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人在三国,开局融合项羽战魂 > 第66章 五子良将之张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幕降临。

    在弹汗山附近的鲜卑单于牙帐中,秦牧大马金刀的坐在胡椅上,拿一把短剑,切下一块烤熟的羊肉,就送到嘴中咀嚼起来。

    吃得津津有味,满嘴流油。

    坐在一边的许褚、典韦、杨秋等将领都是一副饿死鬼投胎的模样。

    他们的吃相更加难看,基本上都是撕开羊肉,就放入口中,大快朵颐的吃着。

    “主公!喜事!大喜事!”

    这时,一名原本站在牙帐外边的亲卫亦步亦趋的入内。

    “喜从何来?”

    秦牧好奇的问道。

    那个亲卫则是欣喜若狂的回答道:“鲜卑单于魁头,被我们斩杀了!”

    “当真?”

    “千真万确!魁头在逃亡途中,被我们一个追击的骑兵所杀。斩杀魁头之人,名为张辽!”

    张辽?

    秦牧愣了一下,这名字为何如此耳熟?

    “张辽何在?”

    “此刻就在帐外!”

    “让他进来!”

    “诺!”

    不多时,一个相貌堂堂,昂藏八尺有余的年轻人,就出现在秦牧的跟前。

    他浑身上下的战袍被血液所浸染,头上的战盔不翼而飞,半边脸上尽是殷红的一片,显然是刚刚走下战场没有多久。

    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刺鼻的血腥味儿。

    这,便是张辽?

    只见名为张辽的士卒,一手提着一颗头颅,大步流星的来到秦牧的跟前,单膝下跪道:“小人张辽,参见州牧大人!”

    “请起。”

    秦牧虚扶了一下,然后笑吟吟的问道:“张辽,魁头的首级何在?”

    “首级在此!”

    张辽旋即双手捧起魁头的脑袋,让在场的将领都能看见。

    能在大混战当中斩杀敌方大将,这不仅需要过人的胆识和勇武,运气也是必不可少的。

    “好!”

    秦牧跟魁头有过一面之缘,自然认得魁头的样貌。

    此时张辽捧起的那个人头,怒目圆睁,头发凌乱,一张脸早已经失去生气,且被血液所染红。

    秦牧认得出,这正是魁头!

    “张辽,你是何方人士?”

    “回禀州牧大人,小人是雁门马邑人士!”

    名字是张辽,籍贯雁门郡的马邑县,他难道不是历史上的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吗?

    只不过,此时的张辽还很年轻,十六七岁左右,适才入伍不久,声名不显。

    作为穿越者的秦牧自然深知,历史上的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与徐晃。

    在这其中,军事才能最强,且勇武过人的,莫过于张辽和徐晃。

    徐晃且不说,合肥之战,张辽率八百锐士冲击孙权的十万大军,一路打到了孙权的主帅旗下。

    令孙权闻风丧胆,吴军溃不成军。

    后来,张辽更是以七千之众大破孙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

    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

    张辽的外号是“张八百”,江东小儿闻其名,无不啼哭。

    孙权则是被笑称“孙十万”……

    当然,张辽的战绩不止如此。

    “如此说来,你是雁门边军所部。”

    秦牧微微一笑,旋即将目光放在雁门郡太守张杨的身上,问道:“雉叔,我打算将张辽调到帐下,担任亲卫,不知你可愿意忍痛割爱?”

    一听这话,张杨立马躬身行礼道:“主公之命,属下如何能不从?”

    “张辽,还不快快上前,拜谢主公!”

    张辽闻言,立马朝着秦牧纳头就拜,大声道:“张辽参见主公!”

    “好!甚好!”

    这一次,秦牧不但除去了魁头这个鲜卑单于,还得到张辽如此良将,着实是可喜可贺。

    张辽斩杀魁头,为秦牧立下大功,后者自然不能亏待他。

    将张辽调到帐下为亲卫,这是秦牧在有意栽培张辽。

    毕竟,从秦牧的亲卫营中走出来的锐士,全是秦牧的心腹之人,可堪大任。

    可想而知的,张辽日后的前途也将不可限量!

    秦牧还赏赐了一些牛羊、钱财给张辽,以此奖赏张辽。

    至于加官进爵,对于现在的张辽而言,还为时尚早。

    吃饱之后,秦牧又暗暗考虑起,自己究竟是该占据鲜卑王庭,筑城而守,还是应裹挟鲜卑部众南下,将他们安置到并州屯田垦荒。

    秦牧权衡利弊之下,一时间有些难以抉择,故而让一众将领都各抒己见,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张杨沉吟片刻后,便道:“主公,属下以为,主公应当如以往一般,挟鲜卑之人口畜牧南下。”

    “弹汗山距离汉地虽不远,却也有二三百里之路程,且四周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若鲜卑人缓过气来之后,又打算袭取弹汗山,唯恐新城无法御敌,白白消耗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兵折将,得不偿失!”

    秦牧闻言,不置可否。

    在一边的许褚则是起身道:“主公,属下认为,我军可以在弹汗山筑城而守!”

    “如受降城一般,我大汉过去没少在塞外筑城,却因为漠北草原的胡虏势力崛起,汉军而不得不退入关内,坚壁清野,据城固守。”

    “似这般,如何御敌于国门之外?”

    顿了一下,许褚皱着眉头道:“若主公以弹汗山为中心,建造一座新的城池,耗费虽大,却也能作为我汉军日后出塞征讨胡虏的一大桥头堡!”

    “进可攻,退可守,则不必并州日后征讨鲜卑人,再从大漠迂回包抄,耗时费力,且不一定有成效。”

    “不妥!”

    张杨反驳道:“仲康将军,想在鲜卑王庭建造一座新城,谈何容易?”

    “人力物力和财力且不说,新城之内,必将有民,以供养兵马。”

    “弹汗山及其附近的鲜卑人可不少,岂能让他们留在故地?”

    张杨与许褚所言,不无道理。

    而这,恰恰是秦牧最担心的地方!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为了防止鲜卑人以后打回来,弹汗山及其附近的鲜卑人,哪怕是老弱妇孺,都不能留在这里。

    思索良久之后,秦牧终于做出决定,面无表情的缓声道:“传我将令。”

    “劫掠弹汗山及其附近之鲜卑人口、牲畜南下,留可生育之妇女五万人,再调五万军屯士卒北上,负责建造新城,在此地繁衍生息!”

    “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