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洪荒:女娲抟土造人,我头掉了 > 第89章 那个沐浴风雨的男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庭一行之后,文祖虞人众大抵测算出了弱水的诞生日辰。

    便在三年后的二月初二。

    二月二,囚水日。

    四海水潮焦动,龙死荒滩。

    大凶。

    ......

    此劫,便与龙族脱不了干系。

    自巫妖量劫之后,人族霸绝洪荒陆上,然,四海之地仍为龙族所属。

    龙凤大劫之后,虽说龙族元气大伤,但作为大本营存在的四海之地却一毫未失。

    不像凤与麒麟二族,赖以生存的家园最终落到了人族手里。

    麒麟一族不知去向,而凤族残留者枯守南地不死火山。

    以至于虞人众想到了一个后世的成语。

    凤毛麟角。

    怪不得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样事物的稀少性。

    ......

    因此,三年之后的弱水诞,不单单是人族要面临的劫难。

    对于身处四海之地龙族来说,是个颇为艰难的抉择。

    当曾经的人族在巫妖大战中摇摆时,龙族苟在四海之内默默地积蓄着力量。

    要说龙族没有点野心,说出去谁信啊。

    他们可是整整积蓄了一个量劫的力量。

    虞人众万不相信那些把傲气写在脸上的龙族能够忍受自己和后代的未来只盘踞于那无边无际的黑暗的深海。

    至少到现在为止,虞人众尚未在四海龙族身上瞧出一丝服软的态度。

    可龙族最终仍是臣服于天庭。

    这中间一定发生了些什么。

    从西游量劫来看,禹帝定水用的四根定海神针死死地嵌入了四海之内。

    扪心自问一下,假如虞人众的身份是四海龙王,会答应象征着大禹功德的定海神针钉入四海之内吗?!

    这不就等于承认弱水之劫有龙族在背后推波助澜?!

    那些躺在功劳簿上的龙族能答应吗?!

    不能!!!

    人族若不秀一下肌肉,展示一下力量,他们能乖乖答应!?

    龙族与天庭,或者说,龙族与人族之间,必有一战。

    此战,决定了龙族真正的未来。

    而此战之失利,兴许是四海之地的龙族投靠天庭的原因。

    想到此,虞人众的心情很是不好。

    从巫妖到封神到西游,人族似乎逐渐走向势弱。

    巫妖之劫时,人族在两座大山之间求生存谋发展。

    虽弱小,但脊梁尚在。

    洪荒仙人哪个敢小瞧!?

    即便是天道下的六位圣人,人族也敢碰一碰。

    到了封神量劫,人族却变成了众圣的棋盘。

    人皇落势化作了“天子”。

    甚至于四海龙族也要插那么一手,落井下石。

    于是,“天子”之前多了那么“真龙”二字。

    人间再无人皇。

    人族之百姓寄托的信仰气运最终被一分为三。

    明明抢了属于人族的东西,似乎人族还要感谢他们。

    不过,对于这些未发生之事,文祖虞人众并不是没有计量。

    未来的天庭凭借天书封神榜能够号令一众仙家。

    那是因为昊天手中所谓的封神榜辖制了上榜之人的元神。

    所谓成也封神,败也封神。

    在天庭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中,至少有一半出身于人族。

    商朝遗将,周朝功臣,轩辕氏旧将,炎帝旧将......

    换而言之,人族在天庭的势力并不弱。

    关键是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矛盾使其同仇敌忾。

    这是一件令虞人众极为头疼的事。

    ......

    跟卷帘大将打了声招呼,虞人众索性便遁出了天庭。

    高天云层之上,虞人众抻开神识却发觉洪荒大陆早已水泽遍布。

    人族的生存艰难无比,仿若回到了上古时代人族初生之时。

    少粮,少火,少巢。

    淡水却是过多。

    甚至于轩辕氏的手下败将蚩尤连夜发来了骂人的话。

    ......

    前些日子里,地府曾有鬼差前来东海之滨人族祖地报信。

    鬼差带来的正是人间道道主的口信。

    现任人间道道主便是人皇之战的失败者蚩尤。

    蚩尤有巫族血统,这其中缘由牵扯到了地府大姐头的黑历史。

    平心娘娘再三斟酌下将蚩尤任命为了人间道道主。

    换句话讲,人皇之战前,虞人众的猜测成真了。

    而据那小鬼差所说,因为洪荒大陆菏泽遍布,人间道道主蚩尤的脾气不太好,整日里不是后悔叹息便是咒骂着人皇轩辕氏。

    若非有东皇太一压着,早便去火云洞找轩辕氏算账去了。

    听到消息的人族三祖一时间面面相觑。

    对此,人族三祖并不能发表意见。

    这世间能骂人皇轩辕氏的似乎也就是蚩尤有这个资格。

    虞人众能够理解蚩尤的愤怒。

    水灾渐起,人族死伤无数。

    淹死的,饿死的,冻死的,病死的。

    如今的地府倒成了解脱之所在。

    人间之人尚有多少生不如死者。

    ......

    虞人众寻禹帝的一路上,开山裂谷,梳水堵泥,也切身实地地救了不少濒临死亡的人族后辈。

    但却治标不治本。

    如今之计,唯有等三年之后弱水降诞,方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水灾之难。

    ......

    要寻大禹,便往灾难最严重之处。

    未有几日路程,虞人众在万山暴雨中隐约瞧见了一抹瘦弱的身影。

    是个逆流而上的少年。

    瘦弱,是他给虞人众的第一印象。

    逆流而上者不少,但,那个瘦弱少年肩膀上扛着一柄夸张的石斧。

    石斧很大。

    大到有少年两个多个头。

    那一瞬间,虞人众道心竟有一丝失衡。

    没有什么慨然之悲壮,唯少年之倔强耳,足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