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汉末之无双瑾王爷 > 第433章 齐聚锦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然百姓们对于燕王刘瑾的突然辞去大将军之位有些恐慌,百姓们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可燕王刘瑾却依然坐镇幽州,麾下燕王军,也依旧是大汉的守护之军。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朝廷不断的安抚,百姓们也逐渐接受了这一事实,不再恐慌。

    ……

    时间很快来到了五月中旬。

    此刻,所有燕王武府的大将,除了董卓和公孙瓒之外,其余大将都已经回到了幽州!

    董卓,不知是何原因,竟然没有带领兵马回到幽州。

    对此,刘瑾也并没有生气,或者感到失望。

    因为,人各有志,也许董卓并不看好刘瑾,觉得若继续跟随刘瑾,那么他的前途,将不再光明!

    而且,严格意义上来说,董卓并不算燕王武府的大将!

    就连华雄,以前也是隶属董卓麾下的将领!

    可华雄,却义无反顾的放弃了原有职位,带兵来到了幽州!

    也因此,华雄得到了燕王武府一众大将的好感!这让华雄也感到激动非常!

    当然,除了董卓之外,还有一些人,没有头脑一热,带兵回到幽州。

    比如曾经镇守并州,如今的安东将军夏育,治理豫州的皇甫嵩,冀州刺史朱?y。

    还有治理凌州和沧州的张昭张?二人,以及治理交州,是刘瑾一手提拔起来的顾雍等等。

    这些人,都是刘瑾举荐,或者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们却没有放弃自己的官职,回到幽州。

    刘瑾并没有怪罪他们,因为有些人,就算想跟着他来幽州,刘瑾也不会同意!

    像是蔡邕,卢植,赵奕等人,这些朝廷的肱骨老臣,刘瑾回幽州之前,也对他们一一拜别。

    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的荀爽,也拒绝了跟随刘瑾离开洛阳,而是选择留在国子院。

    对此,刘瑾也没有强留,毕竟荀爽为国子院付出了太多心血,不可能一下子就割舍!

    唯一让刘瑾想不到的是,被刘瑾发掘,并一手提拔的公孙瓒,也没有回到幽州,而是选择继续镇守东州!

    哪怕是派人送来一封书信,这种举手之劳的小事,公孙瓒都没有去做!

    也许,是他放弃不了远东将军的职位,也许,是公孙瓒并不看好刘瑾的将来!

    更可能是公孙赞已经尝到了当家作主的滋味,他想继续镇守东州!

    可他公孙瓒不知道的是,旁人可以选择留在驻地镇守,可他公孙瓒绝对不可以!

    因为公孙赞,是刘瑾亲手挖掘和提拔的大将!是最早跟随刘瑾的第一批将领!

    而且,公孙瓒所镇守的位置,也太过特殊!刘辩是绝不会允许外人占据这个位置的!

    可以说,公孙瓒选择留在大汉境内,他的下场是可以预见的,绝对会以惨剧收场!

    对此,刘瑾也选择不干涉!既然公孙瓒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他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刘瑾发掘了他,提拔了他,可刘瑾不欠他的!既然他自己选择死路,那就由他去好了。

    而同刘瑾接触并不多,却能义无反顾的舍弃掉所有,跟随他回到幽州的人,也不是没有。

    如纪灵,如曾经曹操的麾下军师,沮授和陈宫!

    还有身为乌桓将军,堂堂关内侯的丘力居!

    丘力居,若按他的话说,那就是他已经当够了大汉的将军了,想要来到幽州,换一种生活方式!

    据丘力居说,乌桓族已经被他交给他的长子楼班去治理。

    这次来到幽州,丘力居带领了一万名乌桓族的勇士,还有他们的一家老小!

    而陈宫、沮授、还有纪灵三人,他们的理由是一样的。

    那就是,他们之所以会投降,会愿意加入到朝廷。

    或者说,他们对朝廷重新抱有信心,就是因为刘瑾的存在!

    若刘瑾离开了,那他们岂能留在朝中任职?朝廷,沮授和陈宫,已经对其失望透顶!

    而且,二人都是人精,若刘瑾离开朝廷,他们选择继续留在朝中任职的话,那他们二人的处境,绝对堪忧。

    按照二人的想法,他们二人本就是一无所有,能活着都是上天的恩赐!

    如今,就算将身外之物全部舍弃,也没有什么好心疼的!

    待一众幕僚和将领都回到幽州之后,刘瑾便开始整顿起麾下兵马来!

    经过统计,如今的燕王军,共有兵马十八万!

    其中有吕布率领的三万燕王军老兵,关羽的一万骑兵,华雄的一万骑兵,高顺所率领的两万精锐步兵!

    颜良、文丑、张飞、阎柔、张?五人,各自率领骑兵两万!

    加上丘力居的一万乌桓兵马,共计十八万整!

    而田楷所带领兵马,本就属于张飞一部,所以,并没有算在其中!

    如此多的兵马,自然不能全部停留在代县!

    经过商议决定,在代县,只留下黄忠和其麾下的一万兵马。

    其余的将领,全部北上瑾王城,在瑾王城附近,择地驻扎!

    此事到此,已经告一段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大汉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在八月初的时候,平静了许久的朝廷,又突然掀起了一丝波澜。

    刘辩似乎是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班底,并且这个班底已经无比强大!

    此时的刘辩,开始清理起依然活跃于朝堂的老臣!

    虽然这些老臣是朝廷的肱骨,他们不但不会影响自己执政,反而还十分支持自己!

    可他们毕竟是上个时代的臣子,而且,还是支持自己皇叔刘瑾一脉。

    所以,刘辩一看到他们,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蔡邕、赵奕、马日?、周异等老臣,都被刘辩随便的找了一些借口革去职位。

    被革职的几人,也并没有离开洛阳,而是前往了国子院,去协助荀爽!

    对此,刘辩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想要的,是几位老臣远离朝堂。

    不要总是出现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他可不敢伤害几人!

    自己皇叔可是警告过他,他可不敢激怒他皇叔!

    激怒自己皇叔的后果,他现在还承受不起!

    接下来,刘辩又开始选择性的扩军,并没有将燕王军的空缺全部补齐!

    在刘辩的想法中,军队够用就好,不必太多!太多的军队,只会拖垮一个国家!

    况且,大汉的周边已经没有敌人,至于更远的地方,刘辩根本连想都没有想!

    大汉已经足够大了,也已经扩建了多个州,不需要在向外扩张!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