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多重人格的我被李二抱大腿 > 第34章 青莲居士是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众人从徐孝德展开的画作部分看到,

    画上有一身着朱红披风、外套紫色纱罩,下配石榴红曳地长裙的女子。

    女子身后还有两名着袒领服的女子,应该是侍女,一人还手执着一根杆,想必是扇柄。

    侍女的脚边还趴着一只小狗,小狗后面树立着一块玲珑石,玲珑石后还有盛开的紫色辛夷花,周围陪衬着少许的绿叶。

    玲珑石前有一丛绿油油的杂草,点缀着画作。

    因画作是从下展开的,所以看不到女子的全貌。

    但就从下面这一半来看,

    整幅画的色调、线条以及具体细节都处理得很到位,画面整体细腻、灵动。

    李泰已经震惊在那儿。

    其余人也是目光灼灼的看着徐孝德手里的画。

    因为徐孝德任职礼部员外郎,

    故现场宾客礼部的官员居多,文化素养较高,也更能鉴赏这幅画作的水平。

    徐孝德更是激动到手抖,

    他是真没想到李彻竟有如此高的绘画水平和艺术修养。

    相比那对价值连城的玉璧和夜明珠,徐孝德觉得这幅画对他来说更为称心。。

    “你们确定要看全貌吗?”

    见大家一脸痴汉相,李彻玩味的笑着问道。

    “彻弟,为何这么问?”

    李泰很是不解,为何李彻有此一问。

    他现在已经完全被勾起了兴趣,忘记了方才与李彻的龃龉,

    只想一睹全貌。

    “画上似乎是一女子?”

    “好像是,你看那衣料和样式,应该是一名女子。”

    “不知是哪位女子入了楚王殿下的画。”

    ……

    一时间,大家就着仅看到的画作部分开始议论起来。

    “继续看,相信大家和本王一样都想一睹全貌对吧?”

    见李彻还不让徐孝德打开画作上半部分,李彻有些心急了,

    于是看向周围的人说道。

    果然众人纷纷附和李彻,表示想要看全画。

    虽然方才和李彻闹得不愉快,

    但作为书画爱好者,李泰却是很期待画的全貌,于是要求继续看。

    闻言,徐孝德激动的打开,周围人也不自觉的凑近看,

    一些人更是离开自己的座位,走到前排观赏。

    画作完全打开后,徐孝德仔细的看着上半部分

    画上的三位女子,一位贵族小姐和两名侍女。

    贵族女子梳着高耸云髻,前额发髻上簪步摇首饰花,鬟髻之间各簪牡丹、芍药、绣球等花,眉间贴花钿,

    身后的两名侍女化着桃花妆,手执团扇,神情自然。

    一睹全貌后,徐孝德感觉整幅画的构图稳定巧妙,画作线条匀称,转折处若断若续、规整又不失灵动。

    色彩上,紫色与花青的勾画,艳丽又不失典雅,色调明晰有质感。

    总之,整幅画呈现出了浓郁的大唐风韵,给人的感觉富贵华丽、却又不失清新。

    总之,完全称得上佳作一幅!

    徐孝德看看画作,又暗暗瞟一眼李彻,眼中的欣赏之情很是明显。

    “这李泰虽有些讨厌,但对书画的热爱倒像是真的。”

    贾诩的声音突然在李彻脑中响起。

    诸葛亮温和一笑说道:

    “名利之外,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方净土。”

    李彻闻言,很是认同。

    就像画画也是他心中的净土一样。

    在禁足的十几年中,

    寂寞时,李彻就会避开武德殿的下人和眼线,偷习画技,聊以自慰。

    “四哥,你觉得这画如何?”

    李彻看着目不转睛盯着画的李泰问道。

    李泰冷哼一声,并未回答,目光却始终无法从画作上移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时,徐孝德念出画上的题诗。

    瞬间,众人听后,直呼“妙啊”!

    短短几行诗,诗中描绘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容貌绝美、天姿国色,好比群玉山头的仙子和瑶台殿前的神女。

    而诗人举重若轻的笔力,互文见义的手法又侧面烘托了女子的美貌和气质。

    其中的“想”字更是妙,化实为虚、新颖之致。

    “想必这诗中女子就是画中女子吧!”

    “云、花、露、玉山等素淡字眼却赞美出了女子的姿容和神采。”

    “七言绝句的起句以重字出现,值得效仿!”

    “不知道是谁写出的这般绝妙的诗句!”

    ……

    听到和看到这首诗的人都感觉惊艳不已,纷纷赞不绝口。

    徐孝德也是被狠狠惊艳到,而后暗喜,

    想必这画这诗都是给自己闺女作的吧。

    “大家觉得本王这画和题的这首诗如何?”

    李彻看向意犹未尽的众人笑眯眯的问道。

    李泰闻言,面色有些微不自然,

    但骨子里对诗画的热爱让他还是忍不住品评起来:

    “画作上的人物细腻传神有神韵,景物布置远近得当,构图巧妙,画整体描绘出了大唐风韵,不得不承认,实乃佳作。”

    “至于题诗,个人认为诗里的‘想’字巧妙有张力,诗整体用笔灵动,手法虽不常见,但很值得效仿。”

    听了李泰的一番评价,

    李彻微微笑了笑,

    暗道李泰果然文化素养高。

    随后李彻开口道:

    “大家应该看好了吧,徐大人您就收起来吧。”

    徐孝德正要将画作卷起来时,看到题诗落款青莲居士,忍不住念出了声:

    “青莲居士?”

    “这是谁?似乎没有听说过这号人物。”

    李彻闻言,轻笑了两声道:

    “作者是本王的一位朋友,就不方便透露了。”

    徐孝德闻言,不禁有些怀疑。

    在场人都知道李彻一直被禁足在武德殿,是没什么机会结交朋友的。

    难道这首诗是皇上身边的御用文人写的?

    很快,徐孝德又否定了这个猜测。

    因为自己闲时也喜欢吟诗作画,与那些御用文人有不少接触,

    他们的诗文风格和作诗水平自己一清二楚,作不出如此绝妙的诗。

    突然,

    徐孝德下意识地瞟了一眼李彻,

    莫非,

    难道是楚王自己做的?!

    想到这,徐孝德不禁心头一震,

    且直觉告诉他这诗就是李彻做的!

    莫名的,李彻让徐孝德有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震惊之余,徐孝德将画作收了起来,并打算日后有机会找李彻询问一番。

    “楚王殿下今年已经二十了吧?”

    柴令武见徐孝德终于把那幅吸引所有人注意力的画收起来后,看向李彻询问道。

    李彻不知柴令武突然问自己年龄是何意,但还是点了点头。

    “如此的话,楚王到了出京就封的年纪了。”

    柴令武看着李彻微笑道。

    李泰也跟着附和,

    “确实该出京就封了。彻弟,你若不好向父皇提,四哥代你向父皇申明。到时你就可以去自己的封地了。”

    李彻听后虽然面色阴沉,但心中暗喜,

    恨不得连夜赶去封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