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开局就成了天赐之子! > 第53章 制度优越,莫敢不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个快年过中年的男人,被一个六岁不到的孩子,用知识给打败了。

    说出去,都让人觉得脸红和丢人。

    不过……这位汉王爷,似乎不是那么在意这件事。

    “小东西,既然你提到了商鞅,不妨来说说看,他对秦国的贡献如何?”

    朱棣也被勾起了兴趣,起了一些试探这小东西学识之意。

    至于旁边的汉王爷,当然是只能自动被忽视掉了。

    往往很多时候,治国输是输在了制度之上,而不是输在了大臣身上。

    儒家的学说没有错,法家的学说也没有错,两者都是互相在各自的领域里面占得一席之地。

    不然为什么当年先秦会允许百家之学在天下流传?

    有了学说,就有争辩,有了争辩就有进步。

    如果天下几千年都是一种思想,没有任何争辩,没有任何改变,什么都不会改变,什么都会是始终如一。

    只有适合大明的学术,没有唯一的学术。

    如今的大明外忧内患。

    外指的是外敌。

    内指的是民生。

    “皇爷爷!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兴旺衰败,自有定论,天下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朱瞻离只说了这一句话,然后就只顾自己去练毛笔字去了。

    既然都来了大明,那肯定是回不去了。

    有了一手好毛笔字,钢笔字也能练的有来有回,让人至少不敢小瞧。

    古时候讲究,字如其人,并非不是没有道理,那是全然有用的东西。

    而朱棣却愣在了原处。

    突然却嘴角露出了一丝满意。

    难道不是吗?

    让人惊叹的言论。

    天下兴盛的时候,是老百姓受苦,天下不好的时候,还是老百姓受苦,无论如何都是老百姓日子过得不好。

    “小东西,皇爷爷也正在疑惑另一件事,为什么自先秦流传至今的法家,已经修改了无数次,还是有不少人无法学会,这到底是为什么?”

    朱棣也是陷入了死循环之中。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没有办法能在多种问题下,成功的办好,办成每一件事。

    大明其实在百姓之中做的非常好,但在官员上面就做的不行了。

    官员们常常是因为俸禄不够。

    人的欲望本就是无底线的,能得到更好的,那当然是想得到更加好的。

    “天下要说谁最爱百姓,那自然是皇爷爷您!朝廷的官员们都有私心,想为了自己去谋福利,这没有什么不对,换谁到了那种高度,可能都会这样去做。”

    朱瞻离也是随口说出了这些话来。

    本身很多事情就不是想象之中那么简单。

    皇帝比起朝中大臣,要更加爱惜天下百姓。

    因为百姓为水,君为鱼。

    君要是没有了水就活不下去了,可是臣要是没有了君,还可以重新再推举一个人出来当新君。

    人心!

    “小东西,你说的没错啊,这些都是你自己看书学习到的?”

    朱棣有点意外了。

    仔细回想了一下,这小家伙每天除了看书就是练字。

    只怕也是没有外人可以接触他。

    真是天才。

    能够自学到这种地步,完全就只需要一个引路人,就可以完成人世间百分之八九十的事情,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一旁的朱高煦本想灰溜溜的离去,听到朱瞻离说着一些他自己听不懂的言论时,表情顿时变得复杂无比了起来。

    本来是他过来找自家老爹诉苦,现在倒好了,彻底给反了过来。

    很多事情,不是只依靠蛮干就能解决一切,需要用巧力去干,才能够把事情办好,办妥,办完整。

    现在倒好,他汉王爷成了一个真正的傻逼,只能现在单看着自家老爷子在上边说话了。

    简直无辜极了。

    好了,现在他变成陪村了,再继续待下去,恐怕就要自取其辱了。

    这小崽子,比起朱瞻离那个小狼崽子,更加极具威胁,如果要是用上那小子和他之间争夺,这件事情是不是会变得很有意思呢?

    朱高煦此刻心里只能想到这一招。

    过了许久。

    他站在原地,还在听着朱棣和朱瞻离之间的对话,时不时绕耳抓腮。

    实在是太无聊了啊!

    好就好在。

    永乐皇帝还没有忘了他这位汉王爷。

    朱棣扭过头,失望地看着他:“汉王爷啊汉王爷,你实在是太让朕失望了!

    前段时间还有大臣跟朕说,山东不下雨,全是你汉王爷失德所致。

    朕开始不信。

    现在看来,朕已经信了一大半。

    一年的时间,你什么都没有学会,反而是一身肥膘又多出了十数斤。”

    “啊?爹,是哪个混账说的?我现在就去砍了他!”

    朱高煦一脸阴冷。

    正愁一肚子怨火没地方发泄,现在就有人过来当沙包了。

    朱瞻离看到这里,都是微微眯了眯眼睛。

    这汉王爷,真是一把好枪啊。

    这很明显就是皇爷爷耍他的,他还直接信了。

    真不愧是二叔啊!

    “够了,你汉王爷几十年读书都白读了,曾经夫子教你读书,你就是这样学习的吗?朕对你实在是太失望了。

    在学识上,您汉王连你的五岁侄儿,都比不过,出去后,以后不要说你是朕的儿子!丢人现眼,我老朱家丢不起这个人!”

    朱棣直接对着朱高煦一顿火力输出,就差点亲自用脚将他赶出去了。

    “来人,送汉王爷出去!”

    此刻,朱棣再也不想听这个混账儿子说话了。

    毫无任何学识,只会挥舞刀枪棍棒,这样怎么去做一个皇帝?

    就算是自己再疼爱他,也不敢把大明交给这样的人!

    真交出去了,那才是对大明的不负责任!

    连续三四代大明的皇帝,都喜欢征战,把天下百姓搞的水深火热。

    这样下去怎么办?

    一定又是百姓造反,加上其中一些有心人,在其中推波助澜,然后事情越变越大。

    “滚回去,给朕抄写大明律法一万遍,抄不完不准出王府!”

    最后在朱棣的命令下,一众侍卫架着汉王爷出门了。

    离开大殿后,侍卫们这才敢放下汉王。

    “你们这几个家伙是不是不想活了?”汉王气急败坏极了。

    “皇上在,汉王您又不是不知道,我们还想多活几年呢!”

    侍卫们都无语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