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成农门恶婆婆:全家个个带马甲 > 第七十九章 回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云故作为难,“这要画也是能画出来,就是……”

    鲁师傅眼睛亮了,“就是什么?林夫人若是有什么困难您就直说!”

    林云犹豫着开口,“就是头面太过繁复得花不少时间,再说,我也没有画头面的经验,您要是能拿些图纸给我参考应当能行,而且还得麻烦您指教。”

    这下轮到鲁师傅沉默了,图纸说白了就是商业机密,对于手艺人往轻了说是饭碗,往重了说那就是命根子。

    林云看鲁师傅一顿抓耳挠腮加心理斗争暗道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太过分了,刚准备松口鲁师傅终于说话了,“林夫人既愿意借用图纸我老鲁也不能小气了,头面图纸看是能看,不过只能在铺子里不能带走,还希望夫人能理解。”

    林云喜出望外,能看就成还管什么能不能带回家,要是真能让自己带走就怪了,赚银子的家底哪能这么轻易就带出去,能让自己看两眼可就偷着乐了,这可是能当传家之宝的东西。

    “多谢鲁师傅!”

    接下来就是林云在后院客房抱着一堆图纸拿着简易的炭笔时不时涂涂画画,遇着难题直接就去找鲁师傅请教,还跟着在铺子里蹭了一顿午饭,最后临到天黑才出来牡丹样式的雏形。

    这一趟林云是真的受益匪浅,占了这么多便宜实在是不好意思再免费收人家的头面了,一个头面用料出来怎么都超过前面所有的首饰,看了图纸严格来说都算鲁师傅半个徒弟,这人情不是能单单用银子来抵消的。

    一个头面林云忙活了两天,鲁师傅的图纸被翻了个底朝天,不仅得好看有新意还得注意忌讳,看起来简单的首饰其实大有讲究。

    铺子里好些个珠宝额坠好看是好看普通百姓都不许戴的,首饰都有对应的三六九等,跟衣服料子一样的,“鲁师傅,您看还有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

    鲁师傅一遍遍摸着胡子好一会儿也不说话,林云还以为出了啥问题呢,结果人鲁师父又笑了,“哈哈哈哈,不改不改,图纸画的好啊,好啊。”

    林云悬着的心落了下去,没问题就好,那看来自己的任务是顺利完成了,她提议再给画张头面的图纸也不是没事找事,一来是能累积经验跟着鲁师傅学习,二是娘给的三间铺子其中一间就是卖首饰的,还有另外两间分别是成衣铺和杂货铺。

    那天通过对账本儿她发现除了杂货铺的生意算不错之外,首饰铺子和成衣铺子的生意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甚至收入还呈阶梯式地缓慢下降。

    账本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没见过掌柜也不排除做账的人动了心思,这个锅到底是货和人还是由经营模式来背得她回去亲自看过以后才知道。

    林云留下图纸告辞回家,鲁师傅提出送一套头面她拒绝了,占便宜也要适可而止,这人情要是留着以后兴许比头面可值钱多了,要知道不是谁都有资格能得到鲁师傅的教导,她画的哪里是图纸,分明就是给自己画的机会。

    林云掐指算着时间,离回家还有三天,到能把自己画的首饰都做好少说也得十天打底,确实是等不到了。

    晚上老太太说明日要去寺庙里烧香还愿,郑氏还说要带家里的姑娘们去山上赏梅,要不是亲娘发话这么冷的天林云可没心思在外头赏景,有这功夫还不如烧上炉子在屋里躺着更自在,爬山什么的这不是花银子找罪受嘛?

    至于什么梅花她才不稀奇,前世家里满院子都是,古代的梅花虽然她没见过想着应当也差不多,也就是家里有银子的达官贵人在家闲着无聊才有这心思,说句实话这么冷的天在外面谁都扛不住啊。

    想着老太太的身体林云也不放心,“娘,您身子骨才见好,要不然缓两天再去寺庙?”

