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开局就成了天赐之子! > 第17章 功名成就,大发水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生在世,求的就是一世声名,老和尚我这辈子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就已经知足了。”

    姚广孝手捏着佛珠,脸上的表情一片祥和,随后有些感叹地说道:“回想五十年前,我还是一介草民,空有一身本事,却无从出手,可当我遇到了当时的燕王殿下时,我知道,老和尚我的机会来了!”

    朱瞻离都听的津津有味。

    听闻不如亲身听从本身的诉说。

    思绪被缓缓带入了几十年前。

    那一天,姚广孝是读书考取功名不行,做商人也不行。

    绝望,让人绝望的就是,一事无成。

    “最后我心如死灰,出家后,拜在了一位道家高人的门下,学习阴阳五行之术。”

    “他说我将来手上会沾满鲜血和杀戮!我这才燃起新的希望。直到最后,三十年后。”

    “我看到了还是青年时候的燕王殿下朱棣,长着一副帝王模样的脸颊。”

    最后送了一句话给殿下。

    “王爷要是就蕃,我送一顶白帽子给你戴!”

    这话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朱棣就是未来的皇帝!

    九五至尊。

    事实上,姚广孝也证明了自己的本事,无论是才学以及才情,他都不输给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宰相。

    唯独在这件事上,没有过关。

    “皇上,臣从不后悔做了这件事,但是臣后悔的是,臣的手上早已经沾满了鲜血和仇恨……”

    姚广孝的话,朱棣不可能听不明白,他的眼里闪过了一丝复杂,但很快就被苦笑占满了:“呵呵,现在你给朕说这些有的没的事情,那都已经过去了,错就是错,但朕不会认!朕是皇上,是大明的天子!”

    “皇上可以不在乎这些名声,但臣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不能不在乎。”

    姚广孝苦笑不已,颤抖地手指已经暴露了他的内心其实极为不平。

    “人老了,身边已经没有一个亲人,臣也只能用这点名气,来向史书证明老和尚我来过这个世界!”

    “老和尚,没想到你居然还有这种觉悟。”

    坐在一旁的朱棣站起身来,脸上燃起了一抹兴趣,而后来到了抱着朱瞻离,朝着大门走去。

    “既然少常已经答应了我,朕也该走了,不打扰老和尚你静修了。”

    被抱着的朱瞻离,听到姚广孝的那些话,内心也有些触动。

    来到这个封建王朝,若是不疯狂一把,那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

    他不想成为史上最差的穿越者。

    朱瞻离现在身为小皇孙,未来的成就最低都是一个王爷。

    不过看到姚广孝和朱棣的样子。

    未来的朱瞻离,怕不只是一个王爷这么简单。

    ……

    很快,一年的时间过去了。

    这一年时间里,朱瞻离已经两岁了。

    同时也拜了黑衣宰相姚广孝为师。

    只是现在朱瞻离还只是一个小孩子,他不想太显眼,即使跟着姚广孝学习,也只是故意装成一知半解的样子,不像一个神童。

    毕竟皇家血脉之间厮杀可是非常严重,朱瞻离不想成为一个牺牲品。

    装成一个只懂一点点文学的样子就可以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这句名言,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凡是喜欢强出头的人,到了最后结果一定不会太好。

    但是呢,装蒜可不容易的事情,至少便宜师父姚广孝就看出来了苗头,但是并没有点破朱瞻离。

    这一年来,朱瞻离大部分时间都在朱棣身边,为了早日赚取长生值,这完全值得!

    不过啊,这一年来,也才赚取了三年的长生值。

    果然随着朱瞻离年龄的变化,长生值是越来越不好赚取了。

    两岁的朱瞻离,也就落得一个天生神力的称呼,在文学上面,因为藏拙的缘故,反而落得一个寻常文生的名声。

    而且长的也特别高。

    因为现在能跑能走了,加上永乐皇帝朱棣经常批阅奏折,陪着朱瞻离的时间也少。

    每天这太和殿都被朱瞻离弄的鸡飞狗跳。

    后面跟着一群太监和宫女,生怕小皇子伤到自己,在后边小心翼翼地护着他。

    过了一会儿,朱瞻离来到了御书房,一走到门口。

    那门前穿着肃然黑甲的侍卫,便立刻向着朱瞻离行礼:“属下见过殿下!”

    “起来吧,小点声。”

    朱瞻离做了一个小点声音的动作。

    然后就偷偷地趴在窗口上,想要听听大臣们和朱棣之间的谈话。

    想知道他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忽然。

    “砰……”

    “混账,一群臭八邱!”

    “我永乐一朝就养了你们这帮废物吗?”

    “山东不下雨,干旱了已经三个月。”

    “山东寸粒粮食未收。”

    “民,衣不果体,食不果腹。”

    “朕记得,给你们的俸禄也不少,每天不愁吃喝,高枕无忧,怎么了,让你们拿出一个办法,都想不出来吗?”

    听到这话的众多大臣脸都被黑了,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大部分大臣则是选择不触朱棣的怒火,在下面一言不发,生怕引火上身。

    现在要是说不对话,恐怕这辈子的官就要被一撸到底了。

    朱棣气的浑身发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首先来到了内阁首辅杨士奇的跟前,询问道:

    “杨士奇,杨阁老,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回皇上的话,对于这件事,臣觉得应该严加惩处地方官员,若非是他们掺合着个人私欲不报,怎么会引起地方百姓暴动?”

    杨士奇跪在地上,低着头诉说着自己的看法。

    “臣以为,现在应该立刻派钦差过去发粮赈灾,以安抚百姓之心为主!”

    这个回答非常中肯,现在这种办法确实能稳住民心民情。

    若不是百姓都暴动了,只怕那些该死的贪官,都不可能把这件事报到朝廷上来。

    都怪山东的那些王八蛋,居然这么晚才把事情报上来。

    听说那边,很多为富不仁的地主,都被愤怒的百姓给杀了。

    要说,百姓能有什么错?

    他们只是想吃饱饭,可是那些人,占着茅坑不拉屎,坐镇一方,却不为百姓谋半点福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