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七零:高冷男知青处心积虑想娶我 > 第475章 婆婆要北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今天程颂宁下班稍微晚了一些,临准备要走,镇医院突然来了一个被斧头砍伤的病患。

    这个伤患被伤的挺意外。

    老大爷给孙子剁牛骨头,手上一用劲儿,板斧的斧头飞了出去,正正经砸在在一边看热闹的老大爷儿子的脚背上。

    这下好了,一家人啥也不干了,连忙用板车把人推到了医院。

    伤患的创口面积深,好在只伤到了一处。

    程颂宁帮着杨恩白给伤患处理完,收拾妥当后这才下了班。

    程颂宁往外走,在医院大门口看到了半个身子已靠在自行车上的聂怀远。

    炎炎盛夏,树冠上的知了疯狂的叫嚣着,要把生命的最后一支歌唱完,

    配上知了的声音,周围的气温更加的燥热。

    程颂宁换完衣服往外走,没用多少时间,皮肤外面就淅出了一层薄汗。

    天很热,在外面的人行色匆匆,带着几分狼狈。

    在夏天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这样,

    可到了聂怀远这里,程颂宁看到他时,他懒散的依靠在自行车上。

    夹带着闷热气息的夏风吹在聂怀远的发上,气温真的很热,程颂宁却在聂怀远身上感受到一股闲适的清凉。

    程颂宁印象中的聂怀远,他总是这样矜持闲淡,波澜不惊,仿佛周围的环境再浮躁或再紧急都和他没有关系。

    连带着,在他的影响下,

    程颂宁因为晚下班带来的心情浮躁也消逝了不少。

    “怀远,快要下班的时候,急诊室来了个伤患,我帮着主治大夫处理了一下,你在这里等我等着急了吧。”

    聂怀远见程颂宁过来了,也不管停在一边的车子,往前走了几步迎了上来。

    因为天太热,平时的拥抱,变成了轻拍。

    聂怀远轻轻拍了拍程颂宁的肩膀,

    “没等多久,颂宁,你热不热?”

    程颂宁摇了摇头,老实说道,

    “我不热,护士站里面挺凉快的。”

    可能医院本身就带着几分萧条意味,盛夏的医院里面不算很热。

    护士站里充斥着淡淡的酒精棉球的味道,就像程颂宁说的,医院里面的温度要比外面低上许多。

    聂怀远轻笑了一下,

    “不热就好。”

    说着,他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一个茶缸,

    程颂宁顺着聂怀远的动作看过去,

    只见聂怀远平时喝水的茶缸里面盛满了凉水,凉水中间泡着一根包装有些简陋的冰棍。

    程颂宁又惊又喜,

    “怀远,你从哪里搞来的冰棍?”

    聂怀远把冰棍从茶缸里拿出来递给程颂宁,在递的同时,另一只手把茶缸里的水泼了出去。

    “往你单位走的路上,碰到了个卖冰棍的,顺手买了一根。”

    为了防止天太炎热,冰棍融化掉,聂怀远还特意跟那个卖冰棍的大哥讨了一碗冰水。

    也多亏了有这碗冰水,程颂宁今天下班下的晚,要是没有这碗冰水,聂怀远等到现在,等程颂宁出来的时候,就只能看到冰棍棍儿了。

    “颂宁,快吃吧,再不吃就要化掉了。”

    程颂宁轻快地拆开包装纸,一边拆一边问聂怀远。

    “你没给自己买一个吗?”

    聂怀远听话摇了下头,

    他一个大男人在路上含着根冰棍,不太像话。

    聂怀远穿成新时代的人已经很久了,骨子里还带着点儿原来时代的男性特征。

    比如刻进骨子里的矜持,对于大丈夫的追求的好面。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这些小事情上。

    在街上吃冰棍这般不华丽的事,聂怀远是不会去做的。

    和聂怀远当了这么久的夫妻,程颂宁哪能不知道聂怀远的小脾气。

    这个时候的冰棍没有那么多花样,辽省不是沪市,这边的冰棍就是普通的老冰棍,白开水里面和点糖,然后冻起来。

    再有些花样多的,滴上几滴色素,看着能让人有食欲一些,其实全都一个味儿。

    聂怀远给程颂宁买的就是普通的白糖冰棍。

    程颂宁拆开包装纸,带着冰块特有的凉气呼到了程颂宁的脸上。

    程颂宁拆开冰棍后没着急着往嘴里塞。

    “怀远,你先咬一口。”

    聂怀远把头往旁边歪了一下,

    “不用,你自己吃吧,”

    “赶紧的,磨叽什么,你快咬一口嘛。”

    聂怀远抵不过程颂宁的撒娇,

    就这程颂宁伸来的冰棍咬了一口。

    口腔触碰到冰棍带来的清凉一瞬间感染到了全身。

    程颂宁见聂怀远咬了一口后,也开始心满意足的吃冰棍。

    因为程颂宁下班晚,为了不耽搁时间,聂怀远骑车载着程颂宁,夫妻俩蹬着车子往家走。

    在路上,聂怀远和程颂宁提起了一件事,

    “颂宁,我今天上午收到了一封电报,是家里寄来的。”

    聂怀远说的家里自然是沪市的聂家,

    程颂宁的娘家程家已经很久没给程颂宁写信了,程家父母似乎是忘了程颂宁这个女儿。

    程颂宁想着这样更好,不冷不热的寄信联系,浪费邮票,也浪费感情。

    程颂宁咬着冰棍,含糊不清的问着聂怀远。

    “家里发生什么事了?拍电报给你发消息。”

    拍一封电报的钱很贵,要是没有什么急事,家里人是不会拍电报的。

    聂怀远稳稳的扶着车把,载着程颂宁向前行驶。

    “妈说想带着怀安来了省复习,她想问问咱们的意见。”

    聂母的意思主要是问问程颂宁的意见。

    自己的儿子怎么着都好说。

    关键是看儿媳。

    前段时间报纸上刊登的高考有望恢复的消息,让一些政治意识机敏的人快速意识到高考即将恢复的可能。

    有聂怀远的二姐夫在,知道今年高考恢复的事情板上钉钉。

    聂怀远的弟弟聂怀安今年18岁,高中毕业高一年,现在这个时候准备高考刚刚好。

    可这小子心思不在学习上,整天东窜西跑,抓都抓不着把聂母气的够呛。

    想到在东北的儿子儿媳也要准备高考,

    他们夫妻俩准备高考,家里的孩子也没个人照顾。

    聂母思来想去,最后一想,得了,带着小儿子去东北备考好了。

    这一来呢,她能看到许久未见的孙子和孙女。

    二来,儿子和儿媳学习都不错,两人还去省城的学校上过学,有他们两口子带着,小儿子多少能学进去点。

    但这一些都是聂母自己的想法,聂母自己就是当过儿媳的人,知道婆婆和儿媳之间的关系不好相处。

    直接带着行李来东北,那是给两口子下的通知。

    来之前,聂母总要问问聂怀远和程颂宁的意思。

    听着二女婿那边递来的消息,这第一届恢复的高考十有八九会在这冬天举行。

    算算时间距离冬天可没有几个月了。

    聂母当机立断给聂怀远拍了电报。

    要是儿子和儿媳同意,她就带着小儿子立马北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