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默蓝花开 > 第9章 境随心转,命由己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境随心转,命由己造》

    佛家偈语云:相由心生,命由己造。境随心转,有容乃大。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除开遗传因素来说,这句话的大意是指: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着他的心念善恶而改变的。相由心生,即一个人有着怎样的心境,就有怎样的面相。而只有心底的明媚,才能滋养出旷日持久的赏心悦目。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你。堕落使人轻浮;贪婪使人猥琐;邪恶使人丑陋;凶恶使人狰狞;满足使人平和。

    一个人的心性品德、精神气质,往往在举手投足,一举一动中就能展露无遗。至于那些表相的好看,不过只是漂亮的皮囊,粗浅的敷衍,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些空洞无知的灵魂能被人一眼洞穿。

    一个人之所以优雅,并不在于表面的外貌和财富,而是一个人内心的高贵。说一个人好看,绝非肤浅的美丽,它是一个人剥离了外表之后的素养,是放在瀚海人群里也能一眼分辨出的气场,这是一个人灵魂的样子。

    一个人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可以没有钱,会逐渐衰老,会越来越现实,会沧桑,会向现实低头。但一定要有底线,有原则,依然善良,学会沉淀,修心养性。外貌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让人很舒服,不卑不亢,富有气质!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长得类同却又有点不一样,想要蜕变,就要学会将所有的念头凝聚于心,去努力做一个自己喜欢中的模样,正直、善良,用实际行动改变自身。

    人的内心怎么想,表情和行为就怎么表达,而长期表情的塑造,就固化了后期的面相,这是靠整容也无法改变的个人气场。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你只有内心丰富灵魂饱满,从心灵上蜕变升华,淡定从容,方能把岁月的烙痕转化为优雅穿在身上。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在无数的跌撞中培养出来的,生活给我们一些痛,是要我们学会成长,一次学不会就跌倒一次,总是学不会就总是跌倒。

    直到我们吃了亏长了记性,伤口才会在无形中长出隐形的翅膀,让人学会飞翔。回头看去,人生几乎所有的错,都在于自身的无知,无知在于不察,不察在于盲目自信。

    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遇到的所有不如意,不顺心,都是需让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思索,思索每一次挫折背后留下的种种命题。最后的我们终会明白,这挫折给了我们什么。

    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时候命运向我们抛来一块石头,让我们流血又流泪,不过是让我们学会奋力反击,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仅此而已。

    生活只需要做好自己,自尊自爱,本色出演即可,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好,丢掉了天真,善良,人格,活成扭曲的性格,狰狞的面孔,惶惶不可终日,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不喜欢自己,这才是最可悲的。

    很多时候,当我们遭遇苦难跌入谷底,总以为是宿命在宣判,是命运在作弄,是上天的不可违,却不知道这恰恰是人生的另一个新起点,是生命的转折点,是漫漫人生路中跌宕起伏的一个落脚点,是登高望远的攀岩点。

    正因如此,我们不可以脆弱,不能懦弱,我们要做的就是咬着牙忍着疼,即使双腿打颤,内心打鼓,但只要不倒下,不屈服,就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人生所谓的宿命,不过是生命通往梦想所必须经过的关口和岔路,任何的迷失与妥协,由自己决定,自己负责。生命总是充满蹉跎,但是我们不能自我蹉跎。

    生命是有限的,所谓“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但只要我们能穿梭在奔向梦想,奔向内心自我追求的道路上,那么,这一生便是值得的,便能赋予生命永恒的价值与意义。

    这世间所有的幸运都离不开努力,你不要轻易羡慕别人的成熟、稳重、举止得体,也许他也曾经幼稚轻狂,拘谨无措。

    一个人的心性是在不断的磨炼中成长的,在毁辱、恶骂、讥讽面前,唯有冷静面对,以智处之,才能在其中成就自我的人生修养,壮大自我的人生格局,显现出智慧的人生态度。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从跌倒开始,从看清世间炎凉开始;从看透世间的善恶开始,从经历过大风大浪后的淡定从容开始,直到面对外界一切的诽谤,依然能够从容处之,波澜不惊。

    人生是一场修行,既为修者,当明白“修”之一字,乃面壁思过也。观心自省,一个人静静地思考自己的为人处事,修心养性,走过孤独,穿过寂寞,放下欲望。

    而灵魂之行,左不过一个“悟”字。一个悟字不正是要我们把心放大,然后静坐一旁把嘴巴闭上,面对着自己静静感悟。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相差别现前,一个人若能看透自己的心动,离心静也就近了一步。无论何时都要懂得: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功名利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知足者常乐也。

