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默蓝花开 > 第6章 清贫人家的麻辣酸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年六月八岁,八岁大的孩子都在校园里念一年级的课程,可六月学前班都没学几天。现在让六月去学前班岁数大了点,读一年级吧,又担心六月跟不上学习进度。

    左思右想,六月妈还是决定让六月先在一年级试读,实在不行再去学前班,便带着六月找到学校一年级的老师说明情况。

    “老师,这孩子之前在家里学过算数,还是有基础的,能不能让她先在一年级先试读?实在不行,咱们再说?麻烦老师您了。”

    老师姓王,是嫁到村子里的媳妇,也没有过多坚持说不可以,犹豫片刻开了口。

    “……这样吧,先看看她的学习情况,行的话可以留在一年级。”

    “好,那就麻烦老师您了,谢谢啊!”

    “没事,我先安排她去课堂学习。”

    “好,谢谢,谢谢老师。”

    随后,六月被老师安排在一个空位上,黑板上的字六月几乎不认识,拼音不认识,横竖撇捺不认识,偏旁部首听不懂,回答问题是三不知。

    一天不到,六月被王老师一句:

    “六月,你还是先回去吧!”

    “……”六月听到这话,抱着小板凳,傻乎乎地回了家。

    “你怎么回来了?”

    “不知道,老师让回来的。”

    “……走,我带你去问问老师。”

    于是六月妈带着六月又到了学校,找到王老师。

    “老师,为啥这么快就让六月回去了?”

    “这个我也不想,可黑板上的知识她看不懂,这跟不上进度,学了也是白学啊。”王老师无奈表示。

    “老师,六月她还是有基础的,语文虽然不怎么会,但数学还是不错的,要不你现场出几道题,六月要能答对,就再给她个机会?”

    见六月妈如此说,王老师便现场出了几道数学题,六月一一答对,这才又让六月留了下来。最后,六月也不知道一年级是怎么过来的,反正顺利升了二年级?

    校园内有两大排房子,每排房子间距很宽,房前场地宽阔,以供学生们课间玩耍,周边栽种着杨树和梧桐树,除了冬天以外都是枝繁叶茂,满院阴凉。道路两边的绿化池种着四季常青的绿化植被和杉树,葱葱郁郁。一如课堂里上课的同学们,朝气蓬勃。

    校园大门口的一棵杨树上,高高的树叉挂着一口大大的铁钟,常年风吹雨淋,锈迹斑斑。每当上下课,校务处总管会拿捏住铁钟系着的长长麻绳,用手臂左右摇摆以撞击,钟声宏远嘹亮,大半个村子都能听的到。

    每逢课间休息,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涌出教室,三三两两的聚集。纵使校园内没有任何的娱乐设施,依旧能够一个不落地迅速融入欢乐的天堂。

    有玩琉璃珠的、跳房子的、跳皮筋的、踢毽子的、丢沙包的、花样跳绳等等,一应物件均为同学们自带,自制。纵然课间休息时间短,小伙伴们也玩的乐此不疲。这样的课间活动,六月也乐在其中,玩的是得心应手。

    六月哥在学校读三年级,原本该高六月三个年级,只是六月哥学习不好,被留了一级。

    六月爹出远门打工去了。在农村种地不挣钱,一年下来只够一家人糊口饭吃,六月妈不想再回原先的地方打工,于是两口子商量,这次换六月爹出门打工去,于是六月爹跟随着村里人一起出了远门。

    六月爹不在家,地里活全指着六月妈一个人,六月第一次动手做家务,是六月妈分别安排六月哥洗碗,六月洗锅。

    “我等会儿去地里干活,今天洗碗洗锅的活儿,就分给你们俩了,六月哥洗碗,六月洗锅。”

    “好的妈,没问题!”

