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女首辅 > 第175章 科举案:落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若是太后今日没有见过王琅,她绝对会支持皇帝的想法,但她与王琅已经达成了一致,因此她道:“阁老们都是先帝钦定的辅政大臣,而且他们执掌中枢多年,对政事的熟稔和敏感都是其他官员所不能及的!”

    “再者他们多年来并无大的错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帝若是因为一些没有实据的捕风捉影就将多年老臣弃之不用,恐怕会寒了臣子们的心!”

    皇上沉默了,心道,就是因为如此,才想让你出这个头呀!

    但是看太后的态度,她是不会这么做了!

    皇上心中不快,阴郁之色就上了脸。

    太后看着皇帝的脸色,在心中冷笑了几声,皇帝如今是越来越不受教了,等他亲政以后还能听自己多少?

    若是他再知道了栖霞宫的那位,自己的处境想必会更尴尬!

    既然如此,还不如和王琅结成同盟!

    “母后说得有理。但是……”皇上还是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道:“母后常告诉孩儿,士族就如国之毒瘤,不除不能使国家兴旺。朕时刻记着前朝,‘王与姒共天下’的例子,犹如顶悬利刃,夜不能寐!”

    “今有如此良机,孩儿实在不愿错失,请母后帮朕!”

    皇上的一番话说得很是诚恳,然而太后却道:“皇帝太心急了!常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士族数百年的底蕴,不知留着多少后手!若是逼急了他们,反倒不好。”

    “既然如此……”皇帝咬了咬牙,道:“朕再想想!”

    多年来,太后和王琅都是水火不容,如今联手,皇上哪里抵挡得了?

    几日之后,皇上不情不愿地下了圣旨,这三科中通过强占别人文章中进士的士族子弟斩首,原本考中的寒门学子赐进士出身,着吏部考察任用!

    因为有楼高和薛作桓求情,吏部考功员外郎宋林被抄家流放,好歹算是保住了性命。

    吏部尚书王寅有失察之罪,将其罢官。阁老郑广义、萧?,大理寺卿谢宣上书乞骸骨,准其致仕还乡!

    至于内阁空出的两个席位,由楼高和唐禄补上,工部侍郎程春霆接任吏部尚书,刑部侍郎景廉擢升为大理寺卿。

    这是百年来第一次有寒门官员真正进入朝廷的权力中枢,士族的势力被进一步蚕食。在皇权与士族的交锋里,士族渐渐露出了疲态。

    周幼薇在这个案子里功劳不小,又有楼高不遗余力地替她邀功,太后便有意提拔她做吏部考功员外郎。

    科举取士是一件大事,必须要交给自己人才能放心,而且吏部考功员外郎是正五品,周幼薇如今是正六品,这一步迈出去也正合适!

    然而此事遭到了朝臣的激烈反对。一来周幼薇入仕不满一年,就从从九品做到了正六品,擢升速度之快就连士族的千里驹都望尘莫及!

    二来周幼薇不是科举出身,让她称量天下士,不能服众。

    而且对于科举由吏部考功员外郎负责一事,也有大臣谏言,“这三科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舞弊案,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吏部考功员外郎官位太低!”

    “若是日后还有高官望族请托吏部考功员外郎在科举时为自家子弟行方便,难保此事不会重演!”

    “为了杜绝后患,还是应当另择高位官员负责科举之事!”

    皇上和太后对此都深以为然,经过大臣们的讨论,最终改由礼部侍郎负责科举取士。

    这次的事情过去之后,皇上开始重视科举的公平。

    他想,连天子脚下,吏部官员主持的科举考试都能出现如此严重的舞弊,各州府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太后将周幼薇之前上奏的事情告诉皇帝,“周幼薇在奉平县办了一桩案子,遇见一个书生。书生说江北五十年来从未有过寒门学子考中秀才,想来淮左、陇西等地的情形也大抵如此。”

    “竟有这等事!”皇上怒不可遏,“兰、裴两族真是胆大妄为、死有余辜!看来朕之前对他们还是心慈手软了!”

    皇上因为没能按自己的心意严惩王、谢、郑、萧几姓,心头正有一股无名火无处发泄,恨不得立时下旨抄灭兰氏和裴氏,以解心头之怒!

    “此事必须严查!”皇上埋怨道,“楼高在江北查冒赈冒丁案时怎不把这事也一并查了?”

    太后看不惯皇帝这副一遇到事便沉不住气的模样,道:“楼高当时并未接到查江北科考案的旨意,无旨岂可擅专?”

    “而且查案要费诸多工夫,他还要押送四州官员回京,如何耽搁得起?”

    太后替楼高说了诸多原因,然后道:“兰氏和裴氏已经倾颓,江北之前科考的事情查不查也没有什么意义。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让以后的科考更加公平,不要阻断了寒门学子科举入仕的路!”

    皇上心中气不平,“若是母后先前能支持朕,借此次科举舞弊案将士族铲除,以后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太后看了皇帝一眼,他如今竟然如此不加掩饰地抱怨自己,是该好好煞煞他的性子了!

    “科举舞弊案已经结了,多说无益!”太后给这件事情最终盖了棺。

    “周幼薇想出了一个法子,可以保证各州不会再出现不公平的事情!”

    皇上如获至宝,道:“什么办法?”

    太后便将周幼薇上次对她说的办法说给皇帝,“直接取消秀才的考试,让天下读书人直接到定京来考进士!”

    皇上想了想,道:“天下读书人何止上万?定京能容得下这么多人吗?”

    太后道:“也不是所有读书人都会来考,像那些学艺不精,知道自己必定落榜的,就不会千里迢迢来考试了!”

    皇上皱眉道:“那也太多了!”

    太后笑道:“左右礼部是第一年接手这个差事,就让他们头疼去,看能不能想到办法将这件事情办好!”

    皇上便将这个想法告诉了礼部尚书薛作桓和侍郎郑颇,让他们拿个章程出来!

    好在此事不急,皇上决定明年不开恩科,因此下一场科举要后年才考。

    日子随着日升月落慢慢过去,定京落了一场雪,便到了新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