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掌柜毕恭毕敬地向少东家汇报,他的神情很是放松,看来眼前的这位少东家不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应该是个挺好相处的主。
“邵伯,对面那家铺子什么时候开的。我怎么没见过?”
说话的这位年轻公子是岚州城里最大的商贾杨员外的独子杨锦明,此人刚及冠,在写文作赋方面颇有成就,同窗好友都羡慕不已,就连教授他诗书的先生都觉得自己门下要出个状元。
结果被胸无大志的杨少爷告知,自己要留在岚州接管老爹的家业,不打算进京赶考。
先生听了他这番混账话,当即被气得晕厥过去,连着病了三天才又回到学斋继续教书。
此后,每每见了杨锦明这位大少爷时,先生总要哀叹惋惜几句,然而终究无济于事。
邵伯顺着杨少爷的目光看去,知道了他问的是哪一家,于是回道:“少爷有所不知,对面是一家书铺,才刚开业不久。”
“书铺,您确定?”
杨锦明觉得挺新鲜,在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酒楼对面开书铺,怕不是脑子有病。
邵伯笑道:“此事千真万确,前天我让小二去这家铺子看了一眼,是他回来之后告诉我的。”
邵伯在杨锦明的父亲杨员外手底下做事已有二十年,是个老成持重的人。他绝不会闲着没事干让自家伙计跑到人家店里刺探内情,这是商人们的大忌。
可是,对面这家新开的商铺实在特别。每天进出的人不多,很多人都是怎么进去又怎么出来,也不见买什么东西,所以没人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和他们这里的门庭若市相比,对面的店铺显得冷冷清清。
见状,邵掌柜就让掌勺的师傅做了酒楼里的三道招牌菜,让小二提着食盒到对面去了一趟,也算是对日后要朝夕相对的邻居打声招呼。
小二回来的后,就把这家铺子的基本情况对邵掌柜作了简单说明,告知对面凭空出现的铺子主要经营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另外还挂了很多水墨丹青画。
店小二没读过书,只简单识得几个字,这还是邵掌柜有空的时候教他的,所以看不出那些水墨丹青画的好赖,只知道那些画都画得十分传神,让人不觉发出赞叹。
杨锦明来了兴致,账簿也不急着看了,他把它递给随行的小厮,说:“既然是开门做生意的,为何名字也不取一个,门上连个匾额也没有?”
“据说是他们东家才刚搬来我们岚城,很多事情忙不过来,还没想好要给它取什么名。”
“邵伯,你见过他们东家?”
“没有,”邵掌柜摇摇头,“我每天都在这记账,除了他们家店里开门关门的伙计,就没见过别人。只隐约听人说书铺背后的东家是位年轻英俊的公子,不过谁也没有亲眼见过。”
“是位公子啊?”杨锦明笑了笑,“那我倒要亲自去拜访一下,说不定可以交个朋友。”
跟在杨锦明身边的小厮直觉自家公子此去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但他还是立刻上前说道:“公子在此稍候,小的这就去准备。”
“不必,”杨锦明站起身,理了理自己的衣袍,“我一个人去顺便看看就行,不用特意带什么东西,见不见得到人还是个问题,你先回府。”
“是,公子。”
杨锦明让邵掌柜自行忙去,自己则摇着一把附庸风雅专用的扇子,闲庭信步地朝对面书铺走去。
杨家酒楼所在的平安街车如流水、马如游龙,是岚州城里最有名最繁华的地方,各地商人在此流动,卖的东西花样繁多,各有其长。
平安街的街道面很宽阔,从酒楼过去还要走好几步路。
杨锦明也不着急,他还有闲心边走边欣赏从眼前路过的年轻姑娘。
要是发现人家姑娘也恰好在看他,杨少爷还会装作不经意地冲她笑一下,惹得大姑娘羞羞怯怯、满脸通红。毕竟这位公子的相貌实在太英俊,让姑娘们看久了会不自觉脸红心跳。
所以说,有一副好皮相是何其重要,若是杨少爷长得不堪入目,那人家肯定觉得他刚才在耍流氓,恐怕要遭受姑娘们的白眼和唾沫星子,哪里还会这么娇羞地快步离去。
走到了门口,杨锦明抬头看了一眼书铺的二楼,窗是开着的,下往上看只觉空荡,应该没有放置书籍字画,大概是主人用来休憩和会客的隔间。
杨锦明刚抬脚进去,就有书铺的小伙计堆着笑脸迎上来。铺子生意惨淡,伙计倒是热情。“这位公子,您想买点什么?本店新添了一批上好的宣纸,需不需要小的拿出来给您看看?”
“好。”
杨锦明深谙做生意的各种门道,要是刚才他说不要,那伙计肯定以为他就是过来看看热闹,根本不是成心要来买东西,这样一来,想要从他这打探消息就不太可能了。
这家书铺从外面看,给人的感觉稍窄,没想到进到里面之后还挺宽敞。
四面墙都有书架停靠,杨锦明粗略估算,架上摆放的书籍至少过万,能和他家的藏书媲美。
杨锦明把距离自己最近的书架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发现很多都是些“闲书”,想要考功名的读书人是不会花太多时间去看了,因为它不是“主流”,科考的考题也绝不会从里面出。比如《诗三百》《华南真经》,又比如《山海经》《世说新语》《搜神记》等
这些书籍,杨锦明早就烂熟于心。在他看来,它们让他获益匪浅。即使不作为科考的考试内容,也应该被人所阅读,但是真正去研究学习的人少之又少。
这就意味着,这家书铺的很多书籍不会有客人来买。因为大部分的读书人家境都不好,没有闲钱来买一些“无关紧要”书。
不过,这家书铺的主人倒是让杨锦明刮目相看。他在心里猜想,此人必定是打从心里爱书,否则绝不会做这种亏本的买卖。
楼梯上有起轻微的脚步声响起,杨锦明下意识转头看过去。
就这一眼,杨少爷当时的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糟糕,是心动的感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