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开局就成了天赐之子! > 第192章 权臣抬头,亲眼所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错不错,小瞻离你这里菜的种类,又变得更多了。”

    朱棣一阵感慨:“有机会我一定要亲口尝尝。”

    望着眼前这些自己从未见过的菜,感到了震撼。

    大明天下的菜何其之多,只是要说所有菜都吃,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不是当皇帝就能天天山珍海味。

    不是这样。

    “吴常农是那个锦衣卫里的好手吧?没想到这小

    子还能有种菜的才能!”

    朱棣大为感叹。

    自家小瞻离能发现这样的人才。

    还真是大明疆域之大,从不缺少任何一个人才。

    “对啊,皇爷爷,我大明什么时候缺少过人才了?”

    朱瞻离笑道:“前几日那几名工科的进士,皇爷爷不是已经看到了?特别是那位状元郎,工部有了他的加入,只怕那些新式火枪不再是问题。”

    后装燧发枪的难度极其之高,其中的零件和平常事情都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大明的火枪最大的弊端就是装弹速度,以及它的威力,还有一个就是会大大受到天气的影响。

    天气的影响非常之大。

    如果忽视这一点,只怕用上十万支火枪队,对上一个倾盆大雨,定会大败而归。

    火枪火枪,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火药的威力,但凡火药受到天气影响,只怕会引起大乱。

    “哦?说起来,工部的研究现在怎么样了?”

    朱棣眼里闪过了一丝兴致:“新式火枪还是你这个小娃娃所提出来的东西,前阵子不是还说研究到了关键时刻?”

    工部弄出来的那些东西,就算是六部其他人看到都害怕的远远的离开。

    要知道,一块千斤重的大石头,说被火药炸碎就瞬间被炸成了无数块小碎片。

    令人唏嘘不已。

    “昨天吏部和礼部的人,还来找朕,说是要让工部的那些人,搬出北京城,这样的人留在北京城实在是太危险了,小瞻离你怎么看?”

    朱棣突然想起了这个问题,似笑非笑的问道。

    “爷爷啊,工部的火药和武器,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确实对咱们会有一定得威胁,但他们这股力量一定得掌握在咱们自己手中,才能叫人放心!”

    一说到这里,朱瞻离嘴角就露出了一丝笑意:“他们研究的东西,可以都在范围之内,但绝对不可以离开皇宫,那是绝密武器,不可以轻易暴露给其他人。”

    大明的敌人尚且还未完全解决。

    北方和南方还有不少小国,若是把他们都给蚕食殆尽,国土面积会增加不说,而且还会提高大明子民们的生存质量。

    “所以,皇爷爷不要担心,火枪乃是上天赐予咱们保护大明的武器,怎能对它感到害怕?若是有一天外敌拿着咱们的武器来对付咱们,那咱们该怎么办?我们的武器对他们一点效果都起不了,反而被他们的人打的节节败退……”

    朱瞻离轻笑道:“恐怕任谁都难以咽下这口恶气。”

    “皇爷爷,若是我大明拥有了足够的粮草和足够的士兵,是否可以一举扫灭草原上的诸敌?”

    “若真如小瞻离你说的那样,新式火枪一旦研发成功,带上那些新式火药,足矣!”

    闻言,朱棣很从容不迫的说道。

    “既然爷爷都知道了,那为啥还要担忧火药对咱们自身的威胁?”

    听到这孩子这样诉说,朱棣难免感叹:“原来如此啊,你这孩子从开始就让你爷爷我步入了你的圈套之中啊!”

    感叹万分。

    惊艳奇才。

    都不足以形容这孩子。

    大明这个时期的皇子,都要求能文能武,不仅仅会被派出大名明师教导他们读书,而且还要派出一些将军来教导他们骑射。

    导致大多数皇室子弟,都善于这些东西。

    “皇上,英国公求见。”

    王彦小声的回禀道。

    “让他进来吧。”朱棣摆了摆手。

    这老家伙来了就来了,还要和自己耍这些小心眼。

    英国公张辅,这段时间以来也待在了家中,不愿意外出。

    以免遭到非议。

    “这两月,听说你一直都躲避在家里,是不是有此事?”

    “近来朝廷尚乱,我作为彻候,怎能冒着大不韪的名声随意胡来?”

    张辅很死板的说出了自己的心中所想,回答了朱棣想要知晓的答案。

    拥兵自重,一直以来都是皇帝的心中大问题,要是有一个大将军心怀回测,做出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出来,恐怕没有人能够逃脱罪责。

    “老臣不敢逾越!”

    张辅明确了自己的行为和位置。

    臣就是臣,不会逾越半分。

    这就是他的准则。

    “好了,你我之间还用得着说这些话?”朱棣大笑。

    对自己这位大将,他可从未有过杀心。

    但是当年那批没能杀光的建文旧臣子,朱棣这会痛恨无比。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位解缙。

    一想到这里,朱棣抬起头看向了张辅,眼里闪过了一丝冷意:“你觉得解缙该不该杀?”

    “臣以为,解缙可以杀,但也不能杀。”

    张辅摇了摇头:“不能杀,指的是他乃是大明的内阁大学士,曾经参与了永乐大典的修撰,能杀的理由则是身为一个内阁大臣,却不做到自身的本分,却仍旧在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为自身谋夺利益。”

    这样的人,让张辅难以忘怀。

    在朝中权势滔天,无人能比。

    “看来这位解大学士,朕对他的了解,还一直都在表面啊。”

    朱棣故意叹息了一口气。

    “陛下说笑了,您能不知道解大学士的为人?”

    反问的这一句,引得朱棣连连笑骂道:“好你个老家伙,居然还来给朕挖坑!”

    看着两位老人的聊天,朱瞻离倒是觉得这比较复杂。

    看似都是简单的话。

    可实际上每一句全都是试探。

    想要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往往就不能只看一面了。

    看一人本质,需要从好几个方面去分析才能做到。

    这是张辅亲眼所见,当然其他大臣也心里不是傻子。

    派系斗争一直都存在,皇帝弱,则大臣强。

    权臣一旦抬头,将无人能敌。

    古代多少权臣的下场,都凄惨无比。

    霍光,就是其中的首要人物。

    皇帝弱懂得隐忍,忍耐到羽翼丰满,铲除了霍家势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