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昏暗的房间里,那朵娇美的花朵又一次被赵云品尝。
赵云在奈良的生活,因为九条真优的介入,变得更加美好起来。
抢了能抢的之后,赵云让朱启明一边加强防御,一边休整兵卒。他在和九条真优的二人世界中,等待九条良?g的回信。
接受了九条良?g的效忠后,他拟写了一个停战盟书,让九条良?g交给天皇。从那天看到兴福寺的僧兵,赵云就知道天皇躲到哪里去了。
他并不想和那个东瀛傀儡撕破脸,现在也没到和北条时宗最后一战的时候,他需要和幕府保持一定阶段的和平。当然,这个和平,需要幕府出点血。
数日后,九条良?g风尘仆仆地回到奈良,在御所拜见赵云,天皇和幕府大体同意此项不平等条约,只是的年贡的物资上提出调整意见。
赵云看了天皇,其实就是幕府的条件,幕府承认平洋军对现有辖区的占领,每年向平洋军提供白银十万两,金两万两,马匹三百匹,绢布一万匹。
赵云原本开的价都是翻倍的,而且还有粮食的要求。
幕府恳求降低年贡,并取消粮食这一项,声称东瀛本身粮食就不足,每年都要从高丽购入。同时为了能够保障年贡的顺利缴纳,希望平洋军能够开放博多和下关港。
赵云深知放水养鱼的道理,便同意对方要求,大方地在停战盟书上签字画押。
五日后,赵云收到天皇和幕府双双签字盖章后,便大张旗鼓地率军撤回九州。
对于佐佐木泰清,赵云没有将其写入盟书中,一个小人物而已,不值得在盟书上出现,但是赵云却得到了幕府的口头承诺,将佐佐木泰清列为逆臣,全国通缉。
敲山震虎之后,赵云知道在以后的一段时期内,东瀛不会再出现什么乱子,便开始实施辽东攻略。
赵云下达各项备战命令。
其中一条命令就是,要求各厢指挥使在十天内,依托各自防区,收取九州周边各个小型岛屿,并派兵驻守。
九州周围存在着数十个大小岛屿,赵云虽然笃信自己出兵辽东,镰仓幕府未必敢做一些小动作。但是,他依然要占领那些外岛,在上面布置自己的外围力量。
驻军那些外岛是必须的,一旦幕府有异动,那些岛屿也会给平洋驻防部队事先不警。
出门前,埋下钉子,打开监控,是明智之举。
九月,赵云对平洋军驻防做了重新规划。
出云、石见、长门和周防四国由任长风和织田长秀两部驻守。任长风支持全面工作。
九州划分南北两大防区。
北方的丰前、丰后、筑前、筑后和肥前五国,由种喜儿和年富山两部驻守。
南方肥后、大隅、日向和萨摩四国由龚鑫和洪安路两部驻守。
东瀛的政务由钱超、许儒和李世昌三人总揽,庄大志、段文臣、赵明成和柳升等人分工负责。
那珂川军器厂和由张文星、王振武和崔猛负责。
雁巢军港由张倬、上井石久和西乡七郎负责。
“隐庄”由种喜儿代管。
由于鲍钺士遇刺,赵云任命卫戍军第一营指挥使肖金荣接管鲍钺士一厢军队。徐韵达所部并入卫戍军,形成厢一级别的卫戍部队,为了称呼方便,依然叫卫戍军。
一切安顿,诸事归顺,赵云带着宇文战、朱启明、方金鹤、肖金荣以及自己的卫戍军(卓雄代管)五支部队,以及一些文职官员,共约四万人,率领六艘火炮战船,和四十余艘运兵船,西渡对马海峡,分批前往耽罗。
耽罗又称耽牟罗,就是后世韩国的济州岛。
耽罗本来它一个独立王国。国王称为星主。在朝鲜半岛三国鼎立之时,摄于百济威胁,进贡称属,之后相继向新罗、高丽进贡。
高丽势大,统一朝鲜半岛之后,就将该地变为自己的一个郡县。
赵云之所以拿下耽罗,是因为这个岛屿的位置太重要了。它位于中国大陆至东瀛的季风洋流交通线上。
每年夏季,经由台湾海峡的黑潮会向东北,流至耽罗与东瀛本州岛之间海域。
每年冬春之季,刮东北风,洋流经过东瀛和耽罗,向西南直达浙江、福建沿海。
无论向南向北,只要顺着洋流,往返在耽罗(东瀛)和浙江之间,船借风力,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便可到达。而从耽罗到东瀛更是朝发夕至。
从直线距离而言,耽罗位于九州和大陆北地之间,赵云若要连接辽东和东瀛之间的海上通道,就必须拿下这个钉在大陆和东瀛之间的战略要地,否则已经占领高丽的蒙古人,就随时切断平洋军的海上交通线。
攻打耽罗,异常顺利,顺利到不能称之为攻打,而是直接上岸占领。因为,这个岛上居然没有驻军。
上岛之后,平洋军发现港口停有很多周国海船,岛上交流的大多是周人汉话,不禁愕然。
他们原以为周商主要集中在博多,没想到耽罗也有这么多人。
其实,有周一代,中国东南商人源源不断地飘海东渡,经由耽罗,进入朝鲜半岛。
这种情况,控制高丽的蒙古人一开始也不知道,后来,生活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怎么有这么多周商活跃在高丽?
于是,蒙古人开始对高丽施压,让他们加强出入境管理,杜绝周商入境。
耽罗,是周商东渡高丽的海上交通枢纽。高丽王迫不得已在耽罗增驻“防护别监”一职,加强对周商的管理。
不过,由于高丽对周国文化和物资极为向往和依赖,尽管增置防护别监,却并非实施蒙古人的控制的意志,杜绝周商进入,反而推动了周商的往来。
高丽王让耽罗地方官偷偷地为周商设置“留住客馆”,也时不时还邀请周商进入本岛,去王宫吃饭,即“赐宴内庭”。
1269年,蒙元已经在高丽设置征东行省,察觉周商依然活跃在高丽,忽必烈大为光火,派遣断事官为使臣,直接责问。
但是,责问的结果也不理想。
因为征东行省每年向高丽王廷索贡。而高丽所进贡的乌梅、花梨、藤席等物,都不是高丽自产,全部是来自周商。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坐镇征东行省的蒙古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直到1273年,蒙汉军与高丽军,讨伐逃窜到在耽罗的“叛将”金通精,直接占领耽罗,在耽罗置达鲁花赤,留下蒙汉军一个百户戍守,才彻底抹去了周商在耽罗的痕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