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农家锦鲤妻,带着淘宝去种田 > 第四百五十八章 搞错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谢锦朝还补充,“尤其是徐家的人。你也知现在的情况,他是最不希望你跟粮商合作的,若是被他知晓粮商的身份,想着法子投其所好,撬你的墙角,该如何是好?”

    薛蕙:“……”

    谢锦朝又挑眉问,“你方才不就是在担心这个吗?难道是我误会了?”

    “……没……”

    薛蕙重新在椅子上坐下,“我就是在担心这个,你没误会。”

    “那你方才是怎么了?好像要吃了我一样。”谢锦朝疑惑地看着薛蕙,“难道……你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没有!”薛蕙脱口而出。

    谢锦朝定定看着她。

    薛蕙眼神乱飘,扯了扯嘴角,“真没有……我刚才就是……搞错了……”

    “真的?”

    “真的。”薛蕙重重点头,眼底祈求谢锦朝别再问了。

    谢锦朝看薛蕙心虚的样子,没再继续往下问,“好了,休息去吧。”

    见谢锦朝起身离开,薛蕙松了口气,靠在了椅背上。

    考试第四天。

    薛蕙跟吴氏照旧送谢锦朝到县衙门口。

    吴氏又挤过去看发案,见写在正中的,仍旧是一号,开开心心地回来告诉薛蕙。

    谢锦朝进了县衙,薛蕙把吴氏送回家,又专门去看了看粮铺。

    粮铺就在县衙斜对面两百米左右的样子,原本是空置的铺子,薛蕙过去的时候铺子开着门,里面有几个妇人在做打扫,堂晏正在一边盯着。

    见薛蕙过来,堂晏走上前一拱手,“薛姑娘,你来了。”

    他指了一下店内的几人,“这几位是衙役的家眷,我请她们来帮忙。”

    薛蕙点头,“嗯,我就是来看看,你跟名怀先看着将铺子布置一下,我去联系粮商。”

    “好。”

    薛蕙从粮铺离开,转道去一车行,租几辆马车,约好时间,让他们在下午申时到城外五里亭处接货。

    下午,薛蕙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了一会儿让小何把她送到五里亭——要不是怕人看见,薛蕙真想买个自行车出来,出行多方便。

    她认认真真观察四周,确定没有人之后,飞快地买了三百石大米。

    这三百石大米,是她已经加购在购物车的,只消点两下,一大坨粮食就出现在亭子里,高高地摞在薛蕙身边。

    且这三百石大米,是已经换了麻袋的。

    昨天,薛蕙在跟客服提出全都将包装换成麻袋的时候,客服发了好几个问号过来。

    薛蕙只好解释:我是古装剧剧组的道具师,换成麻袋是古装剧需要。

    客服:【惊讶.jpg】道具不都是重复利用吗?竟然需要三千六百斤粮食?

    薛蕙:对,这是个大制作。

    客服:啥剧?上线了我一定去支持。

    薛蕙:抱歉,签了保密协议。

    客服:好吧。

    看在薛蕙是大客户的份上,客户答应了薛蕙的要求,连夜把蛇皮袋换成了麻袋。

    看着身边一堆粮食,薛蕙暗道,这时候要是出来一伙儿土匪,那这粮食就玩完了。

    不过幸亏淘宝上粮食便宜,郑仪贤给的钱够买两个三百石了。

    薛蕙不仅赚了钱,还得了好名声。

    不多时,车行的马车排队抵达,车夫帮忙把大米板上马车。

    搬得货物多了,车夫们一上手就知是大米。

    谁不知现在大米的价格疯涨,已经到七两银子一石了。

    他们忙活一个月,也挣不了七两银子。

    一车夫眼珠子一转。

    这里就一个小姑娘。

    要是这个小姑娘不在了,那这些大米不就是他们的了?

    “搬得时候小心着点,这可是县尊大人点名要我买的粮食,可千万不别洒了。”薛蕙出声道。

    那车夫瞬间回神,把念头按了下去。

    难怪给的地址离县衙不远。

    车队进了城,直接朝着粮铺而去。

    到第四场,已经淘汰掉一部分考生了,县衙门口仍旧等着许多家属,只是已经没有第一天的规模跟拥挤。

    车队从县衙门口穿过,家属们纷纷让路,随后便见马车们在不远处的一铺子前停下来,铺子里面出来几个男人,将马车上一包一包的东西往下搬。

    家属们无聊,便随口议论,“那里什么时候开了家铺子,我咋不知道?”

    “刚开的吧?我记得昨天还没有呢。”

    “对,就是今早开的,上午的时候看到有人在打扫。”

    “这里铺面的价格肯定很贵,那开的是个什么铺子?”

    “想知道的话,过去问问不就行了?”

    “……”

    车夫们帮着把大米卸下来,薛蕙付给他们银子。

    一车夫犹豫着没有离开,同伴走出门外,见他还在原地站着,喊了他两声,“老陈,你咋不走啊?”

    被称作老陈的车夫顿了顿,大着胆子问薛蕙,“姑娘,你说这些大米是县尊大人让你买的??”

    “对。”

    “那卖不卖?”

    “卖啊。”

    老陈踌躇了一下,问,“多少钱一斗?”

    “一两半一石。”

    老陈倒吸一口凉气,震惊不已。

    外面的粮铺一斗七百文,这里竟然一两半,还怎么平衡粮价?

    生怕粮价涨的不够高。

    老陈掉头就走。

    放一出门,他忽然顿住。

    等等,刚才那姑娘好像说的是……一两半一石?!

    老陈唰地转过身,俩眼盯着薛蕙,“姑娘,你刚才说大米怎么卖的?”

    “一两半一石。”

    他没听错!

    老陈猛然激动起来,“真的?!”

    “当然是真的。”

    “我能看看大米长啥样不?”

    堂晏就叫人拖出来一袋,拆开袋口,将袋口往下挽起,露出里面白花花的大米,颗粒饱满晶莹!

    老陈又惊又喜,猛地嚎了一嗓子,“我要!我要!我要一石!不不不,我要两石!”

    一袋大米是十斤,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两石二百四十斤,就是是二十四袋大米。

    这得吃到何年何月?

    大米吃不完会生虫,小黑虫。

    但在这时候,即便生虫,百姓们也不会扔,而是淘一淘洗一洗,把虫子清理掉,照样下锅煮粥。

    只要不发霉就好。

    薛蕙也懂老陈车夫,这时候粮价贵,生怕粮食不够,或是买不上,要多买一些。

    但是——

    “不行。”薛蕙摇头。

    “为啥?”

    “因为这批大米的数量不多,还要分出一部分赈济受灾的百姓,四口之家每家每月限量三斗,四口以上根据人数酌情增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