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开局就成了天赐之子! > 第107章 今早解决,巡视民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后,朱瞻离也放心了不少。

    如果完成这个任务,估计距离打造仙秦也会越来越快,不会慢多少。

    如今大明的科举制度,虽然和未来二十一世纪是越来越接近。

    可实际上还是有所偏差。

    这个时代科举,是按照八股文取士。

    童生,秀才,举人,进士。

    这便是科举所分出来的等级。

    死读书出来的朝臣,都是一些理想主义者。

    事实和理想完全是两回事。

    理想主义者只需要动动嘴巴,然后下面的一众朝臣就得跑断大腿。

    这是本质上的问题。

    “能文能干实事,才是科举真正的目的性,大明的科举过于禁锢朝臣的思想。

    让他们学习礼仪和圣人之言,不过只是一时应付,事实并不可能永远坚持下去。

    瞻离以为,若是想找到真正实干的朝臣,科举的八股文考试,应该放宽,并不应该实行严格的死板的文之优秀,取之。

    应在八股文的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科目,例如实践,或者是以及其他方面所需要的人才,进行科目取之。”

    过了一会儿,朱瞻离把自己的见解也给说了出来。

    这种观点,也让朱棣有了一点不解。

    “小瞻离,固然科举有弊端,可是若是设立了其他科目,那不是更加加大了科举的难度,这样重新设立的科举,那还有什么意义?”

    皱了皱眉头的朱棣,觉得孙儿这个思想,有些不对。

    因为自古以来,科举就已经被设立为国家大事。

    若是随意更改科举,肯定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天下百姓,恐怕有大部分人也会难以接受,读了半辈子书的人,为的就是考取功名。

    这么一句话,就改变了他们的考试根本,怎么能不让人愤怒?

    “皇爷爷,您应该没有巡视过民间吧?”

    朱瞻离没有再回答这个问题。

    想让一个人明白某些事情,其实只需要亲身经历一次就够了。

    若是伟大的永乐大帝,易容之后,参加一次科举。

    会不会有所改变?

    他想,应该会吧。

    天下人,都在拼命的念书,为的就是一个仕途,圣人之言,哪有什么约束力。

    八股文取士,其实本质就是选取一些品格优秀的人才,来为朝廷所用。

    可实际上呢?

    不是这样。

    科举能够高中的人,大多数都是有着世家之人在背后。

    没有背景,一个寻常的老百姓,想要一步登天?

    那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这个时期的状元郎,含金量虽然也高,可也就是一个文人。

    “巡视民间?”朱棣不解,然后很快脑海就闪过了一个有趣的念头:“小东西,你的这个想法很不错,过几日,朕便带你一同去民间好好玩玩。”

    “谢谢皇爷爷理解,要是皇爷爷真的能够理解瞻离,那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对天下百姓都会有不小的助力。”

    “小东西都学会拍马屁了?不过朕喜欢!”

    民间啊,对于朱棣来说,也是一个新鲜词。

    从侄子手中拿下这个天下后,他就没有一天好好休息过。

    很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

    因为前朝的一些教训,他不敢放松。

    时常睡着之后,会遇到一些奇异的事情,比方说建文那个小王八蛋和父皇一起欺骗他,让他提前造反……

    朱棣真的好久没有放松放松了。

    不过眼下还有一件事情没有解决。

    来自草原上的威胁,自从几个月之前,小家伙打造出马具三件套之后,对于草原上战事,他也放心了许多。

    这次派遣过去的将士不说能全灭那帮蛮子,至少能够把他们打的很惨。

    一旁的朱瞻离考虑的是大局上的事情,他没有考虑过局部发生的小事。

    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下达下去,也需要时间来印证。

    符合当下国情,大明国库亏空,户部几乎等于没钱,年年预算都不够。

    大明的国度如今在北方。

    几百年前,大宋丢掉了北方,大部分的富商都跑到了南方,所以南方一直都是天下的经济中心。

    商人在大明最没有地位,一直都是贱商。

    不过,这在朱瞻离眼里不是事。

    只要改变一下这个科举,那么一切就会都有余地了。

    当前,武官的问题基本解决。

    剩下的就只有文官了。

    文官这个问题不解决,造成文官集团尾大甩不掉非常麻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