去奉平县,但也必定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艰难挣扎的,但她却几乎想也没想就选择了去奉平县。

    太后不禁问道:“为什么?”

    “民生多艰,臣想为天下百姓做些实事。”周幼薇的话掷地有声,“正因为奉平县清苦,臣在那里才更能施展拳脚,臣虽不才,也愿为奉平县百姓竭尽所能。如能稍解奉平县百姓一二分之苦,于愿亦足!”

    太后心神大撼,坐直了身体,道:“哀家果然没有看错人。”

    “满朝文武争权夺利,党同伐异,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有几个真心为国为民?士族自不必说,满心里都是为了延续自己家族的百年荣华。”

    “自太宗皇帝用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大量任用寒门出身的读书人,至今已半百年!可惜寒门子弟多如闵行一般,攀附权势,非但没能与士族分庭抗礼,反而助纣为虐。”

    “哀家任用你们这些女官,就是为了告诉天下人,朝廷权柄在天家,只要有真才实学,不必攀附士族,也一样能够得到重用!哀家想让他们看清楚,想明白,把自己丢掉的脊梁骨都捡回来!”

    周幼薇没有料到,太后真正的用意竟然在此!

    世人都说太后贪恋权势,且目光短浅,是祸国殃民的妖后!实则她是高瞻远瞩,为国为民的定海神针啊!

    周幼薇起身,向太后一揖到底,“臣定竭尽全力,不负太后厚望!”

    太后摆摆手,“你坐下,哀家有东西给你。”

    吴公公从一旁递上来一个锦盒,周幼薇接过来,不知里头是何物,不敢擅自打开,“这是……”

    太后笑道:“出门在外,处处都要用钱,哀家知道你家底薄,特意为你准备了一万两银票。这钱是从哀家的私库出的,算是哀家的一点心意。你该花就花,不必俭省。”

    周幼薇捧着锦盒,如捧千钧重,“臣……”

    “行了。”太后笑着打断她,“感谢的话就不必多说了,你此去奉平县,无异于替哀家去跟士族打一场仗,哀家在定京,等着你得胜回朝!”

    周幼薇努力压制着自己激荡的心神,朗声道:“臣定不负太后所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