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是顺平侯 > 第1485章 万事好商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平原郡府衙,太守的座位上崔圆坐得很爽。

    大唐共有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平原郡不算大也不算小,虽然太守只是一个四品官,但是因为大唐没有比州郡更大的行政,所以太守的位置还是很舒服的。

    “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春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昊姬停白亡。”

    崔圆斜躺着,脚翘在太守办公的条案上,一边轻拍着座椅的扶手,一边闭着眼睛轻轻地哼着诗歌。

    “赵云啊赵云,你小子在清河十几年,为啥我以前不知道呢?”崔圆一边哼诗一边惋惜地自言自语说。

    “大人,你这首诗写的真好,就像昨天咱们在那皓月书院哪儿看到的剑舞一样,”一个公差赞美说。

    “好听吧?!可惜不是我写的,写这首诗的叫赵云。”崔圆一脸惆怅地说。

    “赵云?就是那个打人的学子?”差人一脸惋惜说:“可惜了。”

    “不可惜。等柳大先生定罪了,皓月书院就改成我崔氏书院,这小子就是我崔氏的门生。”崔圆说。

    “那万一要是柳大先生找到脱罪的办法了呢?”差人说。

    “那就让我家茵茵和赵云一起读书,我就不信我崔氏大女还吸引不了他一个穷小子。”崔圆骄傲地说。

    “咱们还能在此地住多久?”差人又问。

    “起码也得十天半个月,他柳大先生面临的难题很难,即便是我也想不出很好的办法。”崔圆说。

    “那可未必。”突然,一个人影从府衙大门口闯了进来,那人进门就大声说:“我来通知御史大人,我们书院刚刚发出通告:今年八月十五,皓月书院将举办第一届大唐文艺汇演,柳大先生已经向全国各郡文人雅士发出邀请,请同共赏盛举。”

    柳曜卿亲自来这个柳真卿平常很少在这里办公的场所,严肃认真地对崔圆传达着一番话。

    崔圆惊得是从太守的座椅上一跃,不可置信地看着柳曜卿问:“啥?啥叫文艺汇演?”

    “这只能说明崔大人见识浅薄啊!”柳曜卿抬头傲然说:“所谓文艺汇演,就是邀请全国的知名的文人雅士来我们皓月书院一起唱唱歌、跳跳舞,顺便谈论谈论诗词歌赋,歌颂歌颂当今盛世。”

    “谁会来?”崔圆不服地追问。

    “文有王摩诘、高达夫、岑参、王少伯……艺有公孙大娘……等。”柳曜卿大声地念出了一连串的名字。

    崔圆听得一愣。王摩诘就是王维、高达夫就是高适、王少伯就是王昌龄。这些人平日和柳真卿交好,在文坛上都颇有声望。

    崔圆能想到柳真卿不可能去长安,但是却没想到柳真卿会请人来平原。既然去不了长安,那就把长安的舆论引到平原来,这是一招好棋。

    “这,这些人都是柳大先生的至交。”崔圆当即质问。

    “可他们都是大唐的忠臣,正好让他们来看一看,我皓月书院是不是对大唐有二心。”柳曜卿说。

    “那汇演又是什么意思?”崔圆又问。

    “汇演,就是崔大人昨天看到的那场舞蹈,公示给天下人看。”柳曜卿说。

    “这……到底是谁给你们出的馊主意?”崔圆不爽地问。

    “就是你们崔氏学堂出的高才赵云。”柳曜卿得意地说。

    “果然又是他。”崔圆听了浑身一软,溜在了太守的椅子上,直愣愣的眼神盯着天花板,半响说不出话。

    “崔大人可好记得你昨日说过的话?”柳曜卿反问。

    “我说过的话可多了,不知柳先生问的哪一句?”崔圆装傻说。

    “这样啊!那我们柳大先生也不记得崔大人说过什么什么人进学的事了。”柳曜卿微微一笑说。

    “别别别,我记性很好的。”崔圆赶紧改口说。

    “这就好。我们柳大先生的记性也是很好的。柳大先生交代了,如果崔大人胆子够大,即日便可让崔芮伊来皓月书院上学。”

    “真的?!”崔圆一听,立刻来了精神。

    “现在来,还可以赶上汇演的排练,和众学子们一起学习公孙大娘的舞蹈。”柳曜卿说。

    “来人。”崔圆精神抖擞地对着大门口吼了一声。

    “大人有和吩咐?”公差立即回应。

    “派六百里加急通知杨相:经查,平原太守柳真卿,无明显谋反迹象……”崔圆说了一大堆话,最后却说:“我要回清河。”范阳,东平郡王府。

    安禄山一如既往地躺在一张宽大的软榻上,肥脑袋不停地摇摆,嘴里不断地发出可怜兮兮的语音。

    “我要死了,我要死了。这一次我是真的要死了。”安禄山说这句话的时候总是显得有气无力,倒好像他真的遇到过不去的坎儿似的。

    “主公,究竟出了何事?”高尚小心翼翼地问道。

    “皇帝老儿没信我的话,他放过了柳真卿。”安禄山说。

    “这么说来,咱们暴露了?”高尚心里一惊说。

    “那到没有。皇帝老儿现在的疑心很重,他没完全相信杨国忠的人的调查。”安禄山说。

    “这就好。只要再熬过两三个月,主公您就可以起兵了。”高尚说。

    “熬不过了,熬不过了咯。”安禄山惋惜地说:“那个姓柳的也不知道抽什么疯,居然向全国发出了一道邀请。”

    “他邀请什么?”高尚顿感不妙地问。

    “他要邀请全国的文人雅士八月十五齐聚平原郡,参加一个什么什么文艺汇演。”安禄山说。

    “八月十五,那不是咱们预定起兵的日子嘛?”高尚立刻惊呼。

    “那正好,等这些人都聚集到平原郡,咱们一窝端了。”高尚兴奋地说。

    “你是个猪脑子啊?咱们的人马都在范阳,离平原城还有上千里路呢,怎么端?”安禄山白了高尚一眼说。

    “哦!抓不了。”高尚失望地说。

    “可是,这件事跟主公您有什么关系呢?”高尚不解地问:“他们演他们的,咱们起兵咱们的。”

    “XXX,你咋比赵猪儿还猪呢?”安禄山终于忍不住发火说:“柳真卿办汇演起码要筹备好几个月吧,皇帝老儿本就对他不放心,长安肯定会派大量细作来河北,这样的话咱们这几个月还能做啥?

    安禄山一连串的反问让高尚额头直冒汗,他看了看眼前的安禄山,心里竟然腾起了一丝敬佩。

    谁说安禄山愚蠢?真正愚蠢的人压根就不可能爬到三镇节度使的高位。就刚刚从安禄山的思路来看,他做事可谓心细如发,谨小慎微。

    “主公,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高尚小心地问。

    “咱们这几个月只能暂停一切活动吧。”安禄山说:“不然我真要死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