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1328年,也孙铁木儿感觉朝内外已经被他摆平了,起驾巡幸上都(外蒙和林)。他身体不适,想回蒙古草原疗养。没成想,旅途劳累令他病情加重,好不容易挨到上都,一病不起,死了。
也孙铁木儿巡幸上都,皇后、太子和头头脑脑自然都跟了过来。大都(北京)只留下一把小副。
留在大都的这帮人开始议论继任皇帝的人选。他们中间有很多是海山时代提拔上来的官员,还在念着海山的好。大家认为也孙铁木儿的皇位来路不正。他是弑君叛党拥立的皇帝,不应成为正统皇脉。海山才是皇位的正宗传人。应该让也孙铁木儿把皇位还给海山一脉。
蒙古人一向敢想敢干。群臣以佥枢密院事(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燕铁木儿为首发动政变。
元朝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血腥的夺位大战因此拉开战幕。
燕铁木儿掌管着禁军,带兵占领了皇宫,宣布拥立海山之子图帖睦尔继位。消息很快传到上都。皇后和太子急忙调兵遣将去夺大都和皇宫。
燕铁木儿将图帖睦尔扶上皇位后,亲自带兵迎战。这时上都方面的军队已经攻破长城防线逼近大都。燕铁木儿率军苦战将来犯之敌生生推回到长城之外。
两军决战时,燕铁木儿亲自挥刀冲锋,跟来将战在一处。两马交错,来将挺戈急刺。燕铁木儿挥刀格开,顺势一砍,砍中来将左臂。来将负伤逃走。上都军队士气受挫。燕铁木儿趁势猛攻,杀败上都军队。
上都军队卷土重来。燕铁木儿又是亲自上阵,“手毙七人”,挡住了上都军攻势。随后燕铁木儿派兵夜袭,造成上都军营大乱,自相残杀。上都军仓皇回撤。燕铁木儿挥军追杀,“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
但是上都军队人多势众,堵住这路,那路又冲了进来。燕铁木儿在各路敌军前疲于奔命。更要命的是,南方军队奉上都的命令北上助阵。大都腹背受敌。
这时镇守东北的燕铁木儿的叔叔出手相助,趁上都空虚,带兵突袭上都,一举俘获也孙铁木儿的皇后和太子。上都被突然死亡,两都大战以大都取胜而告终。南方援军闻讯撤走。
但是两都大战结束并不意味着内战全面结束。各省支持上都的军队还坚持了好几年,只不过群龙无首最终被大都一一摆平。
图帖睦尔平息内乱坐稳了皇位。
他刚想喘口气,先前自己埋的一个雷又炸了,险些炸飞龙椅。
当年燕铁木儿发动政变时拥立图帖睦尔为帝。但图帖睦尔认为自己在家行二,上面还有个哥哥,越过大哥称帝名不正言不顺。图帖睦尔受过儒家教育,懂得“长幼有序”的规矩。
他大哥和世?[là]因为抗议元仁宗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起兵反叛,兵败后逃入察合台汗国政治避难。
燕铁木儿劝他别管那么多了,救场如救火。你大哥远在万里之遥,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如果不赶紧立皇帝,才真正是名不正言不顺呢。
图帖睦尔说那你得昭告天下,跟大家讲明白了,我是替哥哥暂摄皇位,临时客串,等大哥来了我就让位。
燕铁木儿说行啊行啊。
图帖睦尔于是以摄政皇帝的名义坐上龙椅。他在登基诏书里讲明:“朕姑从其请,谨俟大兄之至,以遂朕固让之心。”
两都大战打赢后,图帖睦尔派人去请哥哥和世?回国即位。
和世?一听还有这好事,立马打点行装回国,半路上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即位。
图帖睦尔有些不悦:这也太猴急了吧。至少应该兄弟见个面,办下交接手续吧。无奈,图帖睦尔只得让燕铁木儿带着玉玺去迎接哥哥。另外把代理皇帝以来签的文件、做的决定整理出来一起送去,让人转告哥哥有不妥的地方只管纠正。
和世?念图帖睦尔让位有功,仿照父亲和叔叔的旧例,封图帖睦尔为皇太子。另外让人转告大都的文武百官,图帖睦尔封的官他一概留用,叫大家只管放心。
话虽这么说,他上台之后就忙着安插自己人,从宰相到枢密院全用的自己带来的那帮人。
燕铁木儿在打赢两都之战后被图帖睦尔封为右丞相、录军国重事(相当于军委常委)、知枢密院事(相当于国防部长)、太平王,位极人臣,执掌军政大权。和世?一上台明升暗降,封他为太师,把燕铁木儿宰相、枢密院知事等实权职位全免了,只留下中看不中用的名誉职位。
燕铁木儿暗恨不已。
图帖睦尔亲往上都迎候新皇帝和世?。
