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是顺平侯 > 第1696章 败周的罪魁祸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前院小?P禀报,有客来访,指名要见你。”檀儿声音嘟囔着嘴道,颇为不乐意的样子。

    赵云皱了皱眉:“有客要见我,你应该把我喊醒。”

    赵云声音不大,语气却是十分生硬,看也不看桌上的饭菜,抬腿就要出门。

    檀儿心中一慌,她从未见过赵云如此生冷的态度,上前张嘴想要解释,却被赵云伸手拨到一旁。

    出门走了两步,赵云忽然意识到自己对檀儿说话似乎有些重了。不过,只是略一顿足,便向前院堂屋走去。

    不只是檀儿,包括赵宅里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现在是手握数万兵马的统帅。

    他的管辖之地、统领之兵,虽然没有周国的一个制置使大,但是管辖职权却远超制置使。

    他是东瀛九国一岛的君王,一切政令法度皆出自他的口中。

    和所有手握权柄之人一样,一旦沾染了权力,就有了不容他人染指的戒备。

    所以,当檀儿不及时告诉赵云访客之事,他便不经意地流露出冷厉的一面。直至走到院中,他才醒悟过来,却也不想转身解释什么。

    走进前院堂屋,赵云看到远远就起身那人,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之色。

    那人头上戴着东坡巾,身穿藏青绸袍,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恭敬地赵云拱手一礼。

    “赵指挥使大人,在下冒昧来访,还望大人海涵。”

    “原来是孟先生,失敬失敬。”

    赵云想起此人是马宗汉回请时,介绍自己认识的一名茶商孟荣,连忙拱手请其入座。

    两三句寒暄之后,孟荣说出了来意。

    “在下有一些生意往来南北,其中商机颇多,盈利很大,不知赵大人可有意向?”

    原来在酒席上,孟荣听说赵家开设金银铺,承接了户部和兵部的银钱转运,经手的金银流水颇大,今日便登门拜访,想寻求合作。

    赵云嘴角挂着浅笑,心里却骤然一紧。

    所谓往来南北的生意,其实就是和蒙古人做生意。

    如今周蒙战斗残酷,但是令赵云不可思议的是,周国和忽必烈却从未断过互市贸易。

    就在两年前,襄阳城守将吕文德还允许蒙古人在城外建立榷场,结果蒙古人偷偷地在鹿门山修筑堡垒,完成了对襄樊的包围。

    周蒙两军?P杀的前线,尚且存在生意往来,其他没有战事的地方,生意更加频繁。

    周国向北方输出的物品主要是茶叶、丝织品、瓷器、布扇、象牙、犀牛角、各种日用品。

    北方向周输出的物品主要是皮革、玉石,人参、松子、北绢、药材等物品。

    从明面上看,周蒙之间互市,贸易广泛,对双方都有利,大大减轻了交战双方紧张的财政压力。

    可是凡事都不能只看表面。

    说起来,双方互市是互惠的,但是蒙古人受益却是极大。

    这主要是因为,周廷有一个完善的政府运行体制,而忽必烈现在还没有在北方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政府。

    完整的政府运行体制可以保证国内经济和物资之间正常运转,即便财政某些地方出现问题,也会立刻得到修补,而不至于崩溃。

    但是,蒙古军却因为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政府,而正陷入严重的社会管理危机。

    军事上看,蒙古人是头巨兽,但是社会管理上,却是一个跛子。

    蒙军占领的北地,经过几年蒙金和周金之战,人口锐减,民生凋敝。

    虽然忽必烈在汉臣的规劝下,提倡农耕,注重休养生息,稍稍缓过气来,可是生活物资依旧极其匮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蒙古人用抢夺的银钱购买南方物资。这虽不是长久之计,却是应急之举。

    现在主持北地财政的,是陪嫁奴隶出身的色目人阿合马。

    此人施行盐铁专卖法,垄断市场,低价进入,高价售出,强买强卖,从中谋取暴利,使得刚刚有所起色的北方民生再次陷入困境。

    从汉代起,中国封建王朝就开始搞盐铁垄断,一直到清代封建结束。

    不过,蒙元和汉人朝代不同。

    汉人朝代只是在生产环节、销售渠道做文章,绝对不会对消费者动歪脑筋。

    但是,阿合马主持下的蒙元盐铁专营规定,不但要建立盐铁生产、销售系统,还要强迫消费者购买。

    比如在铁器专营上,阿合马规定,全国所有农人都要去他那里更换新农具,至于旧农具,一律当做废铁卖给阿合马。

    但凡不使用官家农具者,治重罪!

    而且他卖铁器,不收官方发行的纸币中统?,一律以粮食交换!

    战乱时期,什么都没有粮食珍贵的了。

    此法只实施了一年时间,阿合马搜刮到大量粮食。仅在开封和徐州两地,就入库四万石粮食,如果算上各级官僚的运转费用、消耗和截留,数量近乎六万石。

    这些都是百姓赖以为生的口粮,被阿合马的铁器专营巧取豪夺,送成为了忽必烈的军粮。

    这种热衷掠夺不事生产的做法,若不是有着大片的领土和中原百姓受他们盘剥压榨,强行支撑,蒙军连后勤物资都没有。

    即便如此,驻扎在襄樊的前线部队依旧穷困,为了维持战局,他们向吕文德提出在前线建立榷场,以缓解军队后勤补给。

    缺乏社会管理体系,令蒙古人难以维持长期的战争。

    周蒙之战争,实际上是一场比拼国力的消耗战。

    在消耗战,即便忽必烈有张文谦、张柔、史天泽、许衡等汉人倾力维持,他的财政依然会持续恶化。

    时间一久,蒙军南下的步伐,必然被松软无力的后勤拖垮。

    赵周维持半壁江山的可能性,必然加大,甚至还有翻转局面的可能。

    然而,周国并没有人认真看出这个问题。

    他们惊慌于蒙军气势汹汹地进攻,而不断往襄樊战场那个巨大的绞肉机中,投入军力和资源。结果拖累了自己的财政。

    为了解决财政问题,除了搞“打算法”和“公田法”,贾似道等人还默许周蒙互市。

    结果,反倒让蒙军度过了财政危机,让胜利的天平一点点倒向对方。

    所以,当赵云得知南北生意在周蒙两境遍地开花,愤怒周廷在玩火**之时,也对制止蒙古大军南下有了新的想法。

    首先是制止周廷开设榷场,其次是自己通过金银铺,扰乱北地金融市场。

    第一次交涉,赵云和孟荣二人在相互试探中结束,聊了一些生意上的见闻后,相约下次细谈。

    送走孟荣后,赵云招来了李飞扬。

    随后几日,临安城里忽然出现大量的传单。

    传单详细描述了襄樊战事,并指出战事日趋严峻,而朝廷却在周蒙边境开始榷场,实为资敌。

    一时间,朝野群情激昂。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