    智者善用心,愚者为境控,世间苦乐便由此而生。

    佛家讲,“我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执于名利者为名利所困,执于感情者为感情所惑,最终能明心见性者,寥若晨星。而那些真正看懂尘世的人,尽管外在环境扰人不安,也能在心里创造快乐。

    我们该知,人生的一切得失,因缘而生,缘尽而灭。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不起妄念,不生嗔恨,无有愚痴。万法由心,万物皆空。当断则断,该舍则舍,所有因缘际会皆是修行,不执着于一切表象,缘深则聚,缘浅则分。

    在这滚滚红尘,人生的烦恼都是由心而生。一切的爱恨嗔痴,皆因欲生执,因执生愚,因愚生苦,有苦则悲。生活中多数的痛苦在于自我内心的矛盾,矛盾是因为选择太多,哪个都想要又哪个都放不下,便注定痛苦。

    生是喜,灭是悲,聚是乐,离是苦。人生七情本是爱恨的根源,人生有相聚就会有分离,有得到必然就会有失去,执于两全者,不过是累人累己。

    既然如此,何不随缘自适,任其去留。我们该知,要走的人,如同风,犹若沙,便是用尽全力去握住,也依旧会从指缝里流走。

    佛说“能行忍者,可名为有力大人”,忍,并非懦弱,而是一种智慧的呈现,是一种人生格局的展现;是为双方制造一个转圜的余地,留一个广阔的空间。

    当我们面对不同的声音,可以鞭策自我,但不能否定自我,因为那些话语不一定是事实,却能搅乱自己的心。我们唯有学会不争不辩、不闻不见,沉默中寻求,寻求中执着,执着中开悟,开悟中受用,以证自我,求得心灵上的圆满。

    智者深明,计较只会造成彼此的对立,不计较的人生,才能随缘自适、随境自在。

    佛曰:仰天而唾,唾不至天,回堕其面。意思是骂人和诽谤别人的,等同对天而唾,唾不到天,反而落到自己的脸上。

    又如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飞其身。其意为逆风扬尘,满天灰尘飞扬起来,不会飞到别人身上,而是自己沾染了尘埃。往往那些恶骂诽谤、讥讽嘲笑,看起来是攻击他人,实际上是伤害自己。

    人在迷惑的时候,往往会有许多心结打不开,这通常都是因为自己听不进别人的逆耳忠言所致。所以当我们遭遇不顺、陷入烦恼的时候,无论迷惑、愚痴或邪见,只要不固执己见,就有办法化解。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人生要学会不断的变通与接纳,才会有所觉悟,有了觉悟就会有受用,即为“迷中不执著,悟中有受用”。

    生于这尘世,人不能左右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生命的宽度。人用一生光阴,究竟是把自己活成浩荡的河流还是涓涓小溪,这其中的宽度就取决于心量的大与小。

    在这熙攘纷扰的尘世间,每个人的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但绝对的行为自由是不存在的,但是心的自由却是无极的。像中文里的一个“闷”字,不正是“心”外关着一扇“门”?一个人若自己不去把心门打开,又有什么样的外力能帮你放出来呢?

    生活即是修行,观心自省,发现自己的错误即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就是圆满。

    多看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多看别人的优点,方能学到别人的长处。你见识越多人越觉得自己渺小。看多了,看懂了就对世界越敬畏,越谦卑。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如天堂。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如地狱。一个人在生活上的富有,并非以金钱来衡量,而是内心具有知足感恩的心态,方能享有真正富足的人生。有的人生家财万贯,却仍觉得不满足;有的人生两手空空却能逍遥自在。

    人世间的成功与失败,幸福和灾难,都是过眼烟云,并无实质的区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短暂的生命中获得多少华而不实的物质享受,而应该通过种种磨炼,寻求内心本真的自我,超脱世俗欲念的执着与烦恼,展现人性纯粹美好的一面。

    因而,不应执象而求,自寻烦恼,而应看淡、放下、解脱,才能真正拥有美好完满的一生。

    很多时候当与别人产生矛盾时,应持不争之态,不与他人做那无谓的纠缠,争执之苦。以淡然的平常心应对无常的人生,无论是用沉默还是更加委婉的语言来表达时,都是慈悲的开始。

    此一生我们的浩劫在于自己,需要战胜和说服的,唯自己而已。在这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份淡泊的心境,谢绝繁华,回归简朴,淡定从容的笑看人生。

    这世界本没有什么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修好自己的心,过好自己的人生,你好一切都好,你不好一切不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