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豪强们在宽阔的府邸里杀猪宰羊,吃着精致的食物举杯庆祝,一派歌舞升平的欢快景象。
“听闻陛下处死了黔阳郡守陈远,与太农令陈玄。”
“这关我们什么事?”
“就是。我们一不偷二不抢,我可没把刀架在那群黔首脖子上逼他们买粮食,倒是他们买不到粮食在我铺子外哭天抹地,哈哈哈哈——”
“说的极是,我们干的是你情我愿的自由买卖。”
“听说你又收了几名美人?”
“你不也一样?几斤粮食换个美人,老子就没干过这么划算的买卖,来,干了。”
“干了!”
...
“干什么,你们干什么,别抓我姐姐。”
“放开我女儿,求您再宽限几日,筹到钱我们立马还。”
“滚开吧你,都家徒四壁了,拿什么还,再不滚蛋把你小女儿也拉走。”
...
“爷爷,别耕了,您的肩膀流血了!”
“水退了,雨停了,爷爷把这地翻一遍,马上就能种粮食了,种了粮食就不会挨饿了。”
“我们家的牛死了,如果牛还在...呜呜...”孩子看着爷爷弯着腰,拖着沉重的耕犁,一步一步摇晃前行,肩上的皮肉被麻绳磨的鲜血淋漓,血液滴落在田野里。
“滴答——滴答——”
酒水顺着豪强的下巴滴落,乐师开始伴奏,美人开始起舞,他们吃着珍贵的牛肉,大口咀嚼。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周文也坐在马车里,挑开帘子,车外一幕幕深深刺痛他的眼球。
而这种情况,不光一两个郡如此,其他郡县亦是一样,倘若大齐王朝继续置之不理,任凭灾难扩散,百分百酿成难以承受的后果。
百分之九十的民间起义,根源皆是吃不饱饭。
所幸陛下醒悟了。
“大人,查清了,县里几家豪强联手驱逐粮商,哄抬粮价,其中一名豪强背靠县令刘中,而那刘中...”
“刘中?”周文也皱起眉头,县令这种小官根本入不了他们这些大佬的耳朵,可偏偏刘中这个名字,周文也听说过。
陛下夺权后要求廷尉彻查丹东郡郡守罗庆,和县县令刘中等一应地方官吏,当时他恰好在场,还纳闷陛下怎么会知道这些地方官员的名字,随后陛下告知他缘由。
按理说这个时间点罗庆等人应该被押往都城受审,他们的族人理应夹紧尾巴做人,为何还敢如此嚣张?
“刘中现在何处?”周文也从宴芝口中知道了刘中的底细,虽是小小县令,但他有个好姐姐,他那好姐姐是赵王后宫里的宠妃之一。
“属下打听过了,前些日子朝中派人调查刘中,却被赵王拦了下来。”
“刘中仍在任上?”
“没有,他被调往赵王王宫当任属官。”
和县在赵国境内,属于赵国的地盘,赵王若要保下刘中,廷尉那帮人确实没法拘人。
周文也沉吟片刻,将贤才、学生、心腹分成三拨,一拨负责将粮食继续运往其它受灾地,且召集各地郡守来此议事,一拨在城中支起长棚放粮,一拨随他...杀人!
几百名威风凛凛的侍卫跟在周文也后头,一路来到豪强聚会的豪宅,算术达人管明达犹豫了下。
“周御史,我们就这么冲进去将那群豪强直接乱刀砍死?”
周文也皮笑肉不笑:“怎么会是直接砍死,我有证据的。”
管明达心说我没看到您老派人调查他们的罪证呀,旋即恍然大悟,就说陛下怎么那么喜欢“自创证据”,原来是跟她老师学的。
确实是学的,但管明达把顺序弄反了...
周文也想起临行前,陛下那番推心置腹的言论。
“老师,您是个高风亮节的人,朕信你不会冤杀无辜之人,所以朕赐您尚方宝剑,尽可先斩后奏,一切有朕兜着!”
“朝内有人不服?不服憋着!他们敢闹,朕就敢抄他们的家~~摄政王除外,不过朕相信摄政王不是那样的人~~嗯,丞相、大司马也不是那样的人~~”
周文也左手摩挲剑柄,背脊挺的笔直:陛下,老臣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当他们闯进宅邸时,和县的豪强们正一人搂着两个美姬喝酒吹牛,看见气势不凡,一看就不是野路子出身的士兵,惊的跳起来:“你们是谁,为何擅闯我府邸!”
周文也走上前,面容平静的举起手中宝剑。
“陛下予我先斩后奏之权,将此处豪强就地格杀!”他点了几个贤才和学生:“其余一干人等,由你们负责审理。”
而就在这个时候,北江郡郡丞快马加鞭,火急火燎赶到府外,猛地跳下马冲进大厅,看见屋内一地尸体,眼皮都没眨一下,因为他有十万火急的要事需要禀报。
“太傅,北江郡失守了,反军杀了郡守,在北江自立为王了!”
此间事宜,事无巨细全部八百里加急送往都城。
宴芝看完信件,趴在案牍上执笔书写起来,里头全是近日苦思冥想出的安置难民的政策。
首先发国难财的,甭管背后站的是谁,一律咔嚓。
其次免去受灾郡县三年税赋。
关于各地逃难的流民,愿意回去的由当地官府安排人手统一送回户籍地,不愿回去的,原地登记造册,落户当地,再分往各处村落,发放无息贷款用以保证难民的基础生存条件及安家盖房。
由官府出面指挥难民开垦荒地,用工分计算每人每天的干活量,工分用来换取粮食,至于农具和耕牛则由官府配给,借用之时由里正签字画押,损坏需得赔偿。
想了下,又提及曲辕犁与纺织机一事,曲辕犁自不必说,她的想法是制造大量纺织机,在各地开设纺织厂,招募女性流民为国家工作,这亦是稳定流动人口的一个好方法。
最后关于农民起义一事,她思索了一会,写道:
“由大司马罗兴国出兵镇压起义军...”
想了想,自己这一句话得死多少人,况且许多百姓是被逼上了绝路,于是又写道:
“但念及多数百姓参与造反皆因朕之过,遂先以诏安为主...”
思来想去,一咬牙,下了一道罪己诏。
“朕自登基八年,连续数年作物庆收,又遇水患之灾,全因人祸,一切皆因朕愚而不明...”
君尘羽提着混有鲜血的红豆粥进来时,劳累过度的宴芝趴在案牍上睡着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