兄弟见面,把酒言欢。可当天晚上,和世?突然“暴卒”。燕铁木儿保护着图帖睦尔飞奔回京。数日后,图帖睦尔宣布重登龙椅。
大家都怀疑是燕铁木儿杀了和世?,图帖睦尔不是同谋也是知情人。同情和世?反对图帖睦尔的人不断策划叛乱,但都被镇压。
图帖睦尔希望通过赏赐买好高官贵族。他一气封了24个王,将两都战争后抄大都一派的家得来的财产全部分赏群臣。岁赐(年终奖)按海山时期的三分之二为标准分发。海山时期的岁赐是历代最多的。图帖睦尔想追上海山实在力不从心。
元朝历朝历代都缺钱。蒙古人吃光花净大手大脚的习性,有多少钱都不够花。赏赐无度、内战频繁、修宫盖庙,花钱如流水。财政赤字一朝比一朝大。
为了填补财政窟窿,忽必烈提高赋税、盐茶酒价格。铁木耳大量印钞。海山把这个法子发挥到极致,结果使票子毛的跟擦屁股纸一样不值钱。也孙铁木儿没有新法可想便开始卖官鬻爵。
图帖睦尔也卖官鬻爵。几百石粮食就能买个县太爷当当,既过了官瘾又可以大捞特捞。有钱人争相抢购。
不过卖官鬻爵挣的那几个钱还不够图帖睦尔修建庙宇的。图帖睦尔信佛,广修庙宇,大办佛事,讨佛的欢心。他还下令全国僧尼免除一切劳役赋税,让他们专心礼佛。
图帖睦尔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他的谥号是文宗,文化水平在元朝皇帝中是最高的。图帖睦尔的诗通俗易懂,有点像顺口溜。他的画一目了然,缺少意境。不过对于一个蒙古人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
图帖睦尔做了四年皇帝,写了很多诗,画了很多画,正事却没干什么。如果说有的话,就是对元朝的文化发展还是有贡献的。他主持编修了一本史料汇编《经世大典》。
他把朝政都交给燕铁木儿打理,自己天天文人们待在一起。
他下旨:“一切中书政务,悉听雅克特穆尔(燕铁木儿)总裁。诸王、公主、附马、近侍人员、大小诸司,敢有隔越闻奏,以违制论”。这道旨意让燕铁木儿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霸道“总裁”。
但是燕铁木儿打仗是把好手,打理朝政并不在行。他自恃功高权重,专权独断,“肆意无忌”。他沉溺于享乐,“荒淫日甚”。
元朝已是多事之秋。拥戴和世?反对图帖睦尔的权贵不断起兵闹事。反抗蒙古人统治的百姓不断起兵造反。图帖睦尔、燕铁木儿君臣竟不以为意,仍有闲心诗画酒色。
1332年,图帖睦尔安安稳稳做了几年皇帝后去了极乐世界。
图帖睦尔生前立过一个太子,立后没一个月孩子莫名其妙地死了。图帖睦尔悲伤之余,认为这是老天报应。因为按照当初他跟哥哥和世?的约定,哥哥立他为皇太子,他立哥哥的儿子为皇太子。他违背了这个约定。
他临死时跟皇后承认了谋杀哥哥和世?的事,嘱咐皇后和燕铁木儿务必在他死后将皇位还给哥哥的后人,否则他死后没脸见哥哥。
图帖睦尔死后,皇后遵照丈夫遗嘱要立和世?的儿子为帝。
燕铁木儿强烈反对。他担心和世?的后人上台后会跟他寻仇。毒死和世?其实是他出的主意。和世?的后人知道这件事后肯定不会放过他。他强烈要求立皇后的二儿子燕帖古思为帝。
皇后生了俩儿子,大儿子被立为太子后死了,只剩下这个小儿子,当时才4岁。
皇后担心立燕帖古思还会遭老天报应,坚持要按老公说的办。
燕铁木儿让一步,要求立和世?的二儿子懿?质班为帝。懿?质班当时才6岁。燕铁木儿觉得懿?质班年纪小容易控制。
皇后也愿意立幼帝。这样她可以垂帘听政。
两人达成一致,立懿?质班为帝。
但是这孩子没福,刚继位43天就夭折了。
燕铁木儿再次要求立燕帖古思为帝。皇后依然不同意。她相信老天爷要求按规矩办,除了和世?的长子,立谁都活不成。她派人把和世?的长子妥欢帖睦尔接进皇宫,准备立为皇帝。
太史(史官兼职观察天象)通过占卜,声称不能立妥欢帖睦尔为帝,“立则天下乱”。
燕铁木儿以此为由,坚决反对皇后立妥欢帖睦尔为帝。
燕铁木儿不再让步,立帝的事就拖了下来。
在皇位空悬的空窗期,燕铁木儿暂时摄政。
燕铁木儿可是过足了当皇帝的瘾,想怎么吃怎么吃,想怎么喝怎么喝,想怎么乐怎么乐,一顿饭宰十几匹马,百日内娶了40房太太。“后房充斥,至不能尽识”。连前朝娘娘都敢娶进门,他真把自己当皇上看了。
燕铁木儿酒色过度,“溺血而死”。
燕铁木儿死后,立帝的障碍没有了。皇后宣布立妥欢帖睦尔为帝。
皇后希望不折不扣地按先前的约定办,兄终弟及,轮流坐庄。她在宣布立妥欢帖睦尔为帝的同时安排自己的儿子做太子。
1333年,妥欢帖睦尔正式登基坐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