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五百三十五章 边境练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比如,中山王徐达、黔宁王沐英、河间王张玉这些人,他们要么是大明开国功臣,要么是靖难功臣,被太祖、成祖赐封,世袭罔替,甚至死后还被封王,配享太庙。

    皇上这一道圣旨,可是直接推翻了大明祖制,否定了那些功臣的功劳,更是否定了太祖、成祖等大明历代帝王的决定和意志!

    毕竟,大明每一任帝王,几乎或多或少都会赐封爵位。

    “诸位爱卿不必多言,此事朕意已决!”方浩不容置否地说道。

    他之所以要颁布这道圣旨,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很久后决定的。

    现代网络上有一个言论甚嚣尘上:“明朝百万朱氏皇族吃空大明王朝,祸国殃民!”

    明朝真的有百万皇室宗亲吗?当然不是!这种明显带有攻击性质的言论,暴露了当下一部分网民的素质和知识水平。

    实际上,明朝刚刚建立时,算上朱元璋本人,也只有宗亲十二人,至嘉靖中叶,亲王三十人,其他宗室人数约为一万五千上下,至隆庆年间,宗室人数上涨到两万八千左右。

    而到了崇祯年间,亲王三十一人,其余宗亲共计二十二万一千六百余人,虽不到百万,但这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不过,虽然宗亲有二十多万,但却不是每一个人都受朝廷供养,很多地位低下的宗亲,其实连饭都吃不饱。

    “贫乏者十居五六,其有室如,突无烟而衣露胫者,亦病极矣……”换句话说,十之五六的宗亲,虽然挂着皇室的头衔,但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百万宗亲吃空大明”这种言论虽然严重失实,且带有极大的抹黑意图,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朝宗亲的确给大明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以嘉靖朝为例,当时河南地方财政收入一年为八十四万石,而需要供给皇室宗亲的是一百九十二万石,缺口一百零八万石。

    山西地方财政收入一年为一百五十二万石,而山西皇室宗亲每年消耗的俸禄为三百一十二万石,缺口高达一百六十万石。

    到了明朝末年,朝廷财政支出中,宗室支出占比高达百分之五十二,而朝廷维持正常开支,必然要增加税收。

    这其中,占着超过天下大半土地的皇室宗亲却不交税,税收的压力全部转移到了百姓身上,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天灾人祸,百姓必定造反!

    明朝皇室宗亲圈地也十分严重,他们占着大量土地,却不上税,大大削弱了明朝财政收入,甚至还直接抢夺地方税收权。

    举例来说,万历时,成都府十一州县,王府占了十分之七,军屯十分之二,民田仅有十分之一!

    如此一来,朝廷可征的田赋大为减少,而失地的农民也大为增多,为后世各地农民起义埋下祸根。

    不仅宗亲,其他公、候、伯等爵位也是如此,方浩现在是要毕其功于一役,直接来一招釜底抽薪,彻底解决这种祸患和问题。

    “皇上……”瞿式耜还欲再说些什么,却被方浩直接打断了。

    “瞿爱卿,你们内阁尽快拟定圣旨吧!”

    瞿式耜听此,哪怕有再多的话语,也只能无奈作罢。

    “臣遵旨!”

    议定了这件大事后,方浩突然看向人群中的吕大器。

    “吕爱卿,鞑子这段时间有何动静?”

    吕大器听此,连忙出班道:

    “回禀皇上,自从议和后,陕西的汉中府、西安府,河南的南阳府、汝宁府、归德府,山东的兖州府,均有大量的鞑子在每日练兵,声势十分浩大。”

    听到这话,大殿内不少文臣武将都忍不住眉头紧皱起来,脸上隐隐出现了一丝担忧。

    汉中、西安等地可都是大明与鞑子的南北交界之地,鞑子故意在这些地方练兵,其意不言而喻。

    方浩听此,脸上不仅没有出现半点忧虑,反而露出了讥讽的笑容。

    “多尔衮,你竟然玩这种小把戏,朕真是高看你了。”

    他知道多尔衮想干嘛,就是陈兵“边境”,给大明造成军事压力,致使人心惶惶,无论官员还是百姓,都无法心安。

    “皇上!臣以为我大明也应在夔州、襄阳、德安、徐州等地练兵,以防鞑子突然来袭!”瞿式耜建议道。

    “瞿大人言之有理,鞑子素来狡诈,且不守信义,议和于他们而言,没有半点约束力。”李永茂连忙附和道。

    “皇上,所谓防范于未然,臣以为,不管鞑子在汉中、西安等地练兵是何意图,我大明都应未雨绸缪,以防不测。”陈子壮出班道。

    “皇上,臣愿领兵前往夔州、襄阳等地驻守,每日操练兵马,震慑北方的鞑子!”焦琏主动请缨道。

    “皇上,臣也愿前往!”林时望跟着说道。

    “诸位爱卿稍安勿躁。”方浩一脸平静地说道,“鞑子九酋愚不可及,随意练兵,劳民伤财,我们又何必跟着他一起闹腾。”

    “皇上,鞑子狡诈,不得不防啊!”瞿式耜连忙劝说道。

    “无妨,一方面派人盯紧汉中、西安等地的鞑子,一方面派出大军常年镇守四川和湖广两地,一旦鞑子有任何异动,立即率兵攻打!”方浩不以为意道。

    江南乃大明目前中枢所在,鞑子就算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冒犯江南,除非多尔衮亲自领兵前来。

    “可是皇上,鞑子不动则已,一动必定是雷霆一击,到时候我军可能无法及时做出反应!”瞿式耜担忧道。

    鞑子在“边境”练兵,猝不及防之下发动攻击,夔州、襄阳等地必定首当其冲,难以抵挡。

    “放心,朕可以肯定,三年内,鞑子九酋绝对不会和我大明擅起兵戈。”方浩信誓旦旦地说道。

    当初多尔衮之所以同意议和,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手中那张治疗“不生”之疾的药方。

    按照约定,三年后,他才会将药方送到多尔衮手上,只要多尔衮不傻,就绝对不会擅自动兵,除非他不想要子嗣了。

    其他人或许不知道,但方浩却很清楚,多尔衮对子嗣究竟有多么渴望!

    历史上,他晋封皇父摄政王,架空福临,未奉皇帝旨意,却一律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

    但不论怎样,他至死都没有迈出那最终一步!

    这究竟是为何?还不是因为他无子!

    他哪怕篡位了,也无人继承,百年之后,皇位只能传给外人,徒呼奈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