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墨玉话昭阳 > 第306章 梦想成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子回到东宫,前来议事的人依然络绎不绝,直到深夜还有人进进出出。

    周墨和蔺嬷嬷端着宵夜去往思忧殿,走到一半看到大臣们匆匆忙忙的脚步,她停住了脚步想着明天对于百里玉来说非比寻常,还是不要打扰的好。

    “嬷嬷,我们回去吧!”

    “好。”

    周墨走到后院的拱门处,闻到一股刺鼻的烧焦味,她捂着鼻子东张西望。

    “娘娘,好像是从云曦苑传出来的。”蔺嬷嬷不安的说。

    “走,过去看看。”

    “娘娘,你先回韶华殿,我去叫小礼子带人过去看看,好不好?”

    “前院那么忙,小礼子哪有功夫来云曦苑?没事,我们过去看一眼再喊四喜过来不迟。”

    说着周墨就已经抬脚朝云曦苑走了,蔺嬷嬷小心翼翼的护在太子妃的左右。

    一阵嘤嘤的哭泣声在云曦苑回荡,院中放着两个火盆,火盆旁放着两摞厚厚的纸钱还有一些御寒的衣物,曦嫔和青夏两个人跪在火盆前压低了声音哭着:

    “父亲对不起,女儿身份低微入不了太子殿下的眼,不能替父亲奔走,只能给你和母亲还有妹妹烧些纸钱,还望你们莫怪。”

    周墨站在门口看着许久不见的曦嫔竟有一些陌生,自从把锦侧妃关到永寿堂之后曦嫔好像没了臂膀,悄无声息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要不是今天一见,她倒是忘了东宫还有曦嫔这样一个人,谷家倒了只剩曦嫔一人要在深宫内院孤独终老,未免太过残酷。

    “娘娘,殿下其实给曦嫔留了一扇窗。”蔺嬷嬷解释道。

    “什么意思?”周墨不解的问。

    “今日行刑,殿下刻意让小礼子撤了后门的看护并找了谷家的旧识让他们和曦嫔联系上了,谷家的旧识按照曦嫔的意思给谷家上下几百口人收了尸埋在了城外的荒山上,小礼子暗地里垫了银两,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噢,是吗?”

    周墨不禁对百里玉高看了几分,百里玉并没有因为坐上了龙椅而失去人情味,不禁回想起在清雅书院读书的那个谷曦?,谷曦?虽然处处都要彰显自己的高贵但她很喜欢读书,说她博览群书一点都不为过,要是能一直在清雅书院读书该有多好?

    “娘娘此处风大小心身子,我们还是回韶华殿吧?”蔺嬷嬷劝解道。

    “是谁?谁在那里?”

    青夏听到说话声赶忙跑了出来,看到太子妃,惊魂未定,谷家上下都是罪人,曦嫔现在是东宫的人,私下祭奠罪人可是要被处死的,她赶忙跪在地上哭着说:

    “太子妃娘娘您大人有大量能不能放过曦嫔,她只是……没有别的意思。”

    “起来吧!”周墨径直从青夏的眼前走了过去。

    曦嫔呆呆的看了一眼太子妃,面无表情的回过头,继续把手中的纸钱扔进火盆,她一边烧一边对身后的太子妃说:

    “等我烧完你再治我的罪,我跑不了!”

    “你不恨我和太子的殿下?”周墨对谷瑾璇远嫁蒙氓多多少少有点愧疚之意。

    “恨?”曦嫔侧头仰视周墨冷冷的笑着说,“文老先生曾说凡事需自省,倘若你没有从中作梗让璇儿远嫁,璇儿留在了京城,今日皇上诛谷家九族,璇儿依然逃脱不了,倘若父亲不要做那些对朝廷不利的事,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听到这番话,周墨很是震惊,这才是谷瑾璇本该有的样子,经历了生离死别,谷瑾璇似乎变得识大体了。

    曦嫔回头静静地做着手上的事,她好像看开了一切,不论生死都能坦然接受。

    周墨看向一旁的蔺嬷嬷,嬷嬷似乎懂了她的意思,微微摇了摇头但最后又佯装无奈的笑了笑,好像同意了,她回头对曦嫔说:

    “余生,你可愿当一个教书匠给贫苦百姓家的孩子当先生?”

