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修仙求道的朱家老六 > 第101章 兵发忽兰忽失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夜。

    马哈木坐在营帐之中,冥思苦想。

    他听说大明的大军已经从顺天府出发了。

    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从顺天府出发,想不被注意到都十分的艰难。

    而且朱棣并没有刻意隐瞒大军出征的消息。

    以至于马哈木很容易就得到了相关的消息。

    可是他足足思索了一整夜了,他就是想不明白。

    为什么最近那一支传说中的白马骑兵不出现了?

    白马骑兵的战斗力十分惊人,上千骑兵与那白马骑兵正面对抗,都会落入下风。

    甚至会被打的溃败而归。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难道...对方的目标已经达成了?”

    一瞬间,一个想法出现在马哈木的脑袋里面,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

    “对方想将我瓦剌所有的部落凑在一起,然后一网打尽?”

    不会吧?大明难道如此的托大?

    就这么自信聚集起来的瓦剌部落与大明没有一战之力?

    马哈木在帐篷里面踱步,聚集起来,聚集起来会出现什么问题?

    忽然,另一个念头出现在马哈木的脑海里面。

    粮草补给!

    对了,瓦剌之所以需要不断的南窥,除却想要进军中原的野望之外。

    最大的需求就是粮食不够吃了!

    粮食不够吃,不会因为瓦剌聚集在一起就够吃了。

    相反,因为聚集在一起的瓦剌部落,那些缺少粮食的部落一定会向正常的部落索要粮食。

    若不提供粮食,那所谓的联盟就是一纸空文。

    若是提供粮食,那聚集起来的瓦剌联盟就是一支没有后勤的孤军。

    草原游牧民族之所以没有办法被大明打垮,最大的原因就是瓦剌的各个部落可以逃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被打垮的瓦剌部落早晚会恢复元气,卷土重来。

    可是如果各个部落的大军聚集在一起,那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若是被打败,恐怕瓦剌多少年都没有办法恢复元气。

    想到这里,马哈木脸上露出一股狠色。

    “大明想要将我瓦剌一网打尽,绝对不可能!”

    马哈木露出思索的神色,大明屯兵陕地都司,那也就是说...

    与鞑靼的边界线处,可能没有足够的防御?

    ......

    随着大军的突进,朱棣已经来到了陕地都司。

    几乎所有的军中将领都聚集在将军府内。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表现,马上就要出征,征战就是军功。

    就是取得封侯爵位的机会!

    在大军到达的前几天,陕地都司便已经传来了几场大捷!

    有这些大捷兜底,每个人获胜的信念都很充足。

    如今要争论的不过是谁领兵当先锋,谁留在后面驻守大军罢了。

    朱棣坐在临时搭建的龙椅之上,神色从容淡定而又精神。

    “陕地大捷的消息,你们都很清楚,朕不多说了。”

    “那些草原人已经逐渐联合成为了一个大的部落,预计有个四五万骑兵。”

    “他们主力的位置,根据猜测应该在康哈里孩或忽兰忽失温这两个地方中的一个。”

    今天你的皇帝朱棣显得十分从容与淡定,仿佛已经胜券在握一般。

    众人最为担心的问题就是找不到对方的主力。

    找不到主力,最后他们就只能在草原上乱窜几个月。

    在场的众人在听到敌军的大体位置已经确定下来,心中便松了一口气。

    赵王在听到皇帝说完之后,率先起身走出来道:“陛下,儿臣愿意领军前往康哈里孩一探究竟!”

    诸将听到赵王请战后,纷纷走出来请当先锋。

    忽然,一个传信的兵卒根据通报快速跑进大营内。

    “启禀陛下,大同总兵吴高传来急报!瓦剌与鞑靼合兵一处,兵锋直指大同!”

    兵卒的话音刚落,大营内一片哗然。

    瓦剌与鞑靼联合起来了?还联合起来兵发大同?

    他们这是疯了不成?

    在场的所有将领全都感觉瓦剌与鞑靼疯了。

    大同可不是围绕在边疆的小村庄。

    大同是大明设立的边疆重镇之一,乃是一座城坚兵壮的大城。

    赵王发问道:“你确定大同发来的急报,是瓦剌与鞑靼进攻大同?他们哪里来的攻城器械?”

    在听到赵王的疑问后,所有将领都随声附和。

    决战在城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是否有攻城器械、是否有守城器械。

    草原之上的瓦剌与鞑靼怎么可能会有充足的攻城器械与守城器械?

    而且大同内,囤积的粮草绝对足够支撑一年,想从后勤下手就更加不可能了。

    拖下去,最后被拖死的绝对是鞑靼与瓦剌。

    兵卒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能将大同的急报递交给朱棣。

    朱棣皱着眉头接过来大同的急报。

    大同总兵吴高他知道,这是个稳妥又张狂的主,乃是开国功臣江国公吴良的儿子。

    为人十分无礼,永乐八年的时候,便因为装病不上朝被弹劾丢官。

    但朱棣念在对方是靖难的有功之臣,北征之前便将其官复原职了。

    “大同,草原上那群蛮子还真去攻打大同了?”

    朱棣看了几遍急报,没有发现什么破绽,循规蹈矩的急报。

    而且看起来还十分急切。

    朱棣将手中的急报传给众将浏览。

    英国公张辅看完急报后走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大同无须过多担心,敌军如果强攻,在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况下,根本没有一战之力,总兵只要不乱搞,敌军根本不可能攻下城池。”

    “瓦剌与鞑靼最多便是绕过大同,直接南下,我军应该担忧的是瓦剌与鞑靼的联军会直接围住大同而直接南下。”

    汉王朱高煦皱着眉头出来反驳道:“直接南下?那大同总兵吴高又不是吃素的,围而不攻早晚会被发现端倪吧?”

    “若是被大同断了后路,那闯进我大明腹地的联军岂不是瓮中之鳖?”

    “若是瓦剌压根就没想回去呢?因此臣以为率领大军包围回去或许可行。”张辅的话音刚落,在场将领面面相觑。

    有的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有的人还是皱眉思索。

    最后,朱棣拍板道:“张辅为主将,赵王为辅出兵康哈里孩,汉王为先锋,大营为后,出兵忽兰忽失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