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黑井古镇之百花深处 > 第一百六十章 谋定而动(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文子圭进李大人府时,李大人的手下却兵分两路,冲着子锡家奔去。

    一队人少些,只三五个,骑着马沿正街去子锡府上。

    子锡多日不回,府中现在是何松、何夫人与善云等人住着,门外看守全是何松的人,个个精明强干。

    见到李大人手下来,并未阻拦,打个招呼便让人进府去。

    不多时,将家中两位账房先生押出门外,还抬走了几大箱东西。

    另一队人多些,约有二十多人,个个全付武装,沿小路去到子锡与婉洁居住的小院。

    偷偷将院子围成铁桶般,带头的才拿出封条贴上,另用木板将大门、窗户尽数封上。

    此时天色尚早,子锡还未出门,听到外间的动静,带人想要出来查看,却已经无法出门。

    院中小厮对外间喝问道:“大胆,来者何人!难道不知这里是文家二爷的宅邸!”

    子锡心中猜测,怕是何松上门滋事,好歹自己院中也有十余名守卫,问清楚了动手便是。

    倒不怕他!

    哪知,外间人客客气气地答道:“咱们是李大人派来保护文二爷周全的。李大人说,近日匪患猖獗,请文家二爷在此静心休养,外间有咱们守着便是。”

    “李大人!”子锡震惊。

    这是唱的哪出?

    自己与李初民往日无冤近日无仇。

    哪怕李初民与何松交好,自己与何松之事乃家事,李初民绝不可能为私事动用兵丁!

    来人答得如此客气,子锡若是就此翻脸发作闯出去,就是与李初民过不去。

    子锡问了想,客气地说道:“大人公务繁忙,不敢劳烦李大人为在下劳师动众!”

    “文二爷,既然明白李大人一片苦心,就请静心休养便是。”外间人答道。

    “在下盐场还有些事务需要处理,这便要出去!还请大人行个方便!”子锡说。

    “这可不行!李大人既安排咱们来守着,文二爷莫要为难小的。如若不然,小的只好得罪了!”外面的人严词拒绝。

    子锡一听对方语带威胁,心中恼怒,立时就要跳将起来!

    小厮们个个摩拳擦掌,只等着子锡一声令下,便要强冲出去。

    子锡向来行事有些冲动,平日遇事总有陈管事在旁规劝着。

    现在,陈管事不在,手下人竟然无人想到要劝上半句。

    此时,婉洁身边的小丫头匆忙跑来,说:“老爷,姨娘请您进去!”

    子锡叹了口气,心中再恼怒,始终还是放不下卧床的婉洁,便吩咐道:“你们在此守好!”,说完,快步向房中走去。

    原来,是婉洁听见外间动静,生怕子锡冲动误事,忙让人去请他。

    “锡哥,此时不可动气……”婉洁强打精神婉言相劝。

    “欺人太甚!什么匪患!什么护卫!不过是借口!没有这个道理,还有没有王法了!”子锡怒骂到:“凭他是谁,平白无故将人困在此!没这个道理!”

    婉洁见他暴怒,便顺着他的话,轻声细语说道:“是啊!平白无故的……锡哥,可有想过,李大人究竟是为何?想来,李大人总有些缘故……”

    “何故?”子锡确实没有想明白,他的暴怒只因为被困,婉洁这么一问,他才认真的又考虑。

    “为何松?还是盐场的事?可是,盐场近来并没有什么事啊?”子锡疑惑道:“那多半就是为何松出气来了!”

    婉洁小产后,身体尚未恢复,斜倚在床头,云鬓微微松开,一身青绿薄衣病西施一般。

    只见她气息微弱,却摇了摇头,小声说:“妾也猜不到……只是想,哪怕是为私,李大人必定已经想好了由头才来,闹将起来反而大家没有转圜余地。若为公,闹起来锡哥反而又落下另一桩罪过……”

    听她分析,子锡觉得,似乎是这么个道理。

    “那,总不能在此坐困啊?”子锡说。

    婉洁想了想,说:“不如安排人偷偷递出消息去……看看老太太与大爷那边可有办法帮忙从旁周旋?”

    “嗯……”子锡略沉思,说:“此事不可惊动母亲,大哥那边……我想想……派谁去……”

    婉洁知道子锡是怕老太太担心,叹一声道:“唉……锡哥,若是因为何大人的事……不惊动老太太怕是不行……”

    “哦?”

    “老太太向来看重夫人,夫人也尊重老太太,此次,若真是何松大人生事,除了老太太与夫人,还有谁能劝解得了?”婉洁道。

    她说得不是没有道理。

    子锡听完,安慰道:“洁儿,你且安心养着,外间的事有我呢!”

    说完子锡便走了出去,心中还是打定主意,先不告诉母亲。

    李大人府中,各位当家人心中如有千斤重石。

    原来,李初民所说的大事便是要提高盐业课税。

    他先是洋洋洒洒地长篇大论一番,再说到近日匪患和运盐马帮被抢的事,感叹道:“团防办不好,可是地方的失职,无论再难,这一桩事必定要办好。”

    土匪的事儿,并不是这两年才有,各家大户各有各的办法防范,官府也日夜巡防着。

    至于平头百姓们,家中没有多少余粮,土匪哪里看得不上。

    李大人突然拿这个说事,目的就在于盐税。

    可是,近年来战火不断,柴薪日贵。

    盐巴外运经常遇到种种意外,导致各家盐号不得不自己花费重金添置些枪弹,护着马帮。

    就算如此,有盐运司盯着,虽然私底下各显神通,但明面上谁家的税赋也不敢少交一文。

    凡此种种,已经让往日阔绰的盐商有重负难堪之感。

    此次,李大人提出,在原来盐运司上收的盐税基础上,再增加捐团费、捐路费等几项,真可谓是雪上加霜。

    众当家人听后,在下面议论纷纷。

    李大人已经料到会有此反应,气定神闲地笑了笑,说:“各位当家人,说话都是算得了数的!匪患不除,百姓难安,各位家大业大,也莫要忘记惠及四方。”

    “这......李大人,近年来生意难做,产量大不如前......”张老爷面露难色道。

    “呵呵......这个不用担心,按产量来。”李大人摇了摇扇子,笑道:“不用劳烦各位当家人再派人手,我这边的文书自会安排人手去计量,各位放心!”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