    程氏照着闺女的额头上轻轻一敲笑得亲昵,“都是当奶奶的人了还不长点心,啥时候去上香都是有日子的可不能由着你的心意来,否则就不灵验了。”

    没办法,全家都有兴致少数服从多数,她总不能开口说不去,那多扫兴啊。

    蒋氏就开始着手准备这一趟要用的东西了,林云看着列出来的一样样物什就觉得头疼,那么麻烦不如在家里睡一上午也清醒。

    姑娘们那就更期待了,封冻以后就少有出门,成日里关在家里都快憋出毛病来了。

    第二日吃过饭就赶早上山,林云有些没睡醒乍一见这阵仗脑袋有些发懵,丫鬟婆子家丁跟了一串串,马车都有足足六辆,这还是低调呢,林家还是女眷少的。

    人齐了马车就浩浩荡荡出发,林云带着闺女和老太太坐的一辆马车,自从她来了之后大嫂和三嫂大都要靠边站了,原来出门都是郑氏在婆婆面前说笑凑趣。

    今天去的人多也热闹,孙子辈的姑娘也有三个,跟居宁差不多同岁的,林家由耕读起家没有什么嫡出庶出这一套,男人都是不许纳妾的,所以倒不存在什么家宅阴私,姐妹兄弟感情都不错。

    天气好往山上去的人还真不少,恰逢现在也是寒梅开放的时候,寒山寺后山有一片梅园,梅花开放之后每日接待的客人都是定量的,雪天赏梅饮酒也被称之为一大雅事,很受所谓的文人雅客追捧。

    路程倒是不算远,道路也是清理过的,不出半个时辰就到了山脚。

    林云一下马车身后的婆子就递来披风,正是那日在库房拿的两块皮子做的,居宁也得了一件火狐狸皮的,白雪衬托红色显得越发娇艳。

    跟着老太太拜完佛之后又到禅房里听禅,姑娘们都坐不住被程氏打发走了,林云正昏昏欲睡呢忽然被外头的敲门声惊醒,一看进来的是个老和尚,看娘起身相迎应该是跟这位师傅相熟的。

    感觉到老和尚的目光一直在自己身上打转林云觉得心里毛毛的,不会吧不会吧,难道小说定律又来了?要么就是与佛有缘得道高僧指点迷津要么就是施主你不属于这个地方?

    林云正纠结要不要先下手为强呢老和尚双手合十对着她一拜开口了,“这位施主可是时常畏寒困倦,身体疲累,心气不足?”

    程氏见女儿诧异在一旁解释,“秀云啊,惠智师傅就是给你爹开方子治病的那位神医,不仅是得道高僧,医术更是了得。”

    林云觉得神奇,这还没摸脉呢就先说出自己的症状了?真有这么厉害?她只知道大夫看病讲究什么望闻问切,老和尚才进来这么一会儿就直接到问了,看起来确实不像忽悠人的神棍。

    她没想到自己来寺庙拜佛还能顺道看个病,“惠智师傅确实医术了得,所言一字不差。”

    这下正好顺了程氏的意,她叫闺女来也有这层意思,就是想让惠智帮闺女开一个调养身子的方子,可人家也不是你求就能答应的,说什么治病救人要讲求一个缘字,若是佛缘不到,再高的身份再多的银子都没办法。

    直到老和尚开完方子走出房间她都有些没回过神来,得道高僧给自己看病开方还不收银子,当真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啊。

    林云刚把药方叠好揣进怀里就看见亲娘一高兴又捐了二十两银子的香油钱,好嘛,她还说老和尚不食人间烟火呢原来过后还有这一出,请名医看病问诊也要不了这么多银子啊,这都够买多少斤猪肉了。

    小和尚收了银子瞥见林云脸上心疼的神情,又见她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自己手里的香油钱恨不得一把抢走当即就怕了,匆匆跟程氏告辞揣着银子就退出了房门,回头一望见林云正从窗户往外望双腿倒腾得更快了。

    从禅房出来林云扶着老太太往后山去,除了冷一路上的风景还真不错,道路两边都是雪松,白皑皑一片当中又透着一丝绿色点缀,梅园中姑娘们的笑闹声传来,她说怎么山上还能开梅花呢,原来里面的温度还高一些,就是不知是何缘故。

    林云不禁感叹果然还是年轻好啊,赏梅的乐趣它是一点没感觉出来,唯一庆幸就是温度高不那么冻人,山下道路上眼见衣衫褴褛推着车的行人,山上却是红梅万簇。

    程氏坐了没多久也觉无趣,眼见时候差不多叫着人回去吃素斋,寒山寺除了冬日的梅花就是素斋最为出名,慕名而来的人不少。

    林云一瞧花样确实不少,雕花的红萝卜卷心的菜,还有在北方难见到的蔬菜,想来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一桌子素菜就要二两银子还得提前预定。

    她算是见识到了古代的饥饿营销手段,不在乎你贵不贵好不好只在乎你稀不稀奇少不少见,越是稀罕的物件就越受人追捧,要的就是我有你没有。

    一想自己是跟着沾光也不花银子这个冤大头林云也是当了,夸的跟什么似的一尝味道还不如吴氏做的饭呢,还真不是她山猪吃不了细糠,她决定以后就算要多费些心思也得把吴氏带在身边。

