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四百八十九章 秦良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占春和于大海都是四川名将曾英的得力部将,都骁勇善战,曾与张献忠大战无数次,名震川东!

    至于王兴,则是恩平守备,也是方浩最早招降的一批人,当时因为肇庆府形势危急,兵寡将少,所以方浩派礼部尚书吴炳前去游说。

    虽然对方最后同意归附大明正朔,但却迟迟不愿领兵前往肇庆府,这让方浩很是生气。

    而今,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大明朝廷谋臣猛将如云,精兵强将更是数不胜数,可谓人才济济,王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此人好勇尚义,膂力惊人,遇事精细谨慎,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谋将。

    而且,历史上,王兴与平南王尚可喜在新宁鏖战三个月,斩敌一万有余,最后更是穿朝衣捧敕书,与老母、夫人及侍妾等十五人共同殉国,可歌可泣。

    这种人还是值得重用的,所以方浩决定先让他当个副将,去云南检验一下能力,然后视情况安排官职,杨展、王祥、李占春和于大海四人也是如此。

    “臣领旨谢恩!”杨展五人均大喜过望道。

    特别是王兴,他之前因为绍武帝的原因,心存顾虑,所以迟迟没有真心归附永历朝廷。

    现在看来,他真是蠢得无可救药!这么一个英明神武的大明天子,他竟然还犹豫不决那么久,真是罪该万死!

    好在大明天子并没有计较他的罪过,给了他将功折罪的机会,这真是太好了!

    “秦爱卿,你姑母身子可还好?”方浩突然看向秦翼明问道。

    秦翼明听此先是一愣,随即点头道:

    “姑母身子十分硬朗,只是这几天茶饭不思,很是让人头疼。”

    “哦?这是为何?”方浩疑惑地问道。

    “当初姑母坚持要觐见皇上,所以从四川出发,赶了三个多月的路,才抵达肇庆府,本以为可以见到皇上,但却没想到皇上竟然已经御驾亲征,去了湖广。”秦翼明解释道。

    “无奈之下,姑母只能苦苦等待,好在不久前,皇上终于班师回朝,姑母立即求见,却得知皇上已经深居宫中,谁也不见。”

    听到这里,方浩脸色猛地一沉,霍然看向了瞿式耜。

    “瞿爱卿,这是怎么回事?”他冷冷地质问道。

    这段时间他虽然深居宫中,但却时常接见瞿式耜,询问一些事情,可他从头到尾,也没有听说哪个归附之人曾求见过。

    “皇上,臣不知此事啊!”察觉到皇上语气之中的冷意,瞿式耜连忙解释道。

    “罚俸三个月!”方浩不容置否地说道。

    对方身为内阁首辅,不管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此事,都难辞其咎!

    瞿式耜听此先是一惊,随即应诺道:

    “臣领旨谢恩!”

    一众大臣听此,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首辅瞿式耜可是皇上最宠信的大臣之一,现在这是怎么了?皇上怎么突然发这么大的脾气?

    一时之间,众臣人心惶惶,谁也不敢乱说话。

    “张福禄!”方浩突然轻喝一声。

    “老奴在!”

    “你立即随秦爱卿去一趟,将其姑母秦良玉请来,记住,朕允许她在午门内下轿。”方浩语出惊人道。

    张福禄听此大惊,好半天才应诺道:

    “老奴领旨。”

    秦翼明更是直接惊呆了,他做梦都没想到,皇上竟然对姑母如此器重和恩宠!

    一众大臣听到这里,都十分震惊,但却没有哪一个人敢多说什么。

    等张福禄和秦翼明离去后,方浩扫视了一眼众臣,然后一语不发地默默等待着。

    他之所以赐封秦翼明,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因为此人的战功,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秦良玉!

    说到秦良玉,方浩满是感慨,上一世,他在看完秦良玉波澜壮阔的一生后,被深深触动了,久久都无法释怀。

    如果说柳如是乃千古奇女子,那秦良玉便是千古女豪杰,且没有之一!

    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并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称赞,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

    明万历二年,秦良玉出生于四川忠州的一个大户人家,但与其他千金小姐不同的是,她从小便活泼好动,“喜谈兵”。

    年长后,她胆智过人,擅长骑射,又擅文章,且姿态文雅,娴静温柔。

    她亲自领兵,号称“白杆兵”,治兵行军,号令严明,且远近闻名。

    万历二十七年,杨应龙叛乱,秦良玉和其丈夫,也就是石柱宣抚使马千乘共同领兵三千平乱,“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

    万历四十一年,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告,病死于云阳的监狱,秦良玉于是代领马千乘的职位。

    泰昌元年,鞑子入侵辽东,远在四川的秦良玉奉诏,携家带口前往支援,第二年,秦良玉的亲哥哥秦邦屏、秦邦翰在浑河与鞑子血战,均战死沙场,仅有弟弟秦民屏突围而出。

    同年九月,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在四川造反,秦良玉率兵征讨,连战连胜,逼得奢崇明自杀。

    次年,贵州水西宣抚司土司安邦彦造反,明末名将、军事家王三善率领两万人马,大破安邦彦十万反贼,但因后援不继,粮饷断绝,王三善撤退时被安邦彦伏击。

    时任副总兵的秦民屏率军断后,初期大破贼兵,屡战屡胜,但终因寡不敌众,血战至死,秦民屏两个儿子秦佐明、秦祚明突围而出,但也重伤垂死。

    巡抚王三善最后也被安邦彦生擒,因拒不投降,且大骂不止而被杀。

    崇祯三年,皇太极举兵叩关,秦良玉奉诏勤王,拿出全部家产充作军饷。次年,阿迷州土司普名声造反,侄子秦拱明率军征讨,血战至死。

    崇祯六年,秦良玉儿媳张凤仪,又一位声名赫赫的巾帼英雄,在侯家庄与贼寇王自用鏖战,死战不降,最后壮烈牺牲。

    崇祯七年,张献忠攻陷夔州,秦良玉率军攻来,张献忠闻讯不战而逃,秦良玉率军追击,大败张献忠,使之退走湖广。

    崇祯十三年,与李自成、张献忠齐名的贼寇罗汝才,率兵攻打夔州,秦良玉率军攻来,罗汝才闻讯不战而逃。

    秦良玉率军猛追,大破罗汝才,或杀或俘其手下大部分骁将,几乎杀光了对方精锐,并夺了对方帅旗,罗汝才就此一蹶不振。

    两年后,贼寇攻打湖广,秦良玉独子马祥麟坚守襄阳,城破后殉国。

    死前,他给母亲秦良玉写信:“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

    而秦良玉的回信只有一句:“好!好!真吾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