    曦嫔听到“教书匠”冷冰冰的脸庞有了一丝亮光,犹如一潭死水的眼眸微微波动,不过转瞬即逝,她没说话。

    “还是你想在云曦苑等候太子殿下的垂青?”

    “殿下对娘娘的心思东宫上下谁人不知?何必这样笑话我?我身后空无一人哪敢有其他奢望?”曦嫔反驳道。

    周墨对曦嫔的处境很是理解,一个失去一切的人哪还有期盼的勇气?有些伤痛是别人替代不了的,她带着蔺嬷嬷转身离开了云曦苑朝韶华殿走去。

    深夜的驿馆并不太平,清北候和富安候思来想去还是不愿意交出自己手上的兵权,纵观朝廷上下有谁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予天朝之手?

    “要不我们今晚逃出去,你我二人联手跟天朝拼个鱼死网破兴许还能保住我们的地位。”清北侯无可奈何的说。

    “你瞧瞧……”富安侯推开了身后的窗户,只见窗外站着几十个带刀禁卫军,“就算我们出得了这个门也不一定能出得了京城,被抓回来下场跟南安王有什么不同?”

    清北候惊出了一身冷汗,白天目睹了南安王被诛,现在就让他跟天朝对峙,他确实没有多少胜算,这时门外传来一声敲门声。

    “谁?”富安侯谨慎的问。

    “侯爷是我。”

    清北侯听声音就知道是自己人,他打开门一看是他府上的人问:“你不在家里待着跑来这里做什么?”

    “侯爷,我就是来看看你好不好?”

    “我有什么不好的?”

    “你前脚走了,后脚天朝的滇西军队就围了过来驻扎在二十里开外,还有我们的邻居幽季候他也来凑热闹和天朝军队一起聚拢了过来,光看人马就有近十万人,不知道他们在谋划着什么?”

    “什么?”清北候和富安候没想到太子殿下还留了这样一手?

    “侯爷你们这是怎么了?”

    “天朝果然吃一堑长一智,太子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做了十足的准备,这样一来我们不答应也得答应!”清北侯无奈的说。

    “侯爷答应什么?”

    清北候和富安候耷拉着脑袋,陷入沉思。

    次日早朝,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忠远侯、幽季候、清北候、富安候等人上了朝堂,同百官一起恭迎太子圣驾。

    太子同往日一样坐上龙椅,直截了当的问:“本王昨天说的话,不知诸位侯爷想的怎么样了?”

    忠远侯子桑翎羽走出朝班拱手说道:

    “殿下,老臣赞同殿下您的提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要大家伙拧成一股绳何愁外患来袭?”

    “殿下,我们察哈沁的命都是您捡回来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索勒秋大汗爽快的说。

    “殿下,臣不懂别的大道理但是一根筷子易断,十根筷子难折的道理,臣懂!臣对殿下的提议无异议。”幽季候不紧不慢的说。

    谏言司孙韬、御史台楚颜昭,对忠远侯和幽季候的说法大加赞赏,引来朝堂上的一片恭维声,其他侯爷也都不得不表示赞同。

    清北候不屑一顾的冷笑一声,心想:

    忠远侯是新封的候位,他本就没有家底,答应太子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

    幽季候年轻时在继承爵位时出了岔子是子桑翎羽暗中出手相助才平安度过危机,幽季候自然急着这份情,太子是忠远侯一手扶持的,幽季候怎会忘恩负义?

