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从京城巡捕营开始 > 第25章 大战前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物转星移几度秋。

    眨眼又是半月。

    这天,随着一匹战马叩开居庸关的大门。

    阿济格率满洲八旗,攻破长城北古口的消息,迅速送到居庸关。

    与当初薛御给崇祯分析的两条防御路线,完全一致。

    不论是黄天还是苏海,或是孟龙。

    全都不自觉的带出一丝惊恐。

    “你们好像很害怕?”

    薛御苦笑一声。

    看来李自成的压迫感,与鞑子是完全不同的。

    不论先前说的多么豪情壮志,当真的要面对时,才能体现出真实想法。

    “总督大人,上次鞑子越过山海关,借道蒙元进入我大明时,就是这个贝勒阿济格带队。”

    哈哈!

    这还用他们说。

    “阿济格吗?正好,这次就让他留下吧!”

    派人往唐通那里送信同时,薛御临时调整作战部署,将大军移师昌平。

    这是鞑子进入宣府镇的必经之地,也是最近、最平坦的一条路。

    皇极殿内。

    崇祯神情凝重。

    与下方一众惊恐的大臣遥相呼应。

    相比当初李自成兵临城下时的恐惧,更加强烈。

    “陛下,不如我们先退出京师暂避。待鞑子退走,再回也不迟!”

    “是啊陛下,据说鞑子有接近三万人,京营以及蓟镇军兵应该可以应付的!”

    说话的,是以魏德藻为首的一众臣子。

    每每敌人攻击时,这些人总是第一个提出南迁。

    崇祯慢慢握紧拳头,久久没有移动。

    ——

    青云观。

    昌平境内,一处几乎要废弃的道观。

    薛御缓步登上台阶,轻轻推开那扇年久失修的木门。

    一阵嘎吱嘎吱声,惊醒了在大殿内打坐诵经的老人。

    “施主,此来何事?”

    老道士古稀之年。

    须发皆白。

    面对薛御,从容而淡定。

    三柱清香,徐徐燃起。

    薛御很是尊敬的对着道长施礼,“不知道长年近几何?”

    “贫道已七旬有余!”

    不等薛御再开口,老道士面对着薛御微微点头,赞叹道:“贫道观施主有吉人之相,不知施主此来何事?”

    额。

    薛御犹豫了片刻,“老道长,我想算一卦。”

    哈哈哈!

    “观施主腰间佩剑,眉宇间杀气纵横。想来必是行伍出身,怎也愿行世俗之事?”

    薛御挑了挑眉,反问道:“皆是天下苍生,同在世俗,为何不可?”

    一句话,反倒将道士给问住了。

    “前些日贫道忽闻有军兵至此,想来应是发生战事所致。”

    “施主今日前来算卦,如所料不错,应是为八旗破关而来!”

    沃槽?

    几句话,说薛御心坎里去了。

    其实薛御本来也不信这个。

    可自从自己穿越了,对所谓的封建迷信,也格外重视。

    “道长,您怎么知道是八旗破关?”

    哈哈!

    老道士手抚须髯,指着远处道:“此道观已立百余年,近些年明清争斗,八旗已入关五次。”

    “想必这次,又是入关深入明境,为杀戮、财富而来!”

    对。

    薛御点点头,“既然道长已猜透,那能否告知在下,此番能否取胜?”

    老道士没有回答,反而直视薛御,“杀本无罪,罪在无名。施主施仁义之师,胜败早有定论!”

    香气浩渺间,老道士渐行渐远。

    只留下一句余音。

    好!

    好一个胜败早有定论。

    加上前面一句话,薛御就知道老道士的意思。

    留下一块沉甸甸的银子,薛御快步离开道观。

    只是在他彻底消失在视线尽头时,老道士突兀的出现在原地。

    对着那里去的背影微微点头。

    霎时间,道观消失在一片烟雾中,仿佛从没来过……

    昌平州城内。

    买卖铺户居多。

    过往百姓虽贫苦人多,但嘈杂声不断。

    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大战即将来临。

    “让路,让路,小心碰撞了!”

    走在前面,忽然身后传来呼喊声。

    不远处,一队镖师骑着高头骏马,护送着几辆马车缓缓前进。

    “我靠,这就是押镖吗?”

    前世只在电视上见过,没想到这次见到真人了。

    回望时,处于队伍中间的一个女人,仿佛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凹凸有致的身形,在一套素衣衬托下,犹如画中人。

    薛御眼神一亮,一抹惊喜神色在眼底稍纵即逝。

    “看什么看?再看把你眼珠子挖出来!”

    这群人,好像并没认出薛御身份。

    只以为这人有意冒犯,绝非是好人。

    “各位是镖局的人吧?听口音是长安的。”

    “不过我劝各位,尽早离开,这里不日便有大战,恐伤了性命!”

    哈哈!

    为首大汉轻蔑一笑,晃了几下手中大刀,轻蔑道:“大战又如何?凭这口大刀,有何惧哉?”

    呵呵。

    薛御心里暗笑。

    这特么不就是个莽夫吗?

    就你这货色,见到满洲八旗的军兵,不给你吓尿,算你撒的干净。

    忽然,马上那美女镖师双手抱拳,“多谢告知,我等送完这趟镖自会离开!”

    镖局的人仿佛是压抑气氛下一个调味剂。

    薛御目送这群人离开,立即回到驻地,带着人找到昌平知州。

    “薛总督,这鞑子真的会从这过吗?”

    知州擦了擦额头冷汗。

    心里慌得一批。

    自己才上任两年,就遭到鞑子入侵。

    这要是没守住,乌纱帽事小,弄不好自己这条命都保不住。

    薛御也看出来这人胆小,有意夸大其词。

    “何知州,鞑子之威您不会不知道。马上把城外的百姓撤入城内,否则死伤太多,陛下可会怪罪的!”

    正午时分。

    关于清军入关的告示贴满全城。

    许多衙役纷纷出城,到处劝说百姓入城。

    不止是衙役,连薛御都亲自带人进入村庄镇店,劝说百姓们躲避战乱。

    傍晚。

    城外通往城内的乡间小路上,无数百姓拖家带口。

    大包小包的抗灾肩上。

    与这些人相比,那些富户则是赶着马车,收拾好金银细软涌进城内。

    山林间,薛御眯缝着眼睛,仔细观察着周围地形。

    一番巡视,薛御最终还是把目光放在了平原上。

    这里地形平坦,适合骑兵行进。

    当然,也是最合适的战场。

    “孟提督,黄提督,你们看到那两侧树林了吗?”

    黄天与孟龙,一直陪伴在薛御左右。

    两人点点头,询问道:“总督大人,您不是想让骑兵在这里做伏兵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