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天启明君 > 第21章 江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京城政坛波云诡谲地变化时,湖北迎来了一位陌生的黑衣骑士。

    他对湖北省的一切似乎都不是很熟悉,就连当地的方言都很难听明白,在一段时间的纠结之后,这个操着一口京话的人进了江夏。

    此时的江夏城乃是隋朝建制的老城,绕城一周的城墙斑驳不均,有古时候用蛋清夯土铸成的墙体,也有元末太祖爷号召天下县令新填补的墙砖,与京城的垒土砖墙根本不能比。

    赵文兴打马在城中走过,心头却是一路以来所见到的一切景况。

    出京城不过二十里,他便看见了一波难民潮,饥饿衰败的难民们不知道从何处来,聚集到了一起,又被附近县城的小吏聚拢一堆,发回原籍。

    他身上带了银票金锭纹银加在一起总共有差不多三百两,可是他却连一粒米也没有施舍过。

    灾民们不会思考的,他们不会在乎自己有没有未尽的职责,自己真的施舍出去的话,他们只会想到自己有钱他们没钱,自己能吃饱他们不能吃饱。

    当然,赵文兴并不是把一切都归咎于灾民,他只是这样觉得,便自发地离远了一些,同时心中也会在猜测。

    如果自己也是灾民,又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他跟自己的皇帝朱由校来自一个时代,那他就会对这疑惑迎刃而解。

    屁股决定脑袋。

    前辽东经略熊廷弼的家门修得不可谓不宽阔,两扇大门还带着侧旁小门,赵文兴翻身下马,递过去了自己的拜帖。

    拜帖是他找江夏的县尊与推官写的,锦衣卫的身份现在不好再用,捕风司更是一个完全隐蔽的身份,想要进得革员熊廷弼的府邸,他就只能依靠县尊的推荐了。

    还好,骆思恭的腰牌还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递给门房的拜帖下面夹杂着两块碎银子,不多,共有一两左右,已经足够门房欢喜了,把赵文兴带到一间静室后,马不停蹄地去禀报自家老爷。

    若是去辽东经略府上,赵文兴一身的银两不一定能买开大门,若是去革员熊廷弼的府上,只凭借着一份拜帖,一两银子,赵文兴能让熊廷弼亲自接待。

    门房近侍,不可不防!

    赵文兴心中想着,背手挺胸立好。

    出京以来,他便没有停歇,最终赶在二月初七这天来到了熊廷弼家中,带着那位皇帝准备的一切。

    远处传来了粗糙的脚步声,熊廷弼大踏步走了进来,赵文兴乍一看下,还以为是一只黑熊摸进来了。

    那是怎样一个人物啊,身材高大,面上颔下胡子被梳齐整了一些,两眼绽放精光,双手虎口和拇指上土黄色的厚茧,让赵文兴一眼便看出来了此人有多善战。

    “熊经略,在下赵文兴。”

    “过往之事不要再提,没有什么经略了。”

    熊廷弼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大马金刀。

    “听说是周县令给你写的拜帖?哪来的?”

    “在下来自京城,锦衣卫官衙。”

    赵文兴不动声色地拿出骆思恭那块牌子,放到了桌子上。

    对面的熊廷弼一瞬间紧张了起来,赵文兴感觉自己面前似乎凭空出现了一股风!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在心中推演双方实力的差距。

    “若是在街头巷尾胡同里,我倒也不是不能一战,沙场冲锋,熊廷弼能一击给我打个对折!”

    他心中惊悚想道。

    “锦衣卫?咱们皇爷要杀我?还是东林党人?我猜猜,姚宗文?冯三元?刘国缙?还是高攀龙?邹元标?!”

    熊廷弼声音越来越大,虎目圆睁,却带着一丝英雄落幕的悲壮。

    他当然不是要兴兵反明,他只是想起了那句话。

    辽东局势转危为安,我熊廷弼却由生至死了!

    “熊经略冷静下,且等着我先说给你一些情况,还有,这封奏折是陛下让你看的。”

    赵文兴掏出了袁应泰的请功折子。

    熊廷弼一开始还不明白什么意思,直到把折子看了一多半以后,突然暴起,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赫然一个掌印。

    “袁应泰该杀!误我大明!辽东危矣!”

    熊廷弼接连叹息,双目已经开始涌出泪水。

    “熊经略,上面的意思是,袁应泰本为东林党人,熊经略当年便是因为并非东林才被革职的吧?”

    赵文兴不慌不忙,开始攻略。

    “呵呵,我已经是个革员,不便多议朝政。”

    熊廷弼却根本不搭茬,原本因愤怒而瞪大了的眼睛滴溜溜一转,带有一丝狡猾。

    东林党一直抓不到什么致死的罪过,那是有道理的,他老熊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这不代表他在其他方面就屁都不是。

    “行,那我一个人议,熊经略你可知道客巴巴客氏?或者说,奉圣夫人?”

    “知道。”

    熊廷弼点了点头,这些话还是可以说。

    “客氏被打下来了,东林党干的,她的对食魏忠贤已经得了提督东厂的差事,上面说魏忠贤要任职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了。”

    熊廷弼眼光晃动,半信半疑。

    他不太相信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更是开始有些怀疑眼前这个赵文兴的身份。

    “具体上面是谁,我不能说,你也别问,你只要说,你是否还有心去辽东报国?是否还有心,给齐浙楚三地官员一条好活的路?”

    熊廷弼眼珠转动,语气平稳:“为国尽忠,死而无憾已!”

    “那就行了,这是着你去辽东的圣旨,已经黔盖了大印,熊经略只要写一封书信,便可以跟我一同去辽东了。”

    赵文兴点了点头,把圣旨拿了出来,双手供奉。

    熊廷弼大吃一惊,拿起圣旨迅速阅读,再看大印,确实,有内阁的印,有兵部的印,还有司礼监的印。

    换而言之,这封圣旨拿去大明朝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可以生效的了。

    来自后世的朱由校,为了节省时间,便仿制了明初空印案,再造了空印圣旨!

    “至于印绶宝剑宝马银两官服,等你的信到了京城以后,自会发往辽东沈阳。”

    熊廷弼此时已经相信了八九分,谁会做这样一个局?

    且不说始作俑者掉不掉脑袋的事,把他熊廷弼骗到辽东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真的?!!

    “那,我要写一封什么样的信?”

    熊廷弼开口问道。

    赵文兴脸上露出了得逞的笑容,伸出三根手指。

    “齐浙楚三地官员可能官场不得意,但是生意场上可没输过,这次起复熊经略会是魏公公一手安排的事情,所以,麻烦熊经略使动几个京官,凑个三万两纹银给公公送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