    他们所有人都在逼他点头,此举真是胜之不武。

    太子的目光落在了清北候的身上说:

    “清北候,你是不是对本王的提法有异议?不妨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殿下,臣只想问一句:日后朝廷会如何对我们?”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在等太子一个答复,其实不光是清北候在场的其他人对这个问题都有疑虑,要说谋反没有几个人敢有这个荒谬的想法,但都不敢全信朝廷。

    太子俯视朝堂上的每一个人之后,语气坚定,目光坦诚的说道:

    “朝廷今日如何对你们,日后就会如何对你们!

    本王在此申明,朝廷不会因为夺走主位手中的兵权就肆意而为,只要诸位安分守己,恪尽职守,对朝廷忠心不二,朝廷定然不会冒然而为,相反不论谁遭受外邦威胁,天朝会举全国之力不惜一切代价确保诸位安然无恙!本王这样说不知诸位是否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清北候和富安候两个人嘀嘀咕咕好一阵,一致认为:如果太子殿下真能做到像他说的那样,其实没有什么不好,自己能保住现有的荣华富贵还能让他人不敢觊觎自己的封底,岂不是两全其美?他们也都当即表明态度:

    “满意。”

    “满意。”

    “既然如此,大家就在这条允诺书上签字画押,待诸位回到封地,本王就派人接管兵力。”太子示意,身边的人把一卷卷允诺书送到所有人的手上。

    索勒秋、幽季候带头签字画押,清北候、富安候仔细看完允诺书上的条款也画了押,其他人再无顾忌也都纷纷落笔。

    太子看到众人提笔的那一刻如释重负,这件事从他还是皇子时就在筹划十几年过去了,在今日终于得以实现,他看着子桑翎羽,楚颜昭,左青阳,点了点头。

    早朝之后,太子赶忙去了养心殿向皇上呈报削藩一事,恰好先皇还在,先皇听了来龙去脉大手一拍盛赞太子足智多谋。

    “你有这样出息的儿子还劳神劳力做什么?不如随为父浪迹天涯看看你守护的江山。”

    先皇拍了拍皇上的肩膀,开心的说。

    “皇爷爷,这话可不能乱说,朝局未稳还需要父皇多多提点,想当年你一走了之可把父皇累坏了。”

    “臭小子!”先皇气呼呼的在太子的头上扇了一巴掌,佯装生气的说,“翅膀硬了就知道维护你父皇?我可是你爷爷!”

    “父皇你就别难为他了。”

    皇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替太子开脱,他没想到就这件事而言太子没有费一兵一卒没有流一滴血就将此事圆满的解决了,尽管这只是开端后面的事还有很多但能有这样的开端,他很满足,他笑着说:

    “你皇爷爷说的未尝不可,朕为了天朝的江山社稷未曾过过一天舒坦日子,你瞧瞧朕的身子还是当初的继位的那个朕吗?”

    “父皇……这样的玩笑开不得!”太子第一次对皇上露出严肃的表情。

    “罢了,罢了,朕不过是逗你皇爷爷开心罢了,你何必认真?”皇上笑着说。

    “皇爷爷你可不能再给父皇出馊主意了,父皇的龙体要在宫中好生调理,说不定到了过年的时候就能上朝了。”

    “臭小子真是没良心,太子妃呢?她怎么没跟你一起来?”

    “她?”太子这才想起近来夜以继日的忙好像有好多天都没有跟她说上话了,听毕岭说她总会抽空回忠远侯府陪她的母亲,此刻不知道她会不会在东宫等她?他对先皇说:

    “太子妃她在东宫待孙儿得空就带她来给您请安,孙儿想起还有些琐事要处理,就先走一步了。”

    “去吧!可不能因为忙怠慢了太子妃。”先皇笑呵呵的说。

    “孙儿谨遵皇爷爷教诲!”太子恭恭敬敬的领命,“父皇儿臣退下了。”

    “嗯!”

    太子退出去了养心殿,匆匆忙忙往东宫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