    好在下午没什么活动安排,林云是巴不得早早回家到床上躺着,这副身子还是不好,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真不是自己想偷懒嫌麻烦。

    蒙头睡了一觉起来感觉好多了,再有两日就要启程回家,冬天到哪里都是白茫茫一片实在没什么好逛的,剩下的就只有买买买。

    答应了给孩子们带的礼物不能食言,两天时间林云带着闺女把大街小巷逛了个遍,最后买了不少宣州特有的糕点,又买了些精巧的木雕和外族来的干果肉干。

    路边小摊贩卖的特色小吃倒是不少可惜都得要热乎的,逛一天下来林云没少吃,虽然搭配的调料不如后世丰富但啥都是手工做的,吃的就是食材的原味带着独特醇香。

    居荣留在林家没人赶车林府给配了马车和车夫还有两个家丁跟着,来的时候马车满满当当走的时候也是一样,大房三房布料皮子礼盒给了一堆老太太也添了不少。

    娘给的房契地契和银票林云给衣裳缝了个内袋贴身放着,首饰什么的依旧装在盒子里藏在马车的褥子里,确认了好几遍没什么问题之后才勉强放心,有这么多值钱的东西在身上还真容易睡不着。

    头天晚上老太太拉着闺女说了许久的贴心话休息得晚,林云不想经历分离的难分难舍特意天没亮就起床,带着居宁跪在爹娘门前磕了头拜别。

    居荣一直把娘和妹妹送到城门口,“娘,车队还有半刻钟才出发,路途遥远,您在路上照顾好自己和小妹。”

    林云有些感慨,来的时候还是一家三口呢,“你好好跟着大舅舅读书,记得时常给家里带信,若是实在压力太大咱们延后三年也没关系,厚积薄发也是一样的,娘相信你。”

    儿子心里一直有自己想法,大哥建议是最好等到下次院试就有十足的把握,儿子却认为三年之后变数太多想明年先考也算积累经验,林云倒是随着儿子的意思,小儿子年纪不大但主意正啊,有目标是好事她都支持。

    路上林云把自己和闺女新做的衣裳都收起来了穿的还是来时的棉衣,赶这么久的路还是多低调些才好,好在还有家丁在,一路上都有惊无险的过来了。

    回了村才还觉着有些恍然,这一出门将近小一个月就跟做梦似的,一半多时间都在马车上度过了,心里打定主意以后轻易不出远门摇摇晃晃又得好几天才能缓过来。

    车队一大早进的城门到家了时候也还早,林家村的人都知道林云出门探亲去了,没成想回来换了马车不说身边还跟着人的,都道是沈家真实有了阔绰的亲戚也跟着鸡犬升天都发达了。

    “婶子说的哪里话,我们娘俩又不会赶车加上路途遥远也只能租马车,这位就是车队跟着来要银子的,哪有什么下人不下人的,我们老沈家能使唤得起丫鬟那才是祖坟冒青烟呢,您劳神走一趟去瞧瞧可有燃起来?”

    林云不痛不痒回了一句把院门砰的一声关了,看热闹的人将信将疑歇了心思,有好事的婆子说话了,“行了行了都赶紧回去吧,要说马车就是林婆子租来充面子,还不都是做给咱们看的,没银子还装什么大尾巴狼,没见身上的衣裳都没换呢,散了吧散了吧。”

    林云进院子扫了一圈人,大大小小都在,独独少了吴氏,问老大,“吴氏呢?”

    厨房里冒着青烟吴氏听见婆婆的声音从窗户里伸出脑袋,“娘,我寻思您跟小妹一路上也难得吃一口热乎饭,这不给您热了粥正炒着鸡蛋呢,马上就好了。”

    李氏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自己在屋里奶娃没来得及,大嫂啥时候这么会来事儿了,回了一趟娘家之后就变着法儿的哄婆婆开心,她说怎么这几天大嫂每次煮饭都有剩的,原来就是等着这会儿邀功呢。

    林云一看鸡蛋都装盘了还冒着热气,原本黑着的脸缓和了,只要没出去惹是生非就好,她对吴氏是真不放心。

    至于拍马屁什么的也就由着她去了,反正分的东西也多不了,当然这话她不会当着吴氏的面说,毕竟还得鼓励式教育,身为婆婆可不能打击儿媳妇的积极性。

    沈老大转过脸对媳妇狗腿的模样没眼看,难怪这些天媳妇剩饭都不让自己吃了,原来是给娘和小妹留着刷好感的,这讨好也太明显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