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多重人格的我被李二抱大腿 > 第52章 重开天策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治的皇帝人生推演结束后,李世民也从睡梦中醒来。

    他起身来到窗前,发现已经天已经蒙蒙亮了。

    望着浮现出一片鱼肚白的天空,

    李世民想着昨夜的模拟推演久久回不了神。

    没想到李治当上皇帝后,竟然是个被权臣操控的昏庸君王,

    愚蠢无能且不说,还要赐死歼灭异族、捍卫大唐领土的功臣,

    最后也落得个贬为庶民的悲惨结局。

    而李彻,却是凭借着荡平边境之地的各异族创立下当朝无人能及的丰功伟绩。

    可以说,李世民早年的战绩也不如李彻这般辉煌。

    现在看来,大唐之主继承人的位置或许已经有最合适的人选了。

    想定后,李世民大喊一声,

    “来人!”

    王公公闻声进来,

    “陛下,您有何吩咐?”

    李世民回复道:

    “伺候朕沐浴更衣。”

    ……

    太极殿。

    早朝。

    听完好几个朝臣的汇报后,李世民见下面没有人说话了,于是开口问道:

    “众爱卿还有什么事要禀报的嘛?”

    片刻后,见下面没有动静,于是李世民微微笑了笑说道:

    “和众爱卿说件事,朕决定要重开天策府,封楚王为天策上将。”

    话音刚落,下面顿时炸开了锅。

    “重开天策府?”

    “封楚王为天策上将?”

    “皇上为何突然想到要开天策府?而且还要封楚王为天策上将?”

    “楚王不是一直被关在武德殿,不过近日才解除禁足令的嘛?”

    “是的,并且楚王也从未行军打仗过,为何能封天策上将?”

    ……

    李世民这个消息对大臣们来说实在是太突然了。

    一时间,大殿里议论声四起,很是喧闹。

    站在大殿前面左侧、离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不远的长孙无忌听到重开天策府、还要封楚王为天策上将的消息也是大为震惊。

    天策府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成为皇太子后就已经废了,距离现在都已经十七年了。

    为何突然又要开天策府?

    还要封那个疯病没好多久的李彻为天策上将。

    长孙无忌实在是没想通。

    要知道,天策府可以招募人才作为府中官员,

    即所谓的“许自置官属”。

    就相当于一个小朝廷、独立的办事机构。

    并且,李世民当初能谋位成功,

    也得益于天策府里一众心腹的筹谋策划。

    因此,在场人都知道天策府的重要性。

    而现在李世民竟然让李彻独立开府,还是在没有任何功绩的情况下。

    就连李世民最为宠爱的李泰都没有此待遇。

    莫名的,长孙无忌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

    思虑一阵后,

    长孙无忌走了几步来到大殿中央,向李世民躬身行礼后说道:

    “皇上,老臣以为重开天策府以及封楚王为天策上将此举不太妥。”

    李世民挑了挑眉问道:

    “怎么不妥?丞相不妨详细说来听听。”

    长孙无忌瞟了一眼李世民,发现李世民眉头已经微皱,脸上有些微不悦了。

    但事关重大,若真让李彻成为天策府的主人,怕又是第二个李世民。

    到时,就没李承乾、李泰以及李治什么事了,也就更没他什么事了。

    毕竟这三人将来无论谁登上皇位,都是自己的亲外甥,

    虽然李承乾现在是太子,但长孙无忌看出李世民现在对李承乾已经失望,

    且长孙无忌自身也更青睐李治。

    但以后哪怕就是李泰做皇帝,长孙无忌的地位也不会被撼动。

    但若是换成其他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因此,对于李世民提出要封李彻封为天策上将、总领天策府这件事,

    长孙无忌敏锐的察觉到这会威胁到他日后的地位。

    所以,平日总是和稀泥的长孙无忌这次也顾不得李世民高不高兴了,看着李世民接着说道:

    “皇上,先皇当时开天策府是总领大唐军事,而今现在边境安稳、且朝中武将也都是当年追随您出征作战的老将,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万一战事再起,朝中老将足矣,无需再开天策府。”

    长孙无忌话一说完,一帮老臣纷纷认同。

    “现在西边的吐蕃,西北边的回纥、北部的突厥等异族都安分守己,每年还会向我朝纳贡,依我看,十几年内都不会有战事。”

    一位兵部的老臣说道。

    “就是,这天策府一开,建府、官员俸禄支出这又是一大笔开支。先前因为召度僧人出家、又兴修寺庙道观,国库支出了不少。若真开天策府,国库又要划出好大一笔钱来运转天策府。”

    一位户部的官员神色忧虑的说道。

    ……

    站在大殿前面右侧的房玄龄和刘洎也察觉到了李世民的不悦,

    两人对视一眼后,刘洎从群臣中走了出来向李世民说道:

    “皇上,臣以为,丞相说得有理,现今北边无战事,重开天策府意义不大,且会成为朝廷的一个累赘,不仅需要一大笔开支来运转天策府,还会影响朝局。”

    李世民听后神色更加不悦,正要开口,房玄龄从群臣中走了出来,向李世民躬身行礼道:

    “皇上,两位丞相所言极是。天策府位列武官官府之首,天策上将职位更是在亲王、三公之上。如此殊荣赐予楚王怕是不妥。”

    听了房玄龄的话,李世民面无表情,只是暗暗冷哼一声。

    平日早朝议事时,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以及刘洎三人总是不对付。

    长孙无忌是半个太子党,现在又更青睐李治,

    而房玄龄是半个魏王党,刘洎则完全站队魏王。

    三人阵营不同,平日里也是明争暗斗,

    而今三人因为天策府一事倒是无比团结。

    毕竟,这次是真触及到了几人的利益,并且还会影响日后的朝堂地位。

    所以三人才能团结起来,一致应对共同的隐患。

    这些臣子心里的小九九,李世民心里门清。

    就在李世民思索间,侯君集也出来说话了,

    “皇上当年获此殊荣是因为皇上有着开疆拓土、平定战乱的无上功绩,如此先皇才封您为天策上将、开设天策府。”

    “而楚王未曾行军打仗、也无任何战功,怎能如此大行封赏。”

    李世民闻言微微一笑说道,

    “陈国公所言有理。楚王现在确实没有功绩,那就改封楚王为秦王,天策府仍开。待日后楚王立下功劳后再加封为天策上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