    “……嗯,好。”

    小小的灶台不到大人的腰际,却有六月胸口那么高,六月够不着锅口,于是搬来木凳子,整个人站在凳子上趴着灶台去洗锅。最后两个人碗洗了锅洗了,盛饭的勺子却没人管。

    六月妈在地里一直忙到傍晚,眼看天色不早便收工回家,等去到柴房张罗着,看见饭勺依旧放在灶台没人洗。

    “你们俩怎么没有洗饭勺?”六月妈疑惑的问着一对儿女。

    “你只说让我洗碗,可没说让我洗饭勺啊。”六月哥理所当然的回答。

    “……”六月妈瞬间无语了,确实没有交代勺子让谁洗。

    “你让我洗锅,没说让我洗勺子呀。”六月就更无辜了,第一次动手洗锅,能完成任务就很不错了,哪里知道还有洗饭勺这回事儿?

    家务活这事儿,做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从此,六月兄妹俩个力所能及的承担起了家务活。

    由于六月是家里最小的,便负责往厨房弄柴火、烧水这些最简单的。六月哥则负责和面轧面条,待六月把水烧开了,六月哥便下锅煮面,再放上青菜和油盐酱醋。

    等一家人吃完饭,一人刷锅洗碗,一人喂猪,就这样兄妹俩把家务活全包了。

    六月兄妹俩做饭分工很默契,但不代表感情好,兄妹俩除了做家务,别的事情玩不到一块儿。

    六月哥是个男孩儿,自然是喜欢找男孩子一起玩,从不爱带上六月。例如玩弹弓,掏鸟窝,捉迷藏等等。

    这天六月妈不在家,临走把门锁钥匙交给了六月哥,待六月放学后进不了屋又没地方可去。

    六月知道六月哥在附近不远的同学家里玩,于是找了过去。

    几个大男孩正玩的高兴,看见六月在场只觉碍眼,于是伙同六月哥商量要把六月甩开。

    六月看着这几个人眉来眼去的咬耳朵,也知道这几个人没打什么好主意,接着就见这几个人四面八方的各自散开,一溜烟的全跑了。

    六月也不管他们想干嘛,只紧紧跟着六月哥,最后六月哥跑了几个圈子也没能把六月甩开。

    六月哥恼火极了,把钥匙往六月脚下一扔。

    “你自己回去吧,我们不想同你玩!”

    六月站在那里,沉默的看着六月哥,又看看脚下的钥匙,再看看一旁探头探脑的那些男孩子们,看着他们在一旁用手捂着嘴幸灾乐祸的低笑着。

    片刻之后,六月无声的弯下腰,捡起地上的钥匙,默默回了家,自此之后,再也没找过六月哥。

    六月爹出门打工有半年多,一直音讯全无,当时的农村除了写信邮寄之外,没有任何的通讯设备。

    家里没个男人,就等于没有顶梁柱,六月妈在家忙里忙外的辛苦干活,扣除给政府无偿上交的公粮。再减去杂七杂八日常所需和六月兄妹两人的学费,便所剩无几了。

    很快六月妈手里没了生活费,左右犯难,最后瞧上了儿子养在家里的几只鸽子。

    鸽子是六月哥打伤了鸟翅膀后,带回来剪了羽毛放在家里养着的。鸽子遇鸽子,日久生情是可以再下鸽子蛋的,然后再孵化成鸽子,繁衍生息。

    这天一家人吃饭的空档,六月妈同六月哥开口:

    “儿子,咱们家这个月生活费快没了,要不,把家里的几只鸽子给卖了吧?”

    “……嗯,你看看办吧。”

    六月哥也知道家里一穷二白,想了想便同意了。

    当时一只鸽子能卖八元,四只鸽子三十多元钱,在九十年代的农村可以维持一两个月的日常开支。家里有粮,地里有菜,井里有水,住的有房,缺的是日常里的油盐酱醋,调出清贫人家的麻辣酸咸。

    日子每天紧紧巴巴的过着,虽说捉襟见肘,倒也平静安乐。

    两个月后的一天,镇子上的邮局托村支书到家里捎信儿:

    “六月妈,今天邮局有一张你家的汇款单子,有空记得带着身份证去邮局取一下……”

    “好嘞,知道了,